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市西南大學附中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7/3 8:0:9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近來,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爆火“出圈”。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黃民烈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泛用性極強的ChatGPT已成為AI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如何與AI共生是每個人都將可能面對的問題。
          ChatGPT因何成為AI界新貴?ChatGPT引領AI領域的新風潮,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泛用性更強,僅靠其本身就可以完成翻譯、編程等專業(yè)任務。它最大的特點是通用任務助理。它可以在一個模型內完成極多開放任務,在生成任務、上下文理解、安全倫理方面也有相當好的表現。技術進步則是ChatGPT泛用性顯著增強的重要原因。相較于主要基于規(guī)則學習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聊天機器人程序,以ChatGPT為代表的第三代聊天機器人程序在技術上有著顯著進步:以Transformer為基本架構的大模型為其技術底座,結合了大量數據和算力優(yōu)化。ChatGPT的出現是AI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人機無縫交互時代的來臨,其可能再造搜索、推薦、手機助手等信息獲取形式,對信息產業(yè)和AI行業(yè)產生深遠影響。
          ChatGPT面臨哪些爭議?ChatGPT已針對法律、道德等問題進行優(yōu)化,其表現也比“同行”更好,研發(fā)者收集高質量人工反饋數據時,把涉及安全性和道德的問題作為ChatGPT的重要部分設計進去了,再通過強化學習,ChatGPT就學到了安全回復的能力。不過,ChatGPT仍面臨道德問題。例如,若用戶要求ChatGPT作出違法舉動,就會遭到拒絕;但如果用戶借口創(chuàng)作小說要求ChatGPT提供違反法律的建議,就可能得到答案。
          ChatGPT推出后,其強大的文字撰寫能力得到了學生群體的青睞,被用作完成論文。迄今為止,美國、英國等國多所高校已明令禁止學生在校內使用ChatGPT。美國《科學》雜志近期也發(fā)表聲明,稱不接受使用ChatGPT生成的投稿論文,ChatGPT也不可以作為論文合著者出現。使用ChatGPI完成作業(yè)或學術論文的問題之一是侵犯版權。但不能“因噎廢食”,“技術可以繼續(xù)發(fā)展,并在此過程中對問題進行針對性治理”。
          另一方面,科技進步未能解決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全球科技鴻溝問題至今仍然存在。AI作為尖端科技,也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在此領域進行大量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造成了不公平問題。
          ChatGPT前路漫漫?!癆I威脅論”是否危言聳聽?ChatGPT推出后,其具備的各種專業(yè)功能不斷被發(fā)掘出來。AI工具的普及將降低自由撰稿人、游戲制作者等職業(yè)的門檻,帶來更多自由職業(yè)的機會。有觀點認為,程序員、翻譯、客服等崗位最終都可能被AI取代。未來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生成內容及專業(yè)生產內容進行更深入地結合后,一些職業(yè)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與AI共生是每個人都將可能面對的問題”。
          此外,科幻作品中的“AI威脅論”常包含一個重要因素——愈發(fā)強大的AI終將尋求消滅或取代人類??苹米髌分械姆磁葾I形象都具有自我意識,但現實中的AI目前既沒有自我意識也沒有自主決策能力?,F階段,AI所有能力的來源都是人類提供的數據和反饋。ChatGPT這類系統(tǒng)是典型的機器屬性,僅為滿足人的信息需求或完成任務而存在,并不具有人格、情感、風格等。
    (摘編自張煥迪《AI界新貴“出圈”:ChatGPT揭示何種未來?》)材料二:
          ChatGPT火爆出圈,AI模型新突破。GPT的全稱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 former,即預訓練語言模型。簡單來說,在這個模型中,一個人和它交流越多,它就會“更懂”那個人。ChatGPT采取了升級訓練方式的辦法,利用人類反饋的知識,對模型進行強化修改,同時對原有數據略作改良,優(yōu)化語言模型,對AI的回答方式及答案存在的局限性進行更新,實現了計算機“數據”與人類“知識”的突破性結合。ChatGPT可通過自然對話方式交互,也可完成生成文本、自動問答等復雜語言任務,在各類AI文字處理的任務中表現出色,體現出較高的實用價值。
          ChatGPT應用場景多點開花,社會效應顯著,未來可期。除去聊天對話、文本生成、自然語言處理等常見應用場景,未來ChatGPT將被應用于更廣泛的場景,比如傳媒、電商、教育、金融、醫(yī)療等,同時語言處理能力也將更加強大、響應速度更加迅速。
          為應對ChatGPT的爆火,谷歌計劃推出對話人工智能服務。谷歌帶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搜索引擎將很快問世。微軟一直計劃將ChatGPT整合到旗下產品中。微軟還可能會將ChatGPT整合到Word、PowerPoint、Outlook和其他應用程序中,方便用戶。百度確認將發(fā)布“文心一言”。百度計劃在今年3月推出以百度文心大模型為基礎的AI聊天機器人服務來抗衡ChatGPT。項目名稱為文心一言,英文名為ERNIEBot,預計3月份完成內測向公眾開放。百度表示,自己具備ChatGPT的相關技術。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了數十年,百度已經具備跨模態(tài)、跨語言的深度語義理解與生成的能力。
    (摘編自金融界網站《ChatGPT平地驚雷,AI熱潮來襲》)(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ChatGPT的泛用性因技術進步顯著增強,僅靠其本身就可以完成翻譯、編程等專業(yè)任務,這是它引領AI領域的新風潮原因之一。
    B.在未來社會,當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生成內容及專業(yè)生產內容進行更深入地結合后,一些職業(yè)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
    C.ChatGPT可通過自然對話方式交互,完成生成文本、自動問答等復雜語言任務,但只有在特定AI文字處理的任務中才表現出色。
    D.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數十年,百度已具備跨模態(tài)、跨語言的深度語義理解與生成的能力,百度確認將發(fā)布“文心一言”。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聊天程序ChatGPT火爆出圈,不過二者論述重心并不相同。
    B.在GPT這個預訓練語言模型中,一個人和它交流得越多,它就會“更懂”那個人。
    C.未來ChatGPT將因其更強大的語言處理能力而被廣泛應用于傳媒、教育等傳統(tǒng)領域。
    D.谷歌帶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搜索引擎將很快問世,谷歌以此積極應對ChatGPT爆火。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尼爾遜:“人工智能是怎樣表示知識以及怎樣獲得知識并使用知識的科學?!?br />B.溫斯頓:“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br />C.潘云鶴:“人工智能進化到了第三階段,知識工程很快被深度神經網絡替代?!?br />D.中國院士戴瓊海:“當今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深刻影響著經濟發(fā)展與產業(yè)格局。”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目前已有多家企業(yè)有意愿加入百度“文心一言”。請結合材料談談百度“文心一言”吸引多家企業(yè)加入的原因。

    組卷:15引用:4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八月的鄉(xiāng)村(節(jié)選)
    蕭軍
          在茂草間,人可以聽到諸多種的聲音和諧地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
          小紅臉摸出了小煙袋,可是很快地又掖在原來的地方。他的小煙袋已經是一個整天沒在他的嘴里出現過了。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
          他一只手還在摸索著煙口袋,同時開始在思想:為什么還不該停下歇歇,讓他吃一袋煙呢?槍聲不已經沒有了嗎?還是不如做農民時候自由多了!他可以隨便什么時候吃一袋煙。就是在手里提著犁杖柄手,也是一樣哪,也可以使小煙袋很安全地咬在嘴里呢!那樣的日子不會有了!他遙遙看著那邊的田野在嘆息,小煙袋又凄默地捏在手里,抵近嘴巴邊:“我們該歇一歇了吧?”小紅臉不大的聲音提議著。
    “小紅臉同志說得對——我們全該贊成他?!?br />      這是誰的聲音呢?人們沒有工夫去察看。什么“同志”,什么“贊成”……他們覺得誰能說出這樣幾個字眼,那真是太進步的家伙!
    “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
          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對面的小山上去……
          他默然地數著,日間他們和敵人接過仗的每個山頭。隱約還可以看見那個獨立而不甚高大的山峰——在那里被擊死了兩個弟兄!
    “這又是犧牲了兩個弟兄!”
          蕭明的眼睛有點朦朧——悲傷和疲乏攻打著他。從這一面石頭上,他看出那是舊軍隊出身的劉大個子,腿拉長地睡著了。別的幾個人,蹲伏著身子,有的像青蛙一般飲著水,澆著頭發(fā),小紅臉吸煙時候的火光,很急速地在閃動。
          蛙聲更是顯得響亮了。晚云發(fā)展得非常迅速。
    “弟兄們起來,我們馬上就走吧!天是不可靠,怕是要下雨——”在對面小山上守望的蕭明回來了。
          又開始出發(fā)了,沿著這無邊際的樺林,探索著無邊際的夜,踏了蛙的聲音和蟲子的聲音……
          老年的崔長勝說:“我呢!只要一看到蕭同志說過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蕭同志,你說的那樣好的世界,什么時候才能來呢?把日本兵全趕跑了就成嗎?”
          在陰夜里,蕭明走在六個人的前頭。為的不要使大家跑錯了路,眼睛常常要睜大著,這樣工夫一久,會發(fā)生很不好受的脹痛!汗又開始在前額和身體各部分沁流。他自己實在也估計不出“新世界”究竟誕生在哪一天。不過他知道“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會來到的。
    “一定的嗎?蕭同志?啊——”
    “一定的——”
          下了這個山坡,由兩山中間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帶長谷——
    “同志們,出了這個谷口,再過一條河,對面在幾個山懷抱里的那個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這個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面一定有紅旗,如果他們在那里——他們一定有人等候我們……”
          這是一種希望!隊尾的李三弟竟唱起歌來: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作一次最后的斗爭……
          舊世界……
          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感動得舒展著臉上的皺紋。
    “蕭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
          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這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
          田野上,高粱紅著穗頭,在太陽下面沒有搖曳。東北鄉(xiāng)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地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
    “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兇!我們的老婆,孩子,爸,媽,還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們,白用刺刀給捅了?”
    “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br />      正午的太陽,火一般燃燒在人的頭頂上。除開蟈蟈在叫得特別響亮以外,再也聽不到蟲子的吟鳴,豬和小豬仔在村頭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頭軟垂到嘴外,喘息在每個地方的墻蔭,任狗蠅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驅逐。孩子們脫光了身子,肚子鼓著,趁了大人睡下的時候,偷了園子的黃瓜在大嘴啃吃著。
          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
          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guī)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犧牲在炕底下的尸骸。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用“小紅臉”與“劉大個子”來替代人物名字,既簡省地刻畫了人物外形特點,也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B.文章中行軍小隊是由農民、舊軍隊成員和學生等不同身份的人構成的,這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逐漸形成的縮影。
    C.文章風格粗獷樸實,具有濃郁的東北地方色彩,這里的百姓愛僧分明,具有血性,表現出強烈的革命斗爭精神。
    D.文章后半部分描繪了田野上的高粱和各種動物的慵懶狀態(tài),意在表現八月的鄉(xiāng)村郁熱沉寂,百姓的生活閑適安寧。
    (2)關于文中游擊隊行軍途中唱歌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崔長勝感動到流淚,是因為他從歌聲中感受到李三弟等人的變化,內心激動。
    B.游擊隊員們向蕭明學唱歌,彰顯了革命知識分子對隊員們的精神引領作用。
    C.“傾瀉”“飛撲”運用比擬手法,形象地描繪出歌聲之壯和游擊隊員的豪邁之氣。
    D.歌聲的慷慨激越與文章結尾的慘烈場景形成對照,突出了英雄的崇高與悲壯。
    (3)文章刻意隱去了戰(zhàn)斗過程而著眼于戰(zhàn)爭來臨前的描述,戰(zhàn)斗結局的呈現也很簡短,這樣的構思產生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談你的理解。
    (4)“成長”是革命文學作品中永恒的母題。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母題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組卷:27引用:7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兩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俗話說,筋長一寸,壽長十年。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拉伸,希望借此能把身體拉“軟”。而所謂的身體“軟”“硬”,用體育術語來說就是柔韌性。柔韌性,是衡量人體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但我們也不必過度追求身體的“柔軟”。
          事實上,人體的柔韌性①           ,具體表現在,每個人的關節(jié)結構所允許的自由度不同、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和連接組織在結構限制下伸長的能力不同等方面。除此之外,柔韌性與人的年齡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年齡越小,②           ;而隨著年齡增大,如果不注意鍛煉,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彈性和肌肉伸展性就會明顯下降。
          專家指出,擁有良好的柔韌性,③           ,比如,能增加肌肉和關節(jié)的活動度,改善肌肉和關節(jié)周圍結締組織功能,避免關節(jié)僵硬等等。而正確的拉伸鍛煉,的確可以提升柔韌性,使關節(jié)韌帶保持良好的活動度。但是,當某項拉伸運動使關節(jié)結構運動幅度超出關節(jié)最大活動范圍,就會導致組織損傷。這樣一來,也就得不償失了。
    (1)下列句子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修辭立其誠”是一個唯物主義的原則。
    B.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這樣的“傻子”。
    C.“善”是人類美好的品格,也是哲學探討的話題。
    D.像這樣奉行本本主義的“理論家”越少越好。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組卷:30引用:7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習總書記曾多次引用蘇軾名句來闡述治國理政的思想。如“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闡明了“保持制度的穩(wěn)定,不怕非議和質疑,大膽作為”的魄力;“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表達了“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的勇力;“臨大事而不亂,臨利害之際不失故?!睆娬{了“遇大事要鎮(zhèn)定沉著,利害關頭要保持常態(tài)”的定力。
          習總書記引用蘇軾名句體現的“三力”,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作為新時代青年,你汲取了什么樣的精神力量?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9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