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雁塔二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32題,總計48分)

  • 1.王禎在《農書》中認為農業(yè)生產的關鍵在于時宜、地宜,并詳細地論述了開墾、土壤、耕種、施肥、水利灌溉、田間管理和收獲等農業(yè)操作的基本原則和措施。據此可知,我國古代農業(yè)生產( ?。?/h2>

    組卷:23引用:17難度:0.5
  • 2.某學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開始瓦解,當時鐵農具和牛耕還沒有出現;戰(zhàn)國中期,井田制的變革已經完成,此后鐵農具開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個別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該學者認為(  )

    組卷:32引用:24難度:0.9
  • 3.漢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鎧甲,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由此可知漢代( ?。?/h2>

    組卷:2引用:12難度:0.9
  • 4.據孔涇源教授研究,漢代曾實行對某些重要行業(yè)必須由國家壟斷的禁榷制,官府自設工場、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將本地土特產品無償向皇室納貢的土貢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

    組卷:4引用:9難度:0.9
  • 5.唐宋時期,江南一帶稻麥復種范圍不斷擴大,面食種類不斷增加,包子、饅頭、千層餅等已出入尋常百姓家,從而出現“飲食混亂,無南北之分”的現象。這反映了( ?。?/h2>

    組卷:28引用:25難度:0.9
  • 6.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數是北方人。唐代后期進士及第增長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在王安石變法中,參與變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這些現象反映了( ?。?/h2>

    組卷:10難度:0.6
  • 7.據《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宋代許多商人以財買婿,通過與官僚、宗室、士人聯(lián)姻進而躋上層社會。其中最為顯赫者當屬茶商馬季良,因為娶了劉皇后兄長之女,獲封光祿寺丞,這反映了宋代(  )

    組卷:160難度:0.9
  • 8.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產的綢、紗絹、鐵、紙張、糖及荔枝、柑桔,“下吳越如流水”。景德鎮(zhèn)的瓷器、湖州的絲綿、漳州的紗絹、松江的棉布、杭州所產金箔及胭脂,行銷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這表明當時(  )

    組卷:38引用:21難度:0.7
  • 9.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資本一般為白銀數十萬兩,多者上百萬兩。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資本一般在一百萬兩以上,甚至多達千萬兩。這表明清代中期(  )

    組卷:462難度:0.6
  • 10.如表為不同史籍關于晚明海外貿易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 ?。?br />
    記述出處
    “臣請言開洋之利。我中國人若販呂宋,則單是得其銀錢而己?!且灾袊z百斤至彼悉得價可二三百兩?!?/TD>何喬遠《請開海事疏》
    “東洋呂宋,地無他產,夷人悉用銀錢易貨……故商人回澳,征水陸二餉外,屬呂宋船者,每船更征銀百五十兩?!?/TD>張燮《東西洋考》
    “所通乃呂宋諸番,每以賤惡什物易其銀錢,滿載而歸,往往致富?!?/TD>李廷機《李文節(jié)集》

    組卷:2難度:0.9
  • 11.“日不落帝國”在一定意義上是英國的工業(yè)家、企業(yè)主開創(chuàng)的,而不是殖民軍隊和海軍將領們通過征服締造的。”這句話旨在( ?。?/h2>

    組卷:11引用:1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第33題20分,第34題12分,第35題20分,共52分)

  • 34.歷史人物的生平是研究歷史的有效材料,分析下表,回答問題。
    張謇生平簡表
    1857^73
    5歲?21歲 就學于私塾,誰四書五經、《朱子大全》等
    1894 年 42歲 高中狀元,上錢指斤李鴻章隸〃戰(zhàn)不備,敗不局”
    1896年 44歲 與兩江總督劉坤一議籌興建紗廠
    1899 年 47歲 大生紗廠投產
    1901 年 49歲 著《變法平議》。提出上設議政院,下設 府縣議會
    1902 年 50歲 籌建通州師范
    1905 年 53歲 創(chuàng)立中西歷史上第一個博物館--南通博 物苑
    1909 年 57歲 發(fā)表《請速開田會建設責任內閣以圖補救意見書》
    1311 年 59歲 拒任清廷農工商大臣。出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yè)部總長
    1915 年 63歲 規(guī)勸袁世凱勿復辟帝制,無果。徹底退出 政壇,專事實業(yè)、教育和慈善。
    1926年 74歲 病逝于南通
    (1)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張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知識分子轉型的典型代表。說明張謇“轉型”指的是什么?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知識分子轉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簡述“轉型”后的張謇對中國近代化進程做出的貢獻。

    組卷:4引用:2難度:0.3
  • 3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表是蘇俄(聯(lián))1913~1925年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的情況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糧食作物耕種面積
    (萬公頃)
    9446 6620 7860 8730
    糧食作物產量
    (億普特)
    39.79 22.13 35.55 44.24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農業(yè)調整法》。該法授權農業(yè)部長,通過同生產者簽訂和對參與播種面積控制計劃的農場主付以直接補貼的方法,使農場主自愿減少農產品的播種面積。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據市場需求每年確定和公布某些農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種面積。凡是農場主同意者,便與政府簽訂合同,就可以得到優(yōu)厚的補貼。
    --摘編自2008年8月《大生》材料三:1950~1984年蘇聯(lián)、中國糧食產量的比較
    菁優(yōu)網
    --(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請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蘇俄(聯(lián))在農業(yè)政策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變化對農民有什么影響?
    (2)據材料二,指出美國在農業(yè)生產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實施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據材料三,概括20世紀80年代后中蘇兩國糧食產量的變化趨勢。并結合兩國經濟改革的內容分析出現不同趨勢的原因。
    (4)結合上述材料,從中可以得出哪些有益啟示?

    組卷:6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