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開封七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計35小題,每題2分,共計70分)

  • 1.自然界中能獨立生活的生物多種多樣,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生物的結構基礎和遺傳物質依次是( ?。?/h2>

    組卷:10引用:4難度:0.9
  • 2.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約有1300種微生物和其他物質飄浮在北京的霧霾中,如肺炎雙球菌、H7N9病毒、酵母菌、蒲公英的種子,其中屬于最基本生命系統(tǒng)層次的有( ?。┓N。

    組卷:39引用:7難度:0.7
  • 3.如表是一組探究有機物存在與否的鑒別實驗,按表中編號順序對應下列各項中的內(nèi)容,正確的是( ?。?br />
    待測物 試劑 顏色 反應條件
    胰島素 雙縮脲試劑 -
    脂肪 橘黃色 -
    斐林試劑 磚紅色 水浴加熱

    組卷:45引用:26難度:0.9
  • 4.如圖是四種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結構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119引用:44難度:0.9
  • 5.紫菜是一種藻類植物,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等,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0引用:6難度:0.8
  • 6.以下選項不屬于細胞膜成分的是( ?。?/h2>

    組卷:5引用:2難度:0.9
  • 7.細胞核和擬核的共同點是( ?。?/h2>

    組卷:20引用:4難度:0.8
  • 8.科研上鑒別死細胞活細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臺盼藍染色。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的動物細胞不著色,從而判斷細胞是否死。請分析,這項技術的原理是細胞膜能( ?。?/h2>

    組卷:55引用:15難度:0.7
  • 9.關于“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實驗中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0引用:3難度:0.7
  • 10.如圖所示是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的幾個視野,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12引用:4難度:0.8
  • 11.細胞之間通過信息交流,保證細胞間功能的協(xié)調.關于細胞間信息交流的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15引用:12難度:0.7
  • 12.下列哪一實例能證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h2>

    組卷:163引用:8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37.如圖分別為生物體內(nèi)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的三種物質都是由許多單糖連接而成的,其中屬于植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的是
     
    。這三種物質中,在功能上與另外兩種截然不同的是
     

    (2)乙圖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即圖中字母
     
    所示的結構。各基本單位之間是通過
     
    (①、②或③)連接起來的。
    (3)丙圖所示多肽由
     
    個氨基酸形成,由
     
    種氨基酸形成,該化合物中有
     
    個羧基。多肽是由多個氨基酸經(jīng)
     
    過程形成的,此過程形成的化學鍵的結構簡式是
     
    。

    組卷:172引用:33難度:0.1
  • 38.如圖表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的部分組成在結構與功能上的聯(lián)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導蛋白質在甲與乙之間的運輸.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溶酶體起源于乙
     
    (細胞器名稱).除了圖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體還能夠分解
     
    ,以保持細胞的功能穩(wěn)定.
    (2)COPⅡ被膜小泡負責從甲
     
    (細胞器名稱)向乙運輸“貨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質偶然摻入到乙中,則圖中的
     
    可以幫助實現(xiàn)這些蛋白質的回收.
    (3)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nèi)被運輸?shù)桨屑毎麜r,與靶細胞膜上的
     
    結合,引起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此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
    (4)囊泡在細胞中穿梭往來運輸“貨物”,其中起交通樞紐作用的是
     
    (細胞器名稱).

    組卷:29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