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 |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409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 |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147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277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22年8月16日是焦裕祿同志誕辰100周年的日子。不久前,河南省杞縣融媒體中心在籌備紀念活動翻閱資料時,在杞縣檔案館查找到70年前焦裕祿的兩份珍貴手稿。兩份手稿均寫于1952年11月,記錄的是30歲的焦裕祿在杞縣謝寨鄉(xiāng)(今邢口鎮(zhèn))開展土改復查工作的情況。
1952年1月,焦裕祿來到杞縣后,先在葛崗區(qū)大云所鄉(xiāng)和楚寨鄉(xiāng)走訪調查團組織建設,開展土地復查工作,后在謝寨鄉(xiāng)開展土改復查工作。從時間上推斷,焦裕祿在杞縣工作約一年時間,改變了過去他在杞縣工作5個月的說法。焦裕祿在《杞縣一區(qū)謝寨鄉(xiāng)土改復查運動第一步工作報告》中寫道:“深入發(fā)動群眾,加強干部團結,密切黨群關系……當人民的好干部。”在杞縣工作期間,焦裕祿走街串戶、訪貧問苦,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使群眾認識到“只有堅定不移跟黨走,才能過上好日子”的道理。
自8月10日起,焦裕祿的兩份手稿開始在杞縣“紀念焦裕祿誕辰100周年書畫展”上展出,兩份手稿為杞縣黨員干部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提供了珍貴教材。
(摘編自《河南杞縣發(fā)現兩份焦裕祿70年前的珍貴手稿》)材料二:
1953年6月,31歲的焦裕祿響應黨的號召,懷著滿腔激情,抱著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理想來到正在籌建中的洛礦。
廠里提出,當務之急是要修一條從車站到廠區(qū)的公路。焦裕祿主動承擔了這個緊急任務,廠里只給了他半年時間,領到任務后,焦裕祿就和工人們一起風餐露宿在筑路工地上。由于臨時搭建的工棚少,焦裕祿提出干部露天睡覺,自己帶頭把鋪蓋搬到野外,并風趣地表示,天作房地作床,這么大的屋子,這么大的床,往哪找?。?br /> 1956年12月,焦裕祿被廠黨委任命為一金工車間主任,沒日沒夜地投身于洛礦的建設中,他帶領大家沖鋒在前。1958年春,廠黨委決定,由焦裕祿所在的車間承擔試制新中國第一臺直徑2.5米雙筒卷揚機的任務,卷揚機在礦山、碼頭、水利等建設中主要用于物料的提升與平移。為縮短工期,焦裕祿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把整臺蘇聯機器上的上千個零件全部拆解下來,一件一件熟悉。在焦裕祿的領導下,一金工車間克服了設備不全、原材料和零部件奇缺等重重困難,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就成功完成了研制任務,不僅填補了我國礦山機械生產史上的一項空白,還緩解了我國礦山采掘中提升礦石和煤炭作業(yè)的燃眉之急。同年8月,機器分配給河南義馬煤礦后,使該礦的提升能力較過去翻了一倍。這臺額定使用年限20年的機器,一直堅持服役了49年,表現出良好的安全和使用性能。
1959年1月,焦裕祿由于出色的表現,被廠黨委任命為生產調度科科長。1962年,他重新回到農業(yè)戰(zhàn)線任職,從此告別了9年的工業(yè)歲月,開始了他人生又一段新的征程。
(摘編自《焦裕祿在洛礦》)材料三: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最嚴重的時刻。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二十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三十多萬畝莊稼,鹽堿地上有十萬畝禾苗堿死,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了歷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這樣的關口,黨派焦裕祿來到了蘭考。展現在焦裕祿面前的蘭考大地,是一眼看不到邊的黃沙;片片內澇的洼窩里,結著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鹽堿地上,枯草在寒風中抖動。
困難,重重的困難,像一副沉重的擔子,壓在這位新到任的縣委書記的雙肩。但是,焦裕祿是懷著改變蘭考災區(qū)面貌的堅定決心來的。在這個貧農出身的共產黨員看來,這里有三十六萬勤勞的人民,有烈士們流鮮血解放出來的九十多萬畝土地。只要加強黨的領導,一時有天大的艱難,也一定能殺出條路來。第二天,當大家知道焦裕祿是新來的縣委書記時,他已經下鄉(xiāng)了。他到貧下中農的草屋里,到飼養(yǎng)棚里,到田邊地頭,去了解情況,觀察災情去了。他從這個大隊到那個大隊,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談論。回到縣委,他向大家說:“蘭考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問題是要干,要革命。蘭考是災區(qū),窮,困難多,但災區(qū)有個好處,它能鍛煉人的革命意志,培養(yǎng)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br />(摘編自《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焦裕祿兩份手稿杞縣檔案館發(fā)現地點杞縣謝寨鄉(xiāng)開展土改復查工作的情況記錄內容
B.焦裕祿在洛礦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理想來洛目的一金工車間主任、生產調度科科長擔任職務
C.首臺直徑2.5米雙筒卷揚機礦山、碼頭、水利等建設實際功用設備不全、原材料和零部件奇缺等面臨困難
D.1962年蘭考縣三十六萬人、九十多萬畝地人口土地下降到了歷史的最低水平糧食產量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焦裕祿的兩份手稿是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珍貴資料,要保護和運用好,并發(fā)揮好其在革命傳統教育和黨風廉政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B.焦裕祿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帶領車間成功研制出雙筒卷揚機,機器安全和使用性能良好,是我國礦山機械生產史上的重要成就。
C.材料三介紹當時蘭考的嚴重災情和描寫當地的災荒景象,暗示了焦裕祿責任之重大、工作之艱難,也為表現焦裕祿的精神做了鋪墊。
D.無論是在洛礦修公路面臨工棚少時,還是在蘭考看到災區(qū)窮、困難多時,焦裕祿都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并解決了這些困難。
(3)焦裕祿在杞縣、洛礦和蘭考這三地工作期間,都表現了哪些相同的精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發(fā)布:2024/12/8 17:30:2組卷:6引用:3難度:0.6277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活用類型,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大江東去
③糞土當年萬戶侯
④而恥學于師
⑤烏鵲南飛
⑥虎鼓瑟兮鸞回車
⑦栗深林兮驚層巔
⑧舞幽壑之潛蛟發(fā)布:2024/12/8 17:30:2組卷:7引用:2難度:0.52773.閱讀下面三句話,按要求回答問題。
①魯迅先生說:“無論什么事,如果連續(xù)搜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以成為一個學者?!?br />②歌德在談到積累材料時說:“我在這一點上就像一個人在年輕時積累了許多有價值的銀幣和銅幣,年歲愈大,這些錢幣的價值也愈高。到了最后,年輕時的財產在面前塊塊都變成了純金?!?br />③一位歷史學教授曾給學生講:“如果你能收集兩萬張卡片,就可以在歷史界成為權威?!?br />上面三句話,既有共同點,又各有差異。請分別回答:
(1)三句話談論的共同點是:
(2)魯迅側重的是:
(3)歌德側重的是:
(4)歷史學教授側重的是:發(fā)布:2024/12/8 17:0:1組卷:114引用:19難度:0.32774.在《歸園田居》一詩中對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8 16:30:5組卷:110引用:6難度:0.82775.下列各項中,加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8 16:30:5組卷:149引用:7難度:0.62776.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蟬蛻于濁穢
②復釋去張儀
③厚幣委質事楚
④時秦昭王與楚婚
⑤舉賢以自佐
⑥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
⑦莫不欲求忠以自為
⑧身客死于秦發(fā)布:2024/12/8 16:30:5組卷:72引用:5難度:0.72777.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8 16:30:5組卷:37難度:0.92778.閱讀回答問題。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①何厭之有②敢以煩執(zhí)事③以亂易整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A.①厭惡 ②對對方的敬稱 ③取代 ④替 B.①滿足 ②執(zhí)掌事務 ③交換 ④被 C.①滿足 ②對對方的敬稱 ③取代 ④給予 D.①厭惡 ②管理事務 ③交換 ④是 A.失其所與,不知 吾其還也 B.夜縋而出,見秦伯 朝濟而夕設版焉 C.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D.以亂易整,不武 以其無禮于晉
A.《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秋明所著。
B.爵位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
C.寡人,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稱。古代帝王的自謙詞還有孤、寡、不谷等。
D.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具體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指司馬、司徒、司尹。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發(fā)布:2024/12/8 15:30:1組卷:3引用:3難度:0.72779.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
為何失實信息屢屢出現在網絡中?在《2017年中國網絡媒體公信力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這是因為信息供給嚴重過載和用戶注意力嚴重缺失。報告認為,盡管當前互聯網新聞生產及傳播的便捷性、時效性等優(yōu)勢已經充分獲得網絡新聞信息用戶的認可,但新聞資訊的質量卻沒有得到同步提升。在新聞的諸多屬性中,真實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核心屬性,脫離了真實性,新聞便失去了其所有價值。新聞的真實性和新聞媒體的被信任程度是相互作用的,新聞媒體信用程度越好,其生產的新聞可信性就越高,而新聞可信度越高,為受眾帶來的價值回報就越高。
中國(商業(yè))網絡媒體的滿意度圖譜
(摘編自《讓新聞回歸本真--記<2017年中國網絡媒體公信力調查報告>發(fā)布》) 材料二:
近年來興趣推薦類資訊產品成為市場上一大趨勢,并在2017年迎來井噴式發(fā)展,個性化推薦產品,符合用戶對興趣、娛樂化、個性化內容的需求,其用戶活躍量增長迅猛也就不足為奇。但從工信部的報告中不難發(fā)現,在信息過載的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對網絡媒體的可信度、真實度、責任感,對高品質內容的需求和期待依然強烈。客觀真實的新聞報道和高品質的內容相較于個性化資訊,更能獲得用戶的好感度。興趣推薦類資訊產品好感度排名靠后這一現象,也將會督促整個網絡媒體平臺行業(yè)提升其自身的媒體的公信力。
(摘編自《2017年網絡媒體現狀:用戶活躍量穩(wěn)增公信力卻沒悉數跟上》) 材料三:
媒體公信力報告顯示,體制內媒體的滿意度整體高于商業(yè)類媒體。人民網、新華網以及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客戶端表現較好;商業(yè)類媒體平臺中只有少數媒體如騰訊網、騰訊新聞客戶端等躋身第一陣營。
在用戶信任度與社會責任感方面,位于第一梯隊的新聞網站有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網,同樣位于第一梯隊的新聞客戶端有人民日報、澎湃新聞、騰訊新聞。體制內媒體在用戶信任度和社會責任感方面表現非常好,商業(yè)類媒體較為欠缺,而騰訊網與騰訊新聞客戶端位居商業(yè)新聞品牌第一位。
在覆蓋率與影響力的維度上,商業(yè)類媒體比體制內媒體表現更好。其中,位于第一梯隊的騰訊網與騰訊新聞客戶端,成為網民訪問量最大、用戶選擇度最高的商業(yè)類網絡媒體平臺。然而,越是有影響力的媒體,就越需要提高用戶信任度和加強社會責任感,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更要認真審核信息、深度挖掘新聞、杜絕有償報道等,這樣,商業(yè)類媒體才能在高覆蓋率和強大的影響力下樹立自身的權威性。
(摘編自《工信部輿情中心報告:網絡媒體公信力有待提升》) 材料四:
新聞素養(yǎng)應該成為公民素養(yǎng)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聞知識。這要求我們判斷:新聞是什么內容;新聞的內容是否完整;信息源是誰,是否可靠;新聞提供了哪些證據,是怎樣檢驗或核實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的解釋或理解,有沒有必要知道這些信息。
(摘編自江禾《如何在“后真相”時代堅守新聞真實》)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盡管互聯網新聞生產及傳播已經呈現便捷性和時效性的優(yōu)勢,但是新聞資訊的質量卻未同步提升。
B. 新聞的真實性會影響新聞媒體的被信任程度,兩者相互作用。新聞媒體的被信任程度與新聞的可信性成正比。
C. 興趣推薦類資訊產品好感度排名靠后,是因為興趣推薦類資訊在客觀真實性方面較差,較難獲得用戶好感。
D. 調查顯示,體制內媒體的滿意度整體高于商業(yè)類媒體,但也有少數商業(yè)類媒體躋身整體滿意度第一陣營。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材料一從真實性的角度對《2017年中國網絡媒體公信力調查報告》進行解讀,認為真實性是新聞的第一核心屬性。
B. 材料二分析了2017年興趣推薦類資訊產品急劇發(fā)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與解決的具體對策。
C. 材料三運用比較方法解說體制內媒體與商業(yè)類媒體在媒體滿意度、用戶信任度、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異同。
D. 材料四提出公民應當增強自己的新聞素養(yǎng),負起公民自己的責任,并對公民的新聞素養(yǎng)的具體內容做了闡述。
(3)要提高媒體的公信力,體制內媒體和商業(yè)類媒體各自應側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說明。發(fā)布:2024/12/8 15:0:1組卷:14引用:15難度:0.6278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登泰山記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实坌袑m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1)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②余始循以入
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④其遠古刻盡漫失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2)下列對文中文化常識的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為“陰”。文中“泰山之陽”指的是泰山南面。
B.干支紀年和年號紀年是古代常見的紀年法。前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后者如“壬戌之秋”。
C.東岳泰山,“五岳”之一,在山東省泰安市,其余為西岳華山、北岳衡山、南岳恒山、中岳嵩山。
D.“戊申晦”中的“晦”是根據月亮的情況來紀日,農歷每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最后一天為晦。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記,是桐城派作家姚鼐的代表作,全文雖不到500字,卻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別樣情趣。
B.文中第二段寫作者和友人登山的經過。他們順著中谷進山,沒有到古人所說的天門溪水即東谷去欣賞景色。
C.文中第三段按照時間的順序依次描寫泰山日出時和日出后這兩個時間段的景色,寫出了泰山日出的萬千氣象。
D.本文的側面描寫很巧妙,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余”暗暗點出,再用“半山居霧”和“足下皆云漫”加以烘托。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②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發(fā)布:2024/12/8 15:0:1組卷:19引用:3難度:0.7
![login](http://img.jyeoo.net/images/root/visitor-fixe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