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更新中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chǔ)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1320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已完結(jié)
開學(xué)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chǔ)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73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 621.學(xué)校打算在立人樓前樹立一塊“和”字碑,以倡導(dǎo)校園和美風(fēng)尚,現(xiàn)向?qū)W生征詢字體意見。請從以下四種字體中選擇一種加以推薦,注明字體,并從書法藝術(shù)特色角度陳述你的推薦理由。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29引用:4難度:0.6
  • 622.《魚我所欲也》出自《
     
    》。孟子,名
     
    ,思想家、教育家,是
     
    思想的代表人物。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33引用:2難度:0.8
  • 623.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斷壁
    如坐針
     
     
    之樂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22引用:3難度:0.9
  • 62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甲】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jié)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乙】      晉文公將與楚戰(zhàn)城濮,問于咎犯曰:“為之奈何?”咎犯曰:“戰(zhàn)陳之事,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鞭o咎犯,問雍季,雍季對曰:“以詐偽遇人,雖愈利,后無復(fù)。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聽雍季之計,而用咎犯之謀,與楚人戰(zhàn),大破之。還歸賞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曰:“咎犯之言,一時之權(quán)也。雍季之言,萬世之利也。吾豈可以先一時之權(quán),而后萬世之利也哉!”
          由此觀之,義者,人之大本也。雖有戰(zhàn)勝存亡之功,不如行義之隆。
    (節(jié)選自《淮南子?人間訓(xùn)》,有刪減)【注】①咎犯:春秋時晉國的大臣。后文雍季也是晉國的大臣。②戰(zhàn)陳:借指作戰(zhàn)。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爾而與之
     

    ②不禮義
     

    ③雍季
     

    咎犯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②吾豈可以先一時之權(quán),而后萬世之利也哉!
    (3)【甲】【乙】兩個文段都運用了 
     
    的寫作手法,體現(xiàn)了不同的人對于“義”在不同境況下的選擇。晉文公在抉擇時不用雍季之計卻賞賜他,從中可以看出晉文公是一位
     
    的君主。
    (4)【甲】【乙】兩個文段中的畫線句子,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請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22引用:3難度:0.6
  • 62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1引用:4難度:0.8
  • 626.解釋下面加點的古今異義詞。
    (1)一簞食,一
    古義:
     

    今義:
     

    (2)萬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古義:
     

    今義:
     

    (3)萬鐘于我何
    古義:
     

    今義: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28引用:2難度:0.8
  • 627.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馬ān 
     
    lūn 
     
    lào 
     
    駕yù
     
    xūn
     
    隱nì 
     
    biē 
     
    禮pìn
     
    不知好dǎi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17引用:2難度:0.9
  • 628.給加點的字注音。
    (1)一豆
     

    (2)鄉(xiāng)
     
    為身死而不受
    (3)
     
    爾而與之
    (4)所識窮乏者得我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40引用:2難度:0.9
  • 629.閱讀短文,回答下面問題。
    公孫丑下(第三章)      陳臻問曰:“前日于齊,王饋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饋七十鎰而受;于薛,饋五十鎰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當(dāng)在宋也,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辭曰‘饋贐’,予何為不受?當(dāng)在薛也,予有戒心,辭曰‘聞戒,故為兵饋之’,予何為不受?若于齊,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注釋:①兼金:價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②薛:薛地。③贐:送別時贈給的財物。
    (1)解釋以下加點的字。
    ①王兼金:
     

    ②前日之不受
     

    ③予有心: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
    ②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
    (3)選文中,孟子于齊、宋、薛三地,接受或不接受禮物的依據(jù)分別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結(jié)合選文,談?wù)勀銓Α把捎芯佣梢载浫『酢钡睦斫狻?/h2>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35引用:2難度:0.5
  • 630.識記生難字。
     

    一dān
     

    一豆gēng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18引用:2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