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原創(chuàng)
![]() |
知識梳理
總結方法
剖析考點
配加典例
瀏覽次數(shù):2200
更新:2025年04月27日
|
![]() |
真題匯編
專項突破
夯實基礎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40
更新:2025年04月27日
|
291.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如圖是不同時期科學家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
1808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他認為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不可再分割;同一類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的原子以簡單的整數(shù)比相結合.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原子中存在電子.1904年湯姆生提出了一個被稱為“西瓜式”結構的原子結構模型,電子就像“西瓜子”一樣鑲嵌在帶正電的“西瓜瓤”中.電子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
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做了一個實驗,用一束質量比電子質量大很多的帶正電的高速運動的a粒子轟擊金箔,結果是大多數(shù)a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還有極少數(shù)的a粒子被反彈了回來.據(jù)此他提出了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
根據(jù)以上材料,請回答:
(1)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原子中的電子,這在當時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時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他們的理論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錯誤,按照你學的原子結構的理論,你認為道爾頓的原子論存在的缺陷或錯誤是
(2)根據(jù)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xiàn)象,不能夠獲得的結論是
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
C.原子核帶有正電 D.核外電子帶有負電
(3)通過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歷史,你對科學的發(fā)展有哪些感想?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58引用:1難度:0.5292.鈦及鈦合金具有密度小、強度高、耐腐蝕等優(yōu)良性能,被廣泛應用于航天、化工、醫(yī)藥等方面.我國四川省有豐富的鈦鐵礦資源,從中可以提取金屬鈦.
(1)鈦鐵礦的主要成分是鈦酸亞鐵(FeTiO3),則鈦鐵礦石屬于
(2)鈦鐵礦中提取金屬鈦要經(jīng)過較復雜的流程.
其中得到金屬鈦的反應為:2Mg+TiCl42MgCl2+Ti.高溫
根據(jù)此反應,比較金屬鎂(Mg)和鈦(Ti)的活動性,較強的是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20引用:2難度:0.7293.分類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下列物質類別對應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5引用:1難度:0.7294.甲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乙圖是煉鐵高爐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607/173/81476689.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56引用:1難度:0.6295.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18引用:1難度:0.9296.甲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乙圖是煉鐵高爐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230引用:2難度:0.5297.小華取Cu-Zn合金的混合物20g,加入稀硫酸后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右圖,求:
(1)原混合物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
(2)完全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保留到0.1%)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4引用:0難度:0.9298.下列事實用微粒的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 事實 解釋 A 合金是混合物 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B 蔗糖溶液不導電 蔗糖溶液中不含有帶電粒子 C 有機物的數(shù)目異常龐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也就不同 D 夏天鋼軌的縫隙變小 溫度升高,原子間的間隔變大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0引用:0難度:0.6299.人們?yōu)榱私沂驹咏Y構的奧秘,經(jīng)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
1808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他認為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不可再分割;同一類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的原子以簡單的整數(shù)比相結合.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原子中存在電子.1904年湯姆生提出了一個被稱為“西瓜式”結構的原子結構模型,電子就像“西瓜子”一樣鑲嵌在帶正電的“西瓜瓤”中.電子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
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下面的實驗.他們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得高速運動得α粒子轟擊金箔時,發(fā)現(xiàn):①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③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據(jù)此他提出了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根據(jù)以上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原子中的電子,這在當時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時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他們的理論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錯誤,按照你學的原子結構理論,你認為道爾頓的原子論存在的錯誤或缺陷是:
(2)請你根據(jù)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出現(xiàn)上述盧瑟福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
現(xiàn)象①:
現(xiàn)象②:
現(xiàn)象③:
(3)通過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歷史,你對科學的發(fā)展有哪些感想?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138引用:1難度:0.13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31 8:0:1組卷:34引用:2難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