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417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159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42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 12:0:1組卷:88引用:4難度:0.84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幅圖景是,上海的一些歷史文化建筑,如歐洲古典建筑風格的大樓和歐式近代住宅,在舊區(qū)的擴容升級改造、拓寬道路過程中被拆除。
另一幅圖景是,在某地方的新區(qū)開發(fā)和舊區(qū)改造中,又大量興建“歐陸古典風情”的樓宇和街區(qū)。有的新樓盤在大院門口建起了古羅馬式的凱旋門,大院廣場建起了刻意模仿巴黎先賢祠和倫敦圣保羅大教堂大圓頂?shù)臅?br /> 對于城市改造中的拆除或興建,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請綜合材料內(nèi)容和含意,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標題,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發(fā)布:2024/12/2 12:0:1組卷:9引用:4難度:0.742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仿佛一個暮春的早晨。( ?。?,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著我的手一樣。我立的一條白礬石的甬道,經(jīng)了那細雨,正如涂了一層薄薄的乳油;踏在上面,讓人覺得越發(fā)滑膩可愛了。
這是在花園里。群花都還在做她們的清夢。①那微雨偷偷洗去她們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fā)了。②在那被洗去的浮艷下,我能看到她們在有日光時所深藏著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xiàn)在都帶了黯淡的顏色。③——是愁著芳春的銷歇么?是感著芳春的困倦么?
大約也因那縈蒙的雨,園里沒了濃郁的香氣。④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里,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萌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默然灑在我臉上的是那霏霏的毛雨,給人潤澤、輕松的感覺
B.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給人潤澤、輕松的感覺
C.潤澤、輕松的感覺油然而生,是那默然灑在我臉上的罪霏毛雨帶來的
D.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潤澤、輕松的感覺油然而生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句群花的“光澤”本為視覺,卻以味覺與觸覺的“甜軟”來形容,新穎生動。
B.第②句運用移情手法,將人的情感轉(zhuǎn)移到色彩紛呈的花朵上,把花與人融為一體。
C.第③句作者運用擬人手法,連用兩個反問句,與雨后零落的群花進行情感上的交流。
D.第④句“餓了”賦予“花香”以人的感覺,形象地寫出了“花香”不再濃郁的特點。
(3)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點號,有人認為應(yīng)該用句號,有人認為應(yīng)該用逗號。你認為應(yīng)該用哪個?請說明理由。發(fā)布:2024/12/2 12:0:1組卷:15引用:7難度:0.542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紅色經(jīng)典音樂,以藝術(shù)化的方式對黨史國史進行記錄,對紅色精神進行闡釋謳歌。對紅色經(jīng)典音樂的每次聆聽和傳唱,對個體都是一次精神洗禮,能夠為我們繼續(xù)前行提 的力量。例如《長征組歌》的10個部分描繪了完整的長征過程,歌曲中的戰(zhàn)斗生活場面 ,巧妙地把各地區(qū)的民間曲調(diào)與紅軍傳統(tǒng)歌曲的曲調(diào)融合在一起,匯成一部主題鮮明、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表現(xiàn)了紅軍將士的英勇頑強。今天,哪怕對長征歷史 的人聽了《長征組歌》,也會被旋律中閃動著的革命激情和革命浪漫主義精神感動。同樣,紅巖精神之于《紅梅贊》,是在用意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是在用旋律對于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今天,很多地方和單位經(jīng)常舉辦各種形式的唱紅歌活動。一些年輕人可能不明白,為何要反復(fù)詠唱紅歌。紅歌不同于其他歌曲,其蘊含著紅色基因,承載著革命精神,( ?。?。唱紅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文娛活動,而是在跟歷史對話。在對歷史的一次次回眸中,一些紅歌漸漸 ,成為經(jīng)典。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源源不斷 絲絲入扣 一無所知 深得人心 B.源源不斷 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一無所知 深入人心 C.源遠流長 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一竅不通 深入人心 D.源遠流長 絲絲入扣 一竅不通 深得人心
A.紅巖精神之于《紅梅贊》,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是在用旋律對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B.紅巖精神之于《紅梅贊》,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的橋梁,是在用旋律對于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C.《紅梅贊》之于紅巖精神,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的橋梁,是在用旋律對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D.《紅梅贊》之于紅巖精神,是在用音符為今人架設(shè)與歷史對話,是在用旋律對于紅色精神進行傳遞和弘揚。
(3)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也許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卻是對歷史的大書寫
B.也許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卻是大大書寫了歷史
C.也許是對歷史的大書寫,卻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
D.也許是大大書寫了歷史,卻少了些個體的小悲歡發(fā)布:2024/12/2 11:0:1組卷:30引用:7難度:0.642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探討文與質(zhì)的關(guān)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談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適的句子是:
(3)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談到早晨得知道理,當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談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義利觀的句子是:
(5)《論語?衛(wèi)靈公》中,子貢詢問孔子有沒有可以拿終身去實踐的一個字,孔子告訴他是“恕”。接著孔子又對恕”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即“
(7)青年擔當著國家興盛的重責,應(yīng)當以《論語?泰伯》中曾子所說的“發(fā)布:2024/12/2 9:0:2組卷:153引用:14難度:0.9426.簡述《復(fù)活》中聶赫留朵夫在福音書中找到的五條生活準則的內(nèi)容以及他因此分發(fā)福音書的目的。
發(fā)布:2024/12/2 6:30:2組卷:7引用:4難度:0.742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杏花書屋記
歸有光 杏花書屋,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巖公為御史,謫沅、湘時,嘗夢居一室,室旁杏花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瑯然出戶外。嘉靖初,起官陟憲使,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謂允曰:“他日當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
公后遷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歸而沒于金陵。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雨飄搖之患。如是數(shù)年,始獲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園中構(gòu)屋五楹,貯書萬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方春時,杏花粲發(fā),恍如公昔年夢中矣。而回思洞庭木葉①、芳洲杜若②之間,可謂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進士科,士方登第時,則長安杏花盛開,故杏園之宴,以為盛事。今世試進士,亦當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間關(guān)嶺海十馀年,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乃復(fù)以科名望其子孫。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夫公之所以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雖蠖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澤也。《詩》曰:“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谷,貽孫子。于胥樂兮!”吾于周氏見之矣!
注:①洞庭木葉:語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②芳洲杜若:語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起官陟憲使 陟:提拔,升遷 B.孺允葺公所居堂 葺:修補房屋 C.揭之楣間 揭:張貼、懸掛 D.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 構(gòu):購買
A.公指其后隙地謂允曰/其孰能譏之乎
B.夫公之所以用心者如此/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C.以公所命名/與四人擁火以入
D.不及歸而沒于金陵/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友人的父親玉巖公正直的一組是
①他日當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
②公以言事忤犯天子,謫嶺南十余年
③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
④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
⑤乃復(fù)以科名望求其子孫
⑥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恩澤也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B.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C.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D.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5)下列關(guān)于本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一、二段先敘述杏花書屋的建造由來,再敘述書屋主人周孺允的仕宦經(jīng)歷,并描寫書屋建造情況和環(huán)境景物,然后抒發(fā)作者“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的感慨。
B.第三段由杏花書屋的名字聯(lián)想到唐代進士及第之后的杏園之宴的盛況,并指出玉巖公“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但仍有期望子孫后代有功于國家的思想。
C.作者贊美玉巖公敢于直言,不怕觸怒皇帝,是有氣節(jié)的表現(xiàn);他身處逆境而不心灰意冷,受到打擊而能寄希望于未來,是心胸開闊、意志堅定的表現(xiàn)。
D.最后一段作者指出玉巖公昔日的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然而“其后有不知所在者”,與周氏父子的道德風范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最后祝周氏子孫秀發(fā)。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他日當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
②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雨飄搖之患。
③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己。發(fā)布:2024/12/2 4:30:1組卷:13引用:5難度:0.642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家 書
謝志強 上海青年趙思風1964年之前,對房子的概念是:房子在地面上。不過,他響應(yīng)“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在上海的人民廣場,聽過王震將軍的動員報告,看過《軍墾戰(zhàn)歌》的紀錄片,還有父親積極鼓勵他報名,1964年6月,趙思風順利地踏上西去列車,懷著滿腔熱情,一路高歌,以至到了農(nóng)場的連隊,他嗓子唱得有點沙啞了。
汽車送抵農(nóng)場場部,然后是馬車接他們到連隊。有人說:到了。
趙思風疑惑,問:房子呢?
有位操著濃重的四川口音的漢子(隨后知道他是連長)喊:大家注意,你們就站在房頂上。
趙思風嚇了一跳,這房子跟沙丘差不多,這么多人站在上邊,不會坍塌了?
連長喊:青年同志們,跟我來。
趙思風和同來的上海青年,順著連長引領(lǐng),走下平地隆起的房頂——土包下開著洞門,稍稍彎腰低頭,屋里中間有一條三尺來寬的過道,過道兩邊是大通鋪。
趙思風第一次見識地底下的房子,叫地窩子。他在上海,家里是棉褥子、棉枕頭。一路不斷換車,又說又唱,累了。他迫不及待地躺下,他的身下發(fā)出嘈雜的響聲。他驚跳起來,一摸,褥子墊的、枕頭塞的,凈是麥秸稈。草褥子,草枕頭。第二天醒來,鼻孔、嘴巴都鉆進了沙子。
開始勞動——夏收割麥。趙思風第一次割麥子,鐮刀不聽他的使喚,小腿劃了個傷口子,手心磨起了水泡,他渾身癢,說不清是蚊子叮,還是麥芒刺。
當夜,他打著手電筒,寫了一封家書,表達了思念之情。他第一次離開父母,還這么遙遠。一個月后,接到回信。家中的信,都由母親執(zhí)筆。
父親是居委會主任,大小是個干部——喜歡打官腔。趙思風想象得出父親口授的樣子。母親的信里傳達了父親的觀點:建設(shè)邊疆,好好鍛煉。
于是,趙思風賭氣了——他沒回信,而且,他打定主意,不再給家里寫信。他反感父親講“大道理”——那么遠,夠不著。
上海與新疆,一封信,在路上起碼走十天半月。母親來了三封信,他只拆閱,懶得回復(fù)。隨后,母親的來信頻繁了,他一個禮拜收到一封信。母親的信里,傳達了父親的“指示”,可能父親覺得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針對性——期望趙思風匯報工作和思想情況。母親在乎的是他的生活(吃、住,還有氣候,甚至問:沙漠地帶有沒有水?)。
趙思風肩膀嫩、力氣小,大田作業(yè),勞動強度大,伙食條件差,一天三頓苞谷饃饃,少油的菜很單調(diào)。他發(fā)現(xiàn),連長時常關(guān)心他的生活,而不講什么“大道理”。他倒是覺得連長比父親要親切。他不忍把勞動和伙食的情況告訴父母,他能想象出父親一定講“鍛煉”的道理,而母親會擔憂他的身體。母親的擔心會傳染給父親——他想象自己像一滴水落在無垠的沙漠里。
半年后的一天,趙思風收到一封母親的信,幾乎與上一封信,一個前腳,一個后腳,相差兩天。信封出奇地飽滿——八頁。
母親從其他家長那里打聽了上海青年在新疆的情況。母親當初反對他報名。這封信里,母親替父親解釋:你爸在單位里大小也是個干部,動員青年支邊,是單位里一項重要的任務(wù),動員符合條件的子女去新疆,你爸不帶頭,工作難開展。
信中,母親寫了盼望他來信,每天都等待郵遞員的車鈴響。趙思風發(fā)現(xiàn),航空信封背面有四個字:思風降雨。
母親收不到他的信,心里像久旱的沙漠了。母親生他的時候,是夏季,天氣又悶又熱,于是,母親給他起了名字:思風。清涼的風驅(qū)散了暑熱。
趙思風看到第六頁,呆愣了。后三頁幾乎都是選擇題(包括填充題)。母親是小學語文教師——替兒子著想。而且,他感到,在母親的眼里,他永遠是孩子。
母親表示:知道你很繁忙很辛苦,沒有工夫?qū)懶?,那么,不用花很多時間,只要把這三頁“答卷”答完了寄回即可。
多年后,趙思風也有了兒子,他已記不全母親出的三頁題目——選擇題、填充題。選擇題只需打個鉤,填充題只需畫個圈。比如:工作忙嗎?(忙)或(不忙);身體好嗎?(好)或(不好);吃得飽嗎?(飽)或(餓);睡得好嗎?(能睡)或(失眠)。
趙思風第二天就托去團部開會的文教把“答卷”寄出(還附了一張勞動照片——微笑)。
一個月后,母親回信。說你爸見了“答卷”就欣慰地笑了,而且,像閱讀“中央紅頭文件”一樣,反復(fù)閱讀,領(lǐng)會精神。
這封信里,母親沒有傳達父親的“指示”唯一的一次不再講“大道理”。顯然是背著父親寫信。同時,趙思風收到一個包裹:兩袋麥乳糖。是父親的意思——長身體,補營養(yǎng),母親如是說。趙思風認為父親不可能考慮這么周全,不過是母親尊重其是一家之長,也希望自己不要對父親還有怨言。
結(jié)婚,搬進土坯屋后的第三年,母親趁放暑假來探望兒子。
母親望著離連隊不遠的沙漠,抱住兒子,說:這樣的地方,你怎么活下來的呀?
趙思風說:媽,我這不是活得好好的嗎?!果果,叫奶奶。
孫子果果像一個果實投入奶奶的懷抱。趙思風說:媽,你抱孫子,就像抱一個大西瓜。
晚飯由也是上海青年的兒媳燒。飯桌上,母親提起家書——選擇題。她說:我問你答,所有的選擇題,問和答都沒有反映出實際情況。
趙思風說:姆媽,那是你出題有問題,不了解實際情況,怎么能出好題?
母親說:你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通過描述祖國的殷切召喚、家庭的積極支持、個體的滿懷熱情等營造了特定的環(huán)境氛圍,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
B.父親“期望趙思風匯報工作和思想情況”,實際上也想借助這種方式督促兒子多回信,以便獲取兒子更多的日常生活信息。
C.趙思風不給家里回信,表面看起來是他因父親只講大道理而賭氣,其實有不想讓父母知道他生活艱苦而有所擔心的原因。
D.父親見到“答卷”欣慰地笑了,流露出對兒子原諒自己的喜悅和接到回信的心安;“反復(fù)閱讀”也體現(xiàn)出了對兒子的牽掛。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通過塑造趙思風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他由一腔熱血到詫異失落、從思親念家到沮喪失望、最終因受母親感化而積極投身邊疆建設(shè)的心路歷程。
B.小說中農(nóng)場自然環(huán)境極為惡劣,物資供應(yīng)比較匱乏,這樣寫既可以讓讀者領(lǐng)略到生活其中的種種不易,又可以讓讀者見識到主人公精神成長的可貴。
C.小說細節(jié)設(shè)計頗具匠心,母親為“我”取名“思風”彰顯了深沉的母愛,“我”為兒子取名“果果”可理解為“我”安心投入邊疆建設(shè)的美好結(jié)果。
D.小說雖然采用第三人稱的寫作方式,但主要是站在主人公的視角上講述故事,通過描述趙思風真實的個體主觀感受,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3)請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并簡要說明。
(4)小說中的“家書”有哪些作用?發(fā)布:2024/12/2 3:0:2組卷:45引用:15難度:0.6429.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diào)整時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同這個偉大時代格格不入的。只有不斷深化對社會規(guī)律的認識,才能更好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①在思想日益多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深入發(fā)展的條件下
②只有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shè)規(guī)律的認識
③都會嚴重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④才可能把握和增強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
⑤期待躺在安樂椅上過著逍遙歲月的想法
⑥任何信仰缺失和庸政、懶政、怠政的現(xiàn)象發(fā)布:2024/12/2 3:0:2組卷:38引用:7難度:0.5430.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從2015年7月開始,敦煌研究院對莫高窟采用了預(yù)約參觀辦法。這一措施合理有效調(diào)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強了洞窟的保護,另一方面給游客提供了更加優(yōu)質(zhì)的服務(wù)。實施預(yù)約參觀辦法以來,來莫高窟參觀的人數(shù)逐年遞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14年的45萬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55萬人次。
從邏輯方面看,以上材料可以推斷出某一結(jié)論,請從下面三項中選出推斷不妥的兩項并說明不妥的理由。
甲、莫高窟預(yù)約參觀的辦法為游客提供了便利。
乙、預(yù)約參觀辦法實施前莫高窟的游客量不均衡。
丙、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資源能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
不妥的兩項是
理由:發(fā)布:2024/12/2 1:0:1組卷:7引用: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