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必修上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已完結(jié)
分階訓(xùn)練 循序漸進(jìn) 單元測試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12 更新:2025年02月12日
已完結(jié)
開學(xué)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chǔ)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66 更新:2025年02月10日
  • 149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山寺見牡丹
    劉子翚【注】
    倦游曾向洛陽城,幾見芳菲照眼新。
    載酒屢穿卿相圃,傍花時值綺羅人。
    十年客路驚華發(fā),回首中原隔戰(zhàn)塵。
    今日尋芳意蕭索,山房數(shù)朵弄殘春。
    【注】劉子翚(huī)(1101~1147),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南宋詩人。
    (1)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首聯(lián)寫出了牡丹花開時的耀眼奪目,“新”突出了詩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新奇驚艷之感。
    B.頷聯(lián)寫牡丹養(yǎng)在公卿家,賞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傍”二字也暗示出詩人對牡丹的喜愛。
    C.頸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年華逝去之愁和難以再回中原之恨,而中原戰(zhàn)亂正是詩人漂泊的原因。
    D.尾聯(lián)的“意蕭索”是說詩人暮春到山寺尋牡丹,卻只看到幾朵殘花,因此感到意興闌珊。
    (2)這首詩作者主要運用哪些手法來表現(xiàn)情感的?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0/30 14:30:2組卷:14引用:9難度:0.6
  • 1492.從詞的流派看,下列詞句與其他三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0/30 13:0:1組卷:144引用:7難度:0.7
  • 149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h2>

    發(fā)布:2024/10/30 13:0:1組卷:133引用:20難度:0.7
  • 149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百姓的江天
    湯世杰
    “支持這個世界的,是一些非常簡單的觀念?!蔽覀兯芤姷讲⑴c其中的,也盡皆世界的日常。但故鄉(xiāng)必有故鄉(xiāng)的獨特,不獨特的從來都是我們的眼睛。一座小城,有別于大都市的,不是摩天大樓、車水馬龍,而是日常生活的簡捷便利,煙火人間的隨處可逢,自然山水的伸手可及。
          那幕日落原也尋常,卻因有了大江的那個“曲折”,讓我對比留意過的多處日落,有一種別致獨特的感悟。地中海、波羅的海上的日落輝煌浩瀚,尼羅河、多瑙河上的日落華麗迷人,倒或因有水無山或有山無水,而少了些遮擋、少了些層次、少了些深邃,而一覽無余,韻味清淺。山水、山水,須得有山有水,且洽配得當(dāng)。西陵峽口,峽盡天開的這片江天日落,獨特就在其間,既有濃墨堆壘般的凝重山影,也有灑金宣紙般的跳蕩水波,山水相映,明暗錯疊,動靜互輔,那種濃暗釅黑的山色中層疊雜糅的霞色,那霞光將云頭盡染時深淺有致的黝黑,讓“斑斕”一語真正落到了實處,怎么看都讓人直呼神奇。落日緩緩落向?qū)Π赌且涣锴嗌奖澈髸r,落霞則從青山背后通紅地衍射出來,溫柔而又頑強。一江流水,既因那一溜青山濃郁沉重的倒影而顯深沉,又任落霞的輝光映照而熠熠生輝。眼前,緩緩墜落的日頭雖明明還掛在對岸青山埡口,但在我心里,夕陽已義無反顧地殉命于一江流水——它把一化作了千千萬萬,在每朵浪花每道波紋里得以重生。你似乎能聽見整條大江的嘯叫吶喊,瞬即熱血僨張,想與大江一起遠(yuǎn)赴滄海。當(dāng)人們通常把頌辭贊歌獻(xiàn)給一幕日出時——那當(dāng)然無可非議——一次那樣的江天日落,讓我意外地識得了落霞的無限英武。浩浩江天,任流霞映照得萬紫千紅。江水在熠熠閃耀。天宇在熊熊燃燒。滿天原本純白得近乎稚拙無邪的如蓮云朵,也在轉(zhuǎn)眼間幻化成了姿態(tài)嶙峋的丹霞峰嶺,深沉、凝重。
          江天就在那一剎那,漸漸從深紅變成了絳紫,在我的注視中,那是個短暫得近乎漫長的過程,然后又從絳紫緩緩沉入森黑。霞色變幻萬端的江天,引發(fā)的不是狂熱呼喚,而是屏聲靜氣的安謐。萬物退避于遠(yuǎn),市聲消弭于耳,喧囂消遁于僻。天人相對,無語而心通。當(dāng)夜晚如期而至,世界轉(zhuǎn)到了另一邊,自己的心跳成為此在的唯一節(jié)奏,這世上,還有什么比寧靜更經(jīng)得住傾聽?太陽已落到遠(yuǎn)山背后。你看見的只有江天、流霞,一個闊大到無邊無際的、由霞色營造出來的玄妙空間。在暮色愈收愈緊的合圍中,最后那片羽毛般的落霞像一個希望、一句誓言,久久掛在對岸那個山埡口上,閃耀。它的最后消失,與其說是沉入了肉眼莫見的某片宇宙荒野,我寧愿相信,那是落霞將自己分發(fā)給了每一個注目過它的靈魂——當(dāng)我偶爾回眸周邊同樣如癡如醉的人們時,他們眼里正閃耀著奇異的眩光,那就是落霞,耀眼而又溫柔,靜謐卻富含力量。我想他們看我亦如是。
    “日暮江天靜,無人唱楚辭。”一次大江落日提供給人的,恰好就是一次由大自然導(dǎo)演的話劇,一次美的燦然寂滅、物的意外清空、欲的瞬時斷舍離。人心至少在那個短暫時刻,從名利旋渦,從煙火人間,從滿滿當(dāng)當(dāng)充斥著物與欲的世界,讓眼耳鼻舌身意受想行識一起進(jìn)入一個只有光影色彩,最后連光影色彩也消失殆盡的世界,徹底地由“色”入“空”,從“有”至“無”,完成了一次蟬蛻濁穢般的瞬時嬗變。再怎么舒適安逸的日子也是累人的,何況日子總有煩人之處。長長的人生需要無數(shù)個那樣的短短清空,否則,靈魂將會被各種明目張膽或喬裝打扮的物與欲,撐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再也沒有一刻寧靜、幾許空靈,再也容不下一點美妙、幾許良善……
    (節(jié)選自《人民文學(xué)》2021年第8期)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節(jié)選自姚鼐《登泰山記》)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描繪了一次江天日落的景象,由熠熠閃耀到燦然寂滅,最后由景悟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哲理思考。
    B.寫地中海、波羅的海的日落,目的是襯托江天落日山水相映、明暗錯疊、動靜互輔的獨特與神奇。
    C.文章突出描寫了落霞的“英武”,它“將自己分發(fā)給了每一個注目過它的靈魂”,贊美崇高的獻(xiàn)身精神。
    D.文章第③段“靜謐卻富含力量”是指自然以它的壯美和靜謐使人的心靈暫時擺脫物與欲,內(nèi)心得以寧靜。
    (2)請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3)比較閱讀《百姓的江天》與《登泰山記》(節(jié)選),分析兩文的異同,填寫下面表格。
    篇目
    比較點
    《百姓的江天》 《登泰山記》
    表達(dá)方式
     
    記敘、描寫相結(jié)合
    寫景順序 時間順序 時間順序
    描繪畫面 斑斕閃耀的江天日落圖、安謐寧靜的江天落霞圖
     
    文章主旨 表達(dá)③
     
    表達(dá)④
     

    發(fā)布:2024/10/29 12:30:2組卷:6引用:2難度:0.4
  • 1495.下列選項中,對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0/29 11:0:1組卷:83引用:7難度:0.9
  • 1496.對下列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0/29 10:30:4組卷:22引用:3難度:0.6
  • 1497.下列畫線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      袁隆平以“雜交水稻之父”的美名譽滿天下,無形資產(chǎn)評估超過1 000億,可當(dāng)他面對共和國總理時,卻直言不諱地申請2000美元的科研經(jīng)費。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nóng)民”,為了“雜交水稻”的科研成功,他挺身而出,勇于擔(dān)當(dāng)。他精通田間地頭的每一樣活計,一身泥土氣息,卻是地地道道的城里知識分子出身。他是位逢開會就請假的全國政協(xié)常委,生活中卻是個率性而為,排球、游泳、下棋、打牌、小提琴樣樣精通的“老頑童”隨便走到哪里,都是個炙手可熱的嘉賓。

    發(fā)布:2024/10/29 9:30:1組卷:63引用:4難度:0.7
  • 1498.某中學(xué)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舉辦《詩經(jīng)》讀書交流活動。主題是“《詩經(jīng)》鑒賞”。請為主持人寫一段開場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緊扣主題,表達(dá)得體,富有文采,不寫稱呼語、問候語,不超90字。

    發(fā)布:2024/10/29 9:30:1組卷:14引用:8難度:0.6
  • 1499.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白鹿原奏響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兩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說老腔如何如何,我卻很難產(chǎn)生驚詫之類的反應(yīng)。因為我在關(guān)中地區(qū)生活了幾十年,卻從來沒聽說過老腔這個劇種,可見其影響的寬窄了。開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趙季平也來了,打過招呼握過手,他在我旁邊落座。屁股剛挨著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離席趕到舞臺左側(cè)的臺下,和蹲在那兒的一位白頭發(fā)白眉毛的老漢握手拍肩,異常熱乎,又與白發(fā)白眉老漢周圍的一群人逐個握手問好,想必是打過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時也看見了白發(fā)白眉老漢和他跟前的十多個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都是地道的關(guān)中鄉(xiāng)村人,也就能想到他們是某個劇種的民間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趙季平重新歸位坐定,便很鄭重地對我介紹說,這是華陰縣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種唱法,尤其是那個白眉老漢……老腔能得到趙季平的賞識,我對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發(fā)白眉老漢,安靜地在臺角下坐著,我突然生出神秘感來。
          輪到老腔登臺了,大約八九個演員剛一從舞臺左邊走出來,臺下觀眾便響起一陣哄笑聲。我也忍不住笑了。笑聲是由他們上臺的舉動引發(fā)的。他們一只手抱著各自的樂器,另一只手提著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條形的,還有一位肩頭架著一條可以坐兩三個人的長條板凳。這些家什在關(guān)中鄉(xiāng)村每一家農(nóng)戶的院子里,鍋灶間都是常見的必備之物,卻被他們提著扛著登上了西安的大戲臺。他們沒有任何舞臺動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隨意走動的腳步,走到戲臺中心,各自選一個位置,放下條凳或方凳坐下來,開始調(diào)試各自的琴弦。
          鑼鼓敲響,間以兩聲喇叭嘶鳴,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來,似無太多特點。而當(dāng)另一位抱著月琴的中年漢子開口剛唱了兩句,臺下觀眾便爆出掌聲;白毛老漢也是剛剛接唱了兩聲,那掌聲又驟然爆響,有人接連用關(guān)中土語高聲喝彩,“美得很!”“太斬勁了!”我也是這種感受,也拍著手,只是沒喊出來,他們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兩段折子戲,幾乎掌聲連著掌聲,喝彩連著喝彩,無疑成為演出的一個高潮。然而,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xiàn)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著粗布對門襟的半大老漢找著長條板凳走到臺前,左手拎起長凳一頭,另一頭支在舞臺上,用右手握著的一塊木磚,隨著樂器的節(jié)奏和演員的合唱連續(xù)敲擊長條板凳,任誰也意料不及的這種舉動,竟然把臺下的掌聲和叫好聲震啞了,出現(xiàn)了鴉雀無聲的靜場,短暫的靜默之后,掌聲和歡呼聲驟然爆響,經(jīng)久不息……
          我在這腔調(diào)里沉迷且陷入遐想,這是發(fā)自雄渾的關(guān)中大地深處的聲響,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濤聲,也像是驟雨拍擊無邊秋禾的嘯響,亦不無知時節(jié)的好雨潤澤秦川初春返青麥苗的細(xì)近于無的柔聲,甚至讓我想到柴煙彌漫的村巷里牛哞馬叫的聲音……
          我能想到的這些語言,似乎還是難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韻;聽來酣暢淋漓,久久難以平復(fù),我卻生出相見恨晚的不無懊喪自責(zé)的心緒。這樣富于藝術(shù)魅力的老腔,此前卻從未聽說過,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設(shè)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進(jìn)響動,肯定會影響到我對關(guān)中鄉(xiāng)村生活的感受和體味,也會影響到筆下文字的色調(diào)和質(zhì)地。后來,有作家朋友看過老腔的演出,不無遺憾地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你的小說《白鹿原》是寫關(guān)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筆老腔的畫面就好了。我卻想到,不單是一筆或幾筆畫面,而是整個敘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氣韻彌漫。
          直到后來小說《白鹿原》改變成話劇,導(dǎo)演林兆華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讓我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從此老腔借助話劇《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的舞臺。
          后來還想再聽老腔,卻難得如愿。不過兩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樂堂再次過足了老腔的癮。那天,無論白毛老漢,還是其他演員,都是盡興盡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獨特魅力發(fā)揮到最好的程度,臺下觀眾一陣強過一陣的掌聲,當(dāng)屬一種心靈的應(yīng)和、純正的觀眾東府地方的發(fā)音,觀眾能聽懂多少內(nèi)容可想而知,何以會有如此強力的呼應(yīng)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種發(fā)自久遠(yuǎn)時空的絕響,又飽含著關(guān)中大地深厚的神韻,把當(dāng)代人潛存在心靈底層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種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沒的神經(jīng)撞響了,這幾乎是本能地呼應(yīng)著這種堪為大妹的民間原生形態(tài)的心靈旋律。
          我在那一刻頗為感慨,他們——無論秦腔或老腔——原本就這么唱著,也許從宋代就唱著,無論元、明、清,以至民國到解放,直到現(xiàn)在,一直在鄉(xiāng)野在村舍在廟會就這么唱著,直到今晚,在中山音樂堂演唱,我想和臺上的鄉(xiāng)黨拉開更大的距離,便從前排座位離開,在劇場最后找到一個空位,遠(yuǎn)距離欣賞這些鄉(xiāng)黨的演唱,企圖排除因鄉(xiāng)黨鄉(xiāng)情而生出的難以避免的偏愛。這似乎還有一定的效應(yīng),確鑿是那腔自身所產(chǎn)生的震撼人的心靈的藝術(shù)魅力……在我陷入那種拉開間距的純粹品嘗的意境時,節(jié)目主持人濮存昕卻做出了一個令全場嘩然的非常舉動,他由臺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臺前,從正在吼唱的演員手中奪下長條板凳,又從他高舉著的右手中奪取木磚,自己在長條板凳上猛砸起來,接著揚起木磚,高聲吼唱。觀眾頓時沸騰起來。這位聲名顯赫的濮存昕已經(jīng)和老腔融合了,我頓然意識到自己拉開間距,尋求客觀欣賞的舉措是多余的。
    (1)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斬勁了:非常給力
    B.氣韻彌漫:韻味充滿(作品)
    C.鄉(xiāng)黨:志同道合的同鄉(xiāng)
    D.嘩然:因驚訝和贊賞而沸騰
    (2)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作者產(chǎn)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見演唱老腔的是白發(fā)白眉老漢等一群關(guān)中農(nóng)民
    B.演員以木磚連續(xù)敲擊長條板凳發(fā)出的響聲經(jīng)常掩蓋了觀眾的掌聲與叫好聲。
    C.朋友為小說《白鹿原》沒有寫老腔的筆墨而感到遺憾,作者對此深有同感。
    D.老腔從宋代唱到現(xiàn)在,從鄉(xiāng)野唱到音樂廳,說明這種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3)作者對老腔的認(rèn)識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jié)合全文作簡要說明。
    (4)文中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來表現(xiàn)老腔的藝術(shù)魅力。請舉兩例并加以分析。
    (5)作者在小說《白鹿原》中并沒有寫到老腔,為什么本文題目卻是“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
    (6)文章第四段運用了多種手法,表達(dá)了作者對老腔的感受。請結(jié)合具體語句加以賞析。

    發(fā)布:2024/10/29 7:0:1組卷:326引用:14難度:0.7
  • 150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酒樓上      我從北地向東南旅行,繞道訪了我的家鄉(xiāng),就到了S城。我來到先前一家很熟識的小酒樓。狹小陰濕的店面和破舊的招牌都依舊,但從掌柜以至堂倌卻已沒有一個熟人,我在這兒也完全成了生客。然而,我竟不料在這里意外地遇見朋友了,——假如他現(xiàn)在還許我稱他為朋友。那上來的分明是我的舊同窗,也是做教員時代的舊同事,面貌雖然頗有些改變,但一見也就認(rèn)識,獨有行動卻變得格外迂緩,很不像當(dāng)年敏捷精悍的呂緯甫了。
    “阿,——緯甫,是你么?我萬想不到會在這里遇見你?!?br />“阿阿,是你?我也萬想不到……”
          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躊躇之后,方才坐下來。我起先很以為奇,接著便有些悲傷,而且不快了。細(xì)看他相貌,也還是亂蓬蓬的須發(fā);蒼白的長方臉,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靜,或者卻是頹唐;又濃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
    “我們,”我高興的,然而頗不自然地說,“我們這一別,怕有十年了罷。我早知道你在濟南,可是實在懶得太難,終于沒有寫一封信?!?br />“彼此都一樣??墒乾F(xiàn)在我在太原了,已經(jīng)兩年多,和我的母親。我回來接她的時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凈?!?br />“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問。
    “教書,在一個同鄉(xiāng)的家里。”
    “這以前呢?”
    “這以前么?”他從衣袋里掏出一支煙卷來,點了火銜在嘴里,看著噴出的煙霧,沉思似的說,“無非做了些無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沒有做?!?br />“我一回來,就想到我可笑?!彼皇智嬷鵁熅?,一只手扶著酒杯,似笑非笑地向我說。“我在少年時,看見蜂子或蠅子停在一個地方,給什么來一嚇,即刻飛去了,但是飛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便以為這實在很可笑,也可憐??刹涣犀F(xiàn)在我自己也飛回來了,不過繞了一點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來了。你不能飛得更遠(yuǎn)些么?”
    “這難說,大約也不外乎繞點小圈子罷?!蔽乙菜菩Ψ切Φ卣f?!暗悄銥槭裁达w回來的呢?”
    “也還是為了無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幾口煙,眼睛略為張大了?!盁o聊的?!俏覀兙驼?wù)劻T?!?br />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來,排滿了一桌,樓上又添了煙氣和油豆腐的熱氣,仿佛熱鬧起來了;樓外的雪也越加紛紛地下。
    “你也許本來知道,”他接著說,“我曾經(jīng)有一個小兄弟,是冬歲上死掉的,就葬在這鄉(xiāng)下。今年春天,一個堂兄就來了一封信,說他的墳邊已經(jīng)漸漸的浸了水,不久怕要陷入河里去了,須得趕緊去設(shè)法。母親一知道就很著急,幾乎幾夜睡不著。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沒有錢,沒有工夫:當(dāng)時什么法也沒有。”“一直挨到現(xiàn)在,趁著年假的閑空,我才得回南給他來遷葬。我到得墳地,果然,河水只是咬進(jìn)來,離墳已不到二尺遠(yuǎn)。我站在雪中,決然的指著他對土工說,‘掘開來!’待到掘著壙穴,我便過去看,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沒有?!?br />“其實,這本已可以不必再遷,但我仍然鋪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體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來,裝在新棺材里,運到我父親埋著的墳地上,在他墳旁埋掉了。因為外面用磚墩,昨天又忙了我大半天:監(jiān)工。但這樣總算完結(jié)了一件事,足夠去騙騙我的母親,使她安心些?!ⅲ氵@樣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還記得我們同到城隍廟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時候,連日議論些改革中國的方法以至于打起來的時候。但我現(xiàn)在就是這樣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我有時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見我,怕會不認(rèn)我做朋友了?!欢椰F(xiàn)在就是這樣?!?br />      他又掏出一支煙卷來,銜在嘴里,點了火。
    “這些無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模模糊糊地過了新年,仍舊教我的‘子曰詩云’去?!?br />“你教的是‘子曰詩云’么?”我覺得奇異,便問。
    “自然。你還以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兩個學(xué)生,一個讀《詩經(jīng)》,一個讀《孟子》。新近又添了一個,女的,讀《女兒經(jīng)》。連算學(xué)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們不要教?!?br />“我實在料不到你倒去教這類的書,……”
    “他們的老子要他們讀這些,我是別人,無乎不可的。這些無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隨隨便便,……”
    “那么,你以后預(yù)備怎么辦呢?”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們那時預(yù)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現(xiàn)在什么也不知道,連明天怎樣也不知道,連后一分……”
          堂倌送上賬來,交給我;他也不像初到時候的謙虛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煙,聽?wèi){我付了賬。
          我們一同走出店門,就在門口分別了。我獨自向著自己的旅館走,寒風(fēng)和雪片撲在臉上,倒覺得很爽快。見天色已是黃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織在密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wǎng)里。
    (選自魯迅《彷徨》,有刪改)【注】小說寫于1924年,當(dāng)時中國社會正處于“五四運動”落潮時期。
    (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看見蜂子或蠅子……不過繞了一點小圈子”,呂緯甫的這番自述,充滿著對自己變化的自責(zé)與無奈,甚至還有點自我諷刺的意味。
    B.“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來……仿佛熱鬧起來了”,這里的“仿佛熱鬧”表明“我”與朋友剛見面的尷尬、拘謹(jǐn)、隔閡已消除了。
    C.呂緯甫為弟弟遷墳這一情節(jié),主要表現(xiàn)了他做事死板、迂腐的性格,同時也反映出他對母親的孝敬。
    D.小說中的“我”嘆惋呂緯甫的衰頹,但又沒能力幫助他走出困境,這與《祝?!分械摹拔摇笔峭耆煌?。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借助“我”與呂緯甫的對話來展開,這樣寫,既便于展現(xiàn)人物之間的感情交流,又有助于展示主人公呂緯甫的內(nèi)心世界。
    B.小說塑造了一個悲劇式的新知識分子形象,意在表達(dá)作者對逐漸沉淪的知識分子的批判,并對當(dāng)時的知識分子予以警醒。
    C.小說刻畫人物簡練傳神。如在刻畫呂緯甫這一人物時,用“格外遲緩”“頹唐”“失了精采”等描寫,深刻反映出人物內(nèi)心世界。
    D.小說故事情節(jié)簡單,只寫了與朋友相遇后的對酌言談,既無扣人心弦的懸念,也無激烈的矛盾沖突,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批判現(xiàn)實的力度。
    (3)簡要概括小說中的“呂緯甫”這一人物形象過去和現(xiàn)在的變化。
    (4)結(jié)尾段劃線處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0/29 7:0:1組卷:57引用:4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