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必修上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已完結(jié)
分階訓(xùn)練 循序漸進(jìn) 單元測試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5 更新:2025年02月12日
已完結(jié)
開學(xué)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chǔ)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64 更新:2025年02月10日
  • 136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勸學(xué)
    荀子
          ①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佥涶R者,非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②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ニ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勸學(xué)
    秦觀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fù)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fù)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shù)萬?!毙纳破湔f,因取“經(jīng)”“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B.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C.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D.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在文中指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現(xiàn)在指人格高尚的人。
    B.跬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即半步,跨出兩腳為“步”。
    C.“蚓無爪牙之利”的“利”指“鋒利”,與“非利足也”的“利”用法相同。
    D.滑稽:今指人的言語、動作令人發(fā)笑。此處指巧言善辯、言辭流利的人。
    (3)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甲善用比喻來闡述道理。像選文中的第一段,以生活現(xiàn)象設(shè)喻,從正面反復(fù)說明,強調(diào)觀點。
    B.選文甲的第二段,運用了比喻、對比等多種論證方法,論證了學(xué)習(xí)應(yīng)該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
    C.選文乙中講述了自己幼時讀書不勤奮,成人后開始發(fā)憤讀書,可是聰明卻遠(yuǎn)不如從前。這和顏真卿“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感受相同。
    D.選文乙中說到不勤奮和善忘讓他荒怠了學(xué)業(yè),但看到孫搴答邢詞中的句子,深表贊同,于是摘取了“經(jīng)”“傳”“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編為《精騎集》。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②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發(fā)布:2024/11/3 23:30:2組卷:7引用:3難度:0.5
  • 136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xiàn)千百年來,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淘洗干凈的詞句是:
     
    ,
     
    ,
     
    。
    (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情寫赤壁的險要地勢的詞句是:
     
     
    ,
     
    。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
     
    ”兩句,收束了對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寫,引起后面對歷史的緬懷。
    (4)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從不同方面對周瑜的形象進(jìn)行了刻畫,“
     
    ”以婚事襯托其少年得意;“
     
    ”寫其裝束,表現(xiàn)了他的儒雅風(fēng)度。
    (5)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兩句分別從神態(tài)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的角度,把周瑜面對敵軍時的從容自信刻畫得淋漓盡致。
    (6)《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以灑酒祭奠江月的豪舉來抒發(fā)人生似夢,壯志難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

    發(fā)布:2024/11/3 22:0:1組卷:284引用:2難度:0.7
  • 1363.古代詩歌閱讀。
    浣溪沙?和無咎韻【注】
    陸游
    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guān)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xù)舊愁生??椭袩o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閏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陸游與韓元吉在鎮(zhèn)江相聚,那時,陸游是在鎮(zhèn)江通判任上,韓元吉則是來鎮(zhèn)江省親暫住。兩位朋友相聚兩月,彼此唱和的詩詞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說因為將要與友人分別,詞人就熱情地邀約友人一起話別、喝酒。
    B.“夕陽”是所見之景,“吹角”是所聽之聲,視聽結(jié)合,定格離別的畫面。
    C.“吹角”點出了詞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與金對峙。
    D.尾句中的“客”指詞人自己客居鎮(zhèn)江,“無伴怕君行”點出詩歌寫作主題。
    (2)這首詞表達(dá)了詞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1/3 21:30:1組卷:99引用:45難度:0.6
  • 1364.下列對加粗的詞語的古今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3 20:30:1組卷:74引用:7難度:0.7
  • 136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①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xì)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lán)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lán)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祝涕L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xì)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②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xì)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xì)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③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fēng),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穿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④“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⑤“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⑥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⑦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節(jié)選自郁達(dá)夫《故都的秋》,有刪改)
          文本二:
          ①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愛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季節(jié),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有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diào),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diào)。
          ②江南的地質(zhì)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yǎng)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葉亦有時候會保持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紅葉落后,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jī)照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fēng)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fēng)和日暖的午后,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歲時的肅殺,而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到。
          ③說起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絕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jī)會的。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喜歡以散步一詞做他們的創(chuàng)造題目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不多。
          ④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瀕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三五人家會聚在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yuǎn)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nóng)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xì)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些景致進(jìn)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⑤窗外的天氣晴朗得像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去湖上散散步罷!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節(jié)選自郁達(dá)夫《江南的冬景》,有刪改)
          文本三:
          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絕對要有真情,有真情才產(chǎn)生詩意,現(xiàn)在有些散文似乎蠻有詩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詩意。如有些詩一樣,有些詩每一句似乎都有詩意,但通篇讀完后,味似嚼蠟,它是先有一兩個好句子,然后衍變成詩的,而有些詩每一句都平白如話,但整體卻留給了我們東西,這才真正稱作詩。我是害怕那些表面詩意的浮華的散文。現(xiàn)在人寫東西,多是為寫東西而寫東西,為發(fā)表而發(fā)表,這是我們現(xiàn)在作品多而好作品少的一個原因。試想想,你有多少詩意,有多少情要發(fā)?其實很多作家并不是純寫抒情散文的,他們在做別的學(xué)問的過程中偶爾為之,倒寫成了傳世的散文之作。說到趣味,散文要寫得有趣味,當(dāng)然有形式、語言、節(jié)奏等方面的許多原因,但還有一點,這些人會說閑話。我稱之為閑話,是他們在寫作時常常把一件事說得清楚之后又說些可有可無的話,但是,這些話恰恰對主題是不可或缺的。
    (節(jié)選自賈平凹《我對當(dāng)今散文的一些看法》,有刪改)【注】①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當(dāng)時的中國一片混亂,郁達(dá)夫用日記記錄十二月的情形,“今為杭市防空演習(xí)時,路上時時斷絕交通;長街化作冷巷,百姓如喪考妣”“家國淪喪,小民乏食”。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二中蘆花、紅葉、柏子、草匯合成江南冬景的威色,在春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氣,作者將這種種富有生氣的色彩和雪萊《西風(fēng)頌》中的名句相連接,別有一番情趣。
    B.在作者筆下,“都市閑人”的悠閑也融入了故都的“秋味”中,即使作者筆下暗含著對這些“閑人”虛度光陰的不滿,但仍舊表現(xiàn)出“清”“靜”“悲涼”的特點。
    C.作者描寫故都的秋景,詳寫故都舊院的秋。故都舊院在北平最具家的代表意義,它固有的清、靜以及滄桑味,配合著北國自然的秋景,使秋意表現(xiàn)得更為濃烈與普遍。
    D.文本二語調(diào)舒緩,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閑;語言清新、純樸,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2)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在寫景狀物方面極其精彩,作者對“牽?;ā薄盎睒涞穆淙铩薄笆杪涞那锊荨钡戎蛔髁攘葦?shù)筆的勾勒,便將讀者帶進(jìn)了故都秋天的清、靜、悲涼之中。
    B.郁達(dá)夫的散文很講究揣詞度句,善于運用適切的詞語使語言活潑自然,富有生氣;同時多運用長短變化、對偶的句式,使文章的呈現(xiàn)疏密有致,和諧流暢。
    C.文本三中,作者認(rèn)為“敢文要寫得有趣味,要有形式、語言、節(jié)奏等原因”,文本一“畫后話秋圖”中都市閑人互答的細(xì)節(jié)描寫就非常好地印證了這一特點。
    D.文本二中,作者在描繪“微雨寒村圖”時,運用正面實寫手法,將自然風(fēng)景和人物生活圖景巧妙裁剪,著意點染,繪就了一幅氣韻生動、立意雋永的水墨畫。
    (3)文本一、二都表達(dá)了相近的審美趣味。請結(jié)合文本,從意象選擇、色彩描摹、情感表達(dá)三個角度中任選兩個角度,賞析郁達(dá)夫散文的審美趣味。
    (4)文本三中賈平凹說,“閑話”指“可有可無”卻“對主題又不可或缺”的話。請結(jié)合此觀點,分析文本二中畫線的這句閑話為什么“不可或缺”?

    發(fā)布:2024/11/3 20:30:1組卷:6引用:2難度:0.7
  • 1366.下列加點字古今異義相同的是( ?。?/h2>

    發(fā)布:2024/11/3 19:30:2組卷:2引用:3難度:0.9
  • 136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yán)密,每處不超過30字。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①_______.東漢末年,曹操慷慨賦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淋漓抒寫了詩人②______.一千三百年前,李白曾吟詠“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表達(dá)了他③_______.“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在《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總結(jié)了后唐莊宗既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原因,感喟小自一人、大至一國,無不以安逸而衰亡,以理想而勃興。

    發(fā)布:2024/11/3 19:0:2組卷:11引用:5難度:0.7
  • 136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的一組是( ?。?br />《荷塘月色》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卻以作家靈敏的觸覺去感受它,觀察它,品味它,從而細(xì)致地描繪了令人“驚異”的“無邊的荷香月色”。
    ①那里有畫,有詩,有情,有深邃的意境
    ②朱自清曾說,作家應(yīng)“于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使你于平常身歷之境,也含有驚異之感”
    ③在那詩情畫意里,蘊含著作者藝術(shù)上的孤詣與苦心
    ④讀著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麗的畫面立即呈現(xiàn)在眼前:綠葉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縷縷,月色溶溶,像朦朧的幻夢,像縹緲的歌聲
    ⑤荷塘就在清華園里,是作者“日日走過”的,可謂“平常身歷之境”了。

    發(fā)布:2024/11/3 19:0:2組卷:145引用:11難度:0.9
  • 1369.下列對《聲聲慢》一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1/3 19:0:2組卷:16引用:3難度:0.6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