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已完結(jié)
|
開學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chǔ)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58
更新:2025年02月10日
|
已完結(jié)
|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519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114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1/11 7:0:1組卷:78引用:2難度:0.51142.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成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字。
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提出“差序格局”,其實它有多個思想或?qū)W術(shù)來源。費孝通提到的以自己為中心的親屬記認體系,①發(fā)布:2024/11/11 4:30:2組卷:15引用:3難度:0.71143.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1/11 4:0:2組卷:98引用:2難度:0.6114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一個與現(xiàn)實零距離的題材,要讓文學性不被堅硬的現(xiàn)實埋沒,讓藝術(shù)在接近紛紜社會時不至于窒息,就必須有飛揚的靈魂。鐘南山是個公眾人物,幾乎沒有虛構(gòu)的空間;而真實的東西往往會有種種限制。但作家創(chuàng)作并非無所作為。熊育群的作品《鐘南山:蒼生在上》把筆觸深入到鐘南山的內(nèi)心世界,對他的精神與情感進行了大膽挖掘,并且打破時空限制,將人物置于復雜的背景與宏大的視野中,以文學的力量復原某些重大時刻,記錄歷史。留下現(xiàn)場,并對此進行深刻反思。
本報特邀《收獲》雜志副主編、《鐘南山:蒼生在上》責編鐘紅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對談。
鐘紅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波及眾多國家與人群的、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寫道,你“突然理解了戰(zhàn)爭年代棄文從戎的文人”。是什么讓你決定寫一部關(guān)于鐘南山的長篇非虛構(gòu)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是人類的一場大災難,特別讓人不安的是,已經(jīng)84歲的鐘南山深夜趕往疫區(qū)武漢,他那張高鐵上仰頭小憩的照片讓我非常感動。12年前我采訪過他,寫過他的報告文學,這些年也特別關(guān)注他。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關(guān)部門希望我來寫鐘南山,我自己也有寫作的沖動。于是,通過鐘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頭扎下去,開始了創(chuàng)作。
鐘紅明:這部作品有六個章節(jié),你寫了鐘南山過往的大量經(jīng)歷,他的父親母親,他的婚姻愛情,他在英國留學,他在“非典”中的經(jīng)歷……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寫出一個人的脈絡(luò)和土壤嗎?
熊育群:事實上這有些傳記寫作的特點,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現(xiàn)出來,當然是有重點有選擇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寫透了,才能寫出鐘南山為何敢醫(yī)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懷和作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當普通人來寫。但人比人確實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圖,正因為如此,鐘南山的出現(xiàn)才顯得珍貴無比。
鐘紅明:如果從《鐘南山:蒼生在上》概括出幾個關(guān)鍵詞,就是——“時間與空間”“淚水”“挫折”“敢醫(yī)敢言”“記憶”。你在后記里說:“他也將是一個時代的記憶!”為什么你會用“時代的記憶”來概括鐘南山?
熊育群:因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災難,是個歷史事件,將來一定會被后人說起。顯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鐘南山,鐘南山是值得書寫的。
鐘紅明:現(xiàn)在有些人避用“報告文學”而用“非虛構(gòu)”,我個人覺得,背后是一種文學觀的差異。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無論是人文地理類的,還是虛構(gòu)類的長篇小說,你都進行了大量的實地采訪,甚至到國外進行追蹤采訪……為何會經(jīng)常采用這樣“費力”的寫作方式?
熊育群:我認為這是寫作的常態(tài)。我這樣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視虛構(gòu),不重視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讓自己的作品充滿想象,甚至是魔幻。但這想象不是胡思亂想,只有符合歷史與現(xiàn)實邏輯的想象才震撼人心。還有就是文章的細節(jié)是來自生活的,它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有著現(xiàn)實的力量。
(摘編自《對話<鐘南山:蒼生在上>作者》,《文匯報》2020年5月13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guān)于為何在疫情背景下寫鐘南山的問題,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鐘南山,對他赴武漢抗疫之事很感動,有寫作的沖動,有關(guān)部門也希望寫他。
B.被問到為何寫鐘南山過往的大量經(jīng)歷時,熊育群認為傳記式的寫法可以寫透鐘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寫透他的人生,才能寫出他為何敢醫(yī)敢言。
C.面對為何將鐘南山視為“時代的記憶”的提問,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個歷史事件,而鐘南山凝聚著時代的記憶,是值得書寫的。
D.關(guān)于經(jīng)常采用“費力”的寫作方式的問題,熊育群表示“費力”寫作是常態(tài),自己也重視想象,重視背離現(xiàn)實邏輯的想象帶來的震撼效果。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匯報》作為組織方,聚焦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期望文學可以復原和記錄新冠疫情這樣的重大時刻,從而展現(xiàn)文學的力量和飛揚的靈魂。
B.鐘紅明作為對談的一方和責編,關(guān)心作家的寫作動機和寫作方式,并舉出對方經(jīng)常進行大量實地采訪的實例,從而引發(fā)一些相關(guān)問題的討論。
C.熊育群作為對談的另一方和作者,關(guān)心文學表達的力量,故而重視主題的時代性、文學的現(xiàn)實性和文章細節(jié)的生活氣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學想象。
D.文學如何回應時代和現(xiàn)實的問題,既是組織方和對談雙方共同關(guān)心的問題,也是新冠疫情這一特殊歷史時刻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3)鐘紅明是如何做到在對談中引發(fā)對話并將話題引向深入的?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發(fā)布:2024/11/11 3:30:1組卷:268引用:23難度:0.61145.閱讀下面的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乙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簦煹乐粡涂芍?。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1)下列選文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父”,后來“君子”被賦予道德的含義,在文中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B.“青”,是一種染料,指的是靛青,它比藍草的顏色更深,現(xiàn)常用“青出于藍”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
C.在古代,句中停頓的地方被稱為“句”或“讀”,文詞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稱之為“讀”。
D.在古代,人們多求助于鬼神來治病,由此“巫”和“醫(yī)”往往并提,“巫”主要以祝壽、占卜為業(yè),也為人治病。
(2)下列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取之于藍 其皆出于此乎 B.吾嘗終日而思矣 而恥學于師 C.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D.今之眾人 士大夫之族
A.兩文均為古代探討“學習之道”的散文,甲文闡述了學習的意義和作用,u歐文買彩票美國發(fā)明,乙文從反面強調(diào)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B.兩文的思辨色彩都非常鮮明,甲文先總后分,善用譬喻,乙文則先破后立,對比突出,結(jié)構(gòu)清晰,邏輯嚴密。
C.兩文的針對性很強,荀子看到人性丑惡,提出性惡說,強調(diào)后天學習,韓愈則針對社會上“恥相師”的風氣。
D.兩文的語言各具特色,甲文以整句為主,多對稱整齊地表達,乙文則整散結(jié)合,語言錯落有致,又頭辟深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發(fā)布:2024/11/11 3:0:1組卷:9引用:3難度:0.61146.太虛幻境中,“金陵十二釵”的正冊、副冊和又副冊預示著賈府中各女子的命運,將各個判詞對號入座,哪個是錯誤的?( ?。?/h2>
發(fā)布:2024/11/11 1:30:1組卷:28引用:4難度:0.9114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文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節(jié)選自韓愈《師說》)乙文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①欲相師。仆②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③自京師來蠻夷間④,乃幸見取。仆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逼屯動埂⑹?sup>⑤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⑥,幸大雪逾嶺,被南越⑦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節(jié)選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注]①辱書云:承蒙來信說。②仆:對自己的謙稱。③吾子:您。④蠻夷間:指柳宗元所謫居的永州。⑤庸、蜀:這里泛指四川。庸,古國名,今湖北竹山縣東南。⑥二年冬:指元和二年冬季。⑦南越:泛指今廣東、廣西一帶。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仆道不篤 篤:深厚 B.辱書云,欲相師 相:互相 C.因抗顏而為師 師:老師 D.犯笑侮,收召后學 后學:學生 A.①為眾人師且不敢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 B.①又挈挈而東 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C.①未見可師者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D.①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②作《師說》以貽之
A.贊美韓愈敢為人師的精神,并自喻品德高潔。
B.指出韓愈不該以蜀日自比,自己不敢以越雪自況。
C.抨擊那些詆毀韓愈的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D.表明自己雖好為人師卻因遭貶謫而不能的苦衷。
(4)柳宗元不愿意“為師”的原因主要是
①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
②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③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④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
⑤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結(jié)果,批判了當時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B.甲文對“愚人”的批判用了疑問語氣,對“愛其子”者感嘆“真糊涂啊”,可見作者對兩者的批判力度不同。
C.乙文作者說自己自身條件差,不夠資格當老師,其實是以自謙之語謝絕了韋中立“欲相師”的請求。
D.乙文作者對韓愈的行為不以為然,因為他“不顧流俗”“抗顏而為師”,是“好為人師”的人。發(fā)布:2024/11/11 1:30:1組卷:1引用:3難度:0.51148.下面是一段捐助貧困地區(qū)活動的開場白,其中有五處表達不得體,請找出并改正。
歡迎同學們蒞臨這次捐助貧困地區(qū)的活動,這次活動是學校團委指使組織的,我們的鼎力相助一定會幫助貧困地區(qū)解決燃眉之急,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吝嗇鬼,請到會的同學獻出自己的愛心,務(wù)必捐款捐物。發(fā)布:2024/11/11 0:30:2組卷:18引用:17難度:0.71149.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題。
材料一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材料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佥涶R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材料三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 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節(jié)選自韓愈《師說》)(1)下列句子加點的實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無從致書以觀 而致千里 B.益慕圣賢之道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不敢出一言以復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A.俟其欣悅 其皆出于此乎 B.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而聞?wù)哒?/td> 而恥學于師 D.善假于物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A.余立侍左右
B.古之學者必有師
C.吾從而師之
D.小學而大遺
(4)下列句子與“弗之怠”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B.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5)下列句子加點字詞類活用現(xiàn)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非能水也 ②吾從而師之 ③圣益圣 ④則恥師焉 ⑤或師焉 ⑥小學而大遺
B.①⑤/②④/③⑥
C.①⑥/③④/②/⑤
D.①/②⑤/④/③⑥
(6)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譯為:因此我即使愚鈍,最終還是有不少收獲。
B.“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譯為:我曾經(jīng)一整天地思考,比不上片刻學到的(收獲多)。
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譯為: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D.“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譯為:以地位低者為師,就足夠羞恥;以官職高者為師,就近乎諂媚。發(fā)布:2024/11/10 23:0:1組卷:6引用:4難度:0.6115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哦,香雪》這篇小說人物不多,情節(jié)簡單,描寫了主人公香雪一段“睜眼看世界”的經(jīng)歷:在那停車一分鐘的間隙里,她毅然踏進了火車,用積攢的四十個雞蛋換來了一個向往已久的帶磁鐵的泡沫塑料鉛筆盒。
作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鐵凝用詩意化的語言展現(xiàn)了那群山村女孩。文章中,作者寫香雪的同村姐妹鳳嬌偶然認識了火車上那個溫文爾雅的年輕乘務(wù)員“北京話”,并從與他的接觸中_____了朦朧的少女情愫。跟“北京話”做買賣時,鳳嬌有意磨磨蹭蹭,直到火車開動時才把整籃的雞蛋塞給他,她是故意不讓他有付錢的機會。而鳳嬌卻覺得很開心很滿足,因為她_____地為她愛著的人付出。這一系列細節(jié)充分展現(xiàn)了山村女孩對_____的愛情特有的含蓄與執(zhí)著,而這種特有的情懷不論在哪個時代都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但是,小說_____的細節(jié)是:香雪下火車之前,“北京話”在說話時無意中提到他的愛人。( ?。?,香雪既替鳳嬌委屈,也為整個臺兒溝委屈。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作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鐵凝用詩意化的語言展現(xiàn)了那群山村女孩。
B.作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鐵凝用詩意化的語言展現(xiàn)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靈。
C.作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鐵凝用詩意化的語言描寫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靈。
D.作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鐵凝用詩意化的語言展現(xiàn)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靈。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萌發(fā) 心甘情愿 可望而不可即 出人意料 B.激發(fā) 心甘情愿 風馬牛不相及 出人意料 C.萌發(fā) 心悅誠服 風馬牛不相及 出其不意 D.激發(fā) 心悅誠服 可望而不可即 出其不意 發(fā)布:2024/11/10 22:0:1組卷:41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