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版: 必修2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人教版(2019) 教科版(2019) 滬科版(2020) 魯科版(2019) 粵教版(2019) 滬教版(2019) 教科版 魯科版 滬教版 粵教版 上海版
年級
必修1 必修2 選修3-1 選修3-2 選修3-3 選修3-4 選修3-5
更多>>
原創(chuàng) 更新中
新知梳理 思維進階 典型例題 舉一反三
瀏覽次數(shù):934 更新:2025年01月20日
原創(chuàng) 已完結
解題模型 因材施教 夯實基礎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4471 更新:2025年01月20日
  • 21.如圖,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頂端安裝一定滑輪,小物塊A、B用輕繩連接并跨過滑輪(不計滑輪的質量和摩擦)。初始時刻,A、B處于同一高度并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剪斷輕繩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則從剪斷輕繩到物塊著地,兩物塊( ?。?/h2>

    發(fā)布:2024/12/29 21:0:1組卷:3636引用:85難度:0.7
  • 22.汽車在水平地面上轉彎時,地面的摩擦力已達到最大,當汽車速率增為原來的2倍時,則汽車轉彎軌道半徑必須( ?。?/h2>

    發(fā)布:2024/12/29 17:0:1組卷:1141引用:30難度:0.9
  • 23.如圖所示,升降機內(nèi)斜面的傾角θ=30°,質量為2kg的物體置于斜面上始終不發(fā)生相對滑動,在升降機以5m/s的速度勻速上升4s的過程中(g取10m/s2),求:
    (1)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所做的功;
    (2)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體重力所做的功;
    (4)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發(fā)布:2024/12/29 17:0:1組卷:590引用:14難度:0.8
  • 24.子彈在射入木塊前的動能為E1,動量大小為P1;射穿木板后子彈的動能為E2,動量大小為P2.若木板對子彈的阻力大小恒定,則子彈在射穿木板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h2>

    發(fā)布:2024/12/29 16:30:1組卷:530引用:5難度:0.5
  • 25.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兩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質量為m,靜置于地面:b球質量為3m,用手托住,高度為h,此時輕繩剛好拉緊.從靜止開始釋放b后,a能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 ?。?/h2>

    發(fā)布:2024/12/29 16:0:1組卷:122引用:6難度:0.7
  • 26.汽車以一定的速度安全經(jīng)過一個圓弧半徑為R的拱形橋面的頂點時,則(  )

    發(fā)布:2024/12/29 15:0:2組卷:155引用:9難度:0.9
  • 27.雨天在野外騎車時,在自行車的后輪輪胎上常會粘附一些泥巴,行駛時感覺很“沉重”。如果將自行車后輪撐起,使后輪離開地面而懸空,然后用手勻速搖腳踏板,使后輪飛速轉動,泥巴就會被甩下來。如圖所示,圖中a、b、c、d為后輪輪胎邊緣上的四個特殊位置,則( ?。?/h2>

    發(fā)布:2024/12/29 13:30:1組卷:397引用:10難度:0.7
  • 28.如圖所示,光滑斜軌和光滑圓軌相連,固定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圓軌的半徑為R,一個小球(可視為質點),從離水平面高h處由靜止自由下滑,由斜軌進入圓軌.求:
    (1)為了使小球在圓軌內(nèi)運動的過程中始終不脫離圓軌,h應至少多高?
    (2)若小球到達圓軌最高點時圓軌對小球的壓力大小恰好等于它自身重力大小,那么小球開始下滑時的h是多大?

    發(fā)布:2024/12/14 3:0:1組卷:347引用:17難度:0.3
  • 29.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圓筒,繞豎直中心軸OO′旋轉,小物塊a靠在圓筒的內(nèi)壁上,它與圓筒內(nèi)壁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要使a不下落,則圓筒轉動的角速度ω至少為( ?。?/h2>

    發(fā)布:2024/12/13 20:30:2組卷:731引用:55難度:0.9
  • 30.如圖所示,站在向右做加速直線運動車廂內(nèi)的人向前推車壁,關于該人對車做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10 14:0:1組卷:217引用:5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