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版: 必修2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人教版(2019) 教科版(2019) 滬科版(2020) 魯科版(2019) 粵教版(2019) 滬教版(2019) 教科版 魯科版 滬教版 粵教版 上海版
年級
必修1 必修2 選修3-1 選修3-2 選修3-3 選修3-4 選修3-5
更多>>
原創(chuàng) 已完結(jié)
知識圖解 新知探究 答疑解惑 針對訓練
瀏覽次數(shù):4080 更新:2025年02月10日
原創(chuàng) 已完結(jié)
新知梳理 思維進階 典型例題 舉一反三
瀏覽次數(shù):829 更新:2025年02月10日
  • 1301.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A點以速度v0水平拋出(即v0∥CD),小球運動到B點,已知A點的高度h,則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17引用:16難度:0.7
  • 1302.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8引用:8難度:0.7
  • 1303.如圖所示,傳送帶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θ=30°,其上A、B兩點間的距離為s=5m,傳送帶在電動機的帶動下以v=1m/s的速度勻速運動,現(xiàn)將一質(zhì)量為m=10kg的小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輕放在傳送帶的A點,已知小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
    3
    2
    ,在傳送帶將小物體從A點傳送到B點的過程中,(g取10m/s2)求:
    (1)傳送帶對小物體做的功.
    (2)電動機因物體A而多消耗的電能.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01引用:28難度:0.1
  • 1304.一艘宇宙飛船近某一個不知名的行星,并進入靠近該行星的表面的圓形軌道宇航員著手進行預定的考察工作,宇航員能不能僅用一只表通過測定時間來測定該行星的密度?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3引用:1難度:0.9
  • 1305.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

    (1)為進行該實驗,備有下列器材可供選擇鐵架臺、打點計時器、復寫紙片、紙帶、低壓直流電源、天平、秒表、導線、開關(guān)。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
    (2)若實驗中所用重物的質(zhì)量m=1kg,打點時間間隔為0.02s,打出的紙帶如下圖所示,O、A、B、C、D為相鄰的幾點,測的OA=0.18cm、OB=0.76cm、OC=1.71cm、OD=3.04cm,查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則重物在B點時的動能EAB=
    J.從開始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量是
    J,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
    。(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紙帶算出相關(guān)各點的速度v量出下落的距離h,以
    v
    2
    2
    為縱軸,以h為橫軸畫出的圖線應是圖中的
    ,就證明機械能是守恒的,圖象的斜率代表的物理量是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5引用:8難度:0.9
  • 1306.如圖所示,繩OA長為L,O點固定,A端拴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先將小球及繩拉直并位于水平位置,由靜止釋放,當小球擺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求:重力與拉力對小球做的功.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4引用:4難度:0.5
  • 1307.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根據(jù)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可知(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10引用:116難度:0.8
  • 1308.長為L的輕繩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懸于O點.小球從與豎直方向成a角處釋放,到最低點與一釘子C相碰后繞C做圓周運動,若半徑CD=
    1
    5
    L,欲使小球剛好能通過最高點,則
    (1)α角應為多大?
    (2)若小球釋放位置不變,則到達最低點時碰釘子后瞬間繩子對小球的拉力等于多大?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63引用:9難度:0.1
  • 130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97引用:6難度:0.9
  • 1310.如圖所示,一個大輪通過皮帶拉著小輪轉(zhuǎn)動,皮帶和兩輪之間無滑動,大輪的半徑是小輪的3倍,P、Q分別是大輪和小輪邊緣上的點,S是大輪上離轉(zhuǎn)動軸的距離是半徑的一半的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07引用:8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