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 |
一課一練
基礎鞏固
教材同步
瀏覽次數(shù):57
更新:2025年02月24日
|
![]() |
中考模擬
分類匯編
專項突破
瀏覽次數(shù):1078
更新:2025年02月21日
|
2461.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②,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③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④而名之以誑,此吾之所以悲也?!蓖跄耸褂袢死?sup>⑤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釋)①璞:含玉的石頭。②誑:讀kuánɡ,欺騙。③刖:古代一種斷腳的刑罰。④貞士:堅貞之士。⑤理:對璞進行加工。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其真不知馬也
③奉而獻之厲王
④厲王使玉人相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①其真無馬邪?
②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
(3)《馬說》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感嘆收束全文?!侗搴推瘛芬浴巴跄耸褂袢死砥滂倍脤氀伞睘楹褪翔钡慕Y局,兩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雖然不同,但意思卻是相同的。請簡要說說兩文表達的共同意思。
(4)如果你擁有某方面的才能,現(xiàn)在正打算去應聘某個職位,請結合《馬說》中韓愈的觀點及《卞和泣玉》中和氏的獻玉精神,給主考官寫一段自我推薦的文字。(30字左右)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0引用:1難度:0.42462.本學期各班都開展了“氣象物候”專題研究活動,試根據(jù)掌握的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A.“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B.“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了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只比北京早10天?!保ā洞笞匀坏恼Z言》)
(2)【搜集資料】“云是天氣的招牌”,請你寫出不少于2個看云識天氣的諺語。
(3)【應對氣候】小華看了氣候變暖的報道,憂慮地說:“這樣下去可不得了,但我們普通群眾也無能為力??!”其實,作為普通群眾,同樣能夠為應對氣候變化作貢獻,你準備怎樣勸說小華呢?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2引用:2難度:0.62463.閱讀下面古詩詞,完成題目。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乙)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歸廬陵①
范成大
黃鵠飄然下九關②,江船載月客俱還。
名高豈是孤臣愿,身退聊開壯士顏。
傾蓋當年真旦暮③,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④淹速⑤都難料,相對猶憐鬢未斑。(注釋)①周子充:周必大,字子充,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為人剛正。左史,官名。周必大“奉祠歸廬陵”實即離任故里。②黃鵠(hú):傳說中仙人所乘的大鳥,形似鶴,色蒼黃,善高飛。③傾蓋:道中相遇,停下車子,兩蓋稍斜,親切交談?!妒酚?鄒陽傳》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之語,因此,“傾蓋”也常用來指偶爾相遇,即成莫逆的朋友。④后期:再會之期。⑤淹速:遲早。
對上面兩首古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77引用:1難度:0.52464.閱讀下面的詩詞,回答后面小題。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乙)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兩首詩作者都是唐代詩人,兩首詩都是送別詩。
B.甲詩首聯(lián)中“望”字將送別的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聯(lián)系起來了。
C.乙詩首句寫“楊花落盡”和“子規(guī)啼”,點明時令,融情于景,為后面的抒情做了鋪墊。
D.甲詩中“無為”是“無須、不要”的意思,表達了詩人心中的無奈。
(2)比較兩首詩在情感上的異同。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9引用:2難度:0.52465.閱讀《大自然的語言》,完成下列小題。
①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②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系,據(jù)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边@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1)下列對第①段文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寓說明于描寫之中。
B.引人入勝又使人聯(lián)想,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C.作者在這段文字中運用優(yōu)美詞語,描繪了生動形象的畫面,是一篇寫景散文的開頭。
D.這段文字運用了文學語言和擬人的手法敘述了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
(2)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第①段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是描寫,作用是:逼真?zhèn)魃?,生動形象,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B.第②段以時間為序勾勒出一幅四季圖,點明題旨,介紹了所要說明的內容—物候現(xiàn)象。
C.“各種花次第開放”,“次第”的意思是一個接一個,它貼切地表現(xiàn)了花開的次序。
D.選文第②段列舉了三個例子,生動形象地說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在農業(yè)生產中卻起著預報農時的作用。
(3)下面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以文學語言,擬人的手法從一年四季物候的變化談起,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
B.選文第①段“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中的“漸漸”準確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體現(xiàn)說明的準確性。
C.第②段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自然現(xiàn)象,在農業(yè)生產中起著預報農時的作用。
D.第②段的說明對象是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系決定農事的安排。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7引用:1難度:0.52466.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1984年奧運會,許海峰的槍聲打破了沉寂多年的“O”記錄。
②世上多數(shù)的人認為它們“一無所有”,因為它們是“O”。
③從古至今,無論在自然科學上,還是在社會科學上,都曾經有過無數(shù)的“O”的空白。
④中國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O”的荒原,鄧稼先的一聲巨令,蘑菇云開起遮蓋了這個“O”的荒原。
⑤這其中,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O”的真諦,用自己的智慧,填滿了一個又一個的“O”,圈入了無數(shù)充實的色彩。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84引用:4難度:0.52467.寫出下列語句運用的修辭方法。
(1)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2)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抒情,隆隆隆隆的嚴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雜著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fā)生和排解……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4)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1引用:1難度:0.92468.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9引用:0難度:0.92469.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我是一片雪,輕盈地落在了玉龍雪山頂上。______我想起來,自己的前生,在從高空的霧氣化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①我望見了山下綠色的盆地—麗江壩。
②和更多的冰擠在一起,緩緩向下流動。
③望見了森林、田野和村莊。
④在許多年的沉睡里,我變成了玉龍雪山冰川的一部分。
⑤有一天,我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堅硬的冰。
⑥張望的時候,我被陽光融化成了一滴水。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0難度:0.92470.任務二:閱讀《大道之行也》,開闊視野。
(1)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理想激勵后代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為之而奮斗,你知道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這樣的進步思想家或社會改革家嗎?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0難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