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類閱讀。
有趣的“三”
譚英
數(shù)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睞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國,從《說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訓(xùn)》,歷來注家對此都有解釋。其中,較為權(quán)威的解釋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薄叭笔莾尚院虾偷某晒?,是萬物生殖繁衍的體現(xiàn)。
如中國古代建筑,玉城的營建制度是九里見方,城的每一面各開三個城門;城內(nèi)南北道路、東西道路各九條,路寬72尺.這些數(shù)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數(shù)。為何要這樣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稱“受命于天”,表示其統(tǒng)治人民的權(quán)力是上蒼賦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著“行天之道”的旗號;二是因為“三生萬物”,王朝要興盛發(fā)達,就得行“三”之法。
再如歷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計一百二個官。這說明王朝設(shè)官也是以“三”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謂“順天成道”。
在社會和民俗方面,“三”這個數(shù)字也是無所不在的?!耙粏柸恢敝械摹叭斌w現(xiàn)了事物的開始、過程和結(jié)果?!叭栭_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會各行業(yè)的方方面面。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通過對中國古代禮節(jié)的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禮節(jié)也多與“三”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古時候,中國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次澡,叫做“三釁三浴”,表示極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說,也是起源于種禮節(jié)。晉重耳為報楚王之恩,在兩國交兵時,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謝和敬畏之心。
古代,臣民們拜見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禮,同時還得三呼萬歲。如遇家中長輩死喪,晚輩人還有守孝三年之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高臥隆中,劉備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請他出山,幫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步思賢若渴“三顧茅廬”的劇目,諸葛亮在三請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禮之嫌了。
古代的許多禮節(jié)對于現(xiàn)代人來講是很煩瑣的,沒有必要去講究了,但是有的禮節(jié)我們還仍然保留著,如去吊唁時,面對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別人家里做客,需得敲門而進,而敲門三下,則是比較禮貌的行為;現(xiàn)在還有一種禮貌與“三”的聯(lián)系比較密切,就是我們常見到汽車的廂板上往往寫著”禮讓三先”。
??“三”這個數(shù)字也被廣泛地應(yīng)用于時空和算數(shù)。凡極言時間之長、空間之大、數(shù)量之多,古時多用三或三的倍數(shù)來表示。如“三思而行”“九天”“十八層地獄”“三人行必有吾師”“三百六十行”等等。
??可見“三”這個數(shù)字,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在中國古代被廣泛運用到各個方面。
(1)短文的說明對象是 CC
A.三生萬物
B.古代建筑
C.有趣的“三”
D.社會民俗
(2)第一自然段采用的說明方法是 AA
A.舉例子
B作比較
C.打比方
D.分類別
(3)文章的結(jié)構(gòu)形式是 BB
A.并列
B.總分總
C.總分
D.分總
(4)這篇文章從“古代建筑、王朝設(shè)官、社會民俗、時空算數(shù)、古代禮節(jié)古代禮節(jié)”這五個方面具體介紹“三”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運用。
(5)文章第五、六、七自然段的介紹已晉重耳以及《三國演義》劉備“三顧茅廬”為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地說明了我國古代的禮節(jié)也多與“三”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地說明了我國古代的禮節(jié)也多與“三”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
(6)文章第二自然段畫線的句子,你覺得寫得好不好?請說明理由。
【答案】C;A;B;古代禮節(jié);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地說明了我國古代的禮節(jié)也多與“三”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0引用:1難度:0.1
相似題
-
1.閱讀。
蘇州園林(節(jié)選)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回避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絕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而園林是美術(shù)畫,美術(shù)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絕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1)短文中加粗的詞語“往往”能否去掉?請你寫出這個詞語的作用。
(2)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
A.舉例子
B.做比較
C.打比方
D.下定義
(3)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填空。
這篇短文的說明對象是
(4)根據(jù)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覺得下面哪項最符合該段所描繪的景象。
①池沼上一模一樣兩座橋。
②池沼上一座橋,河邊有堆砌整齊的石岸。
③池沼上兩座不一樣的橋,河岸邊有高低曲折的石岸。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6引用:2難度:0.8 -
2.課外閱讀。
微型蒼蠅 蒼蠅雖然招人討厭,但是在研究人員眼里蒼蠅還真是有許多“優(yōu)點”。美國科學(xué)家希望能模仿蒼蠅制造出一種微型的機械蒼蠅。
這種“微型蒼蠅”的重量只有100毫克,身長不到3厘米。在“微型蒼蠅”上可以安裝許多傳感器和微型攝像機,如果一次把這樣的“微型蒼蠅”放出去數(shù)百只,甚至數(shù)千只,那么“敵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難逃法網(wǎng);同時用“微型蒼蠅”尋找災(zāi)難幸存者的話,效率也會更高。
盡管“微型蒼蠅”前景令人鼓舞,但科學(xué)家們也承認要真正讓“微型蒼蠅”飛起來的確困難重重。在蒼蠅的翅膀上,分布著20塊功能不同的肌肉,如何模仿肌肉運動實現(xiàn)飛行成為研究重點。為此研究人員用了4年多時間,進行了近2000個小時的實驗來弄清蒼蠅翅膀是如何工作的。最終,研究人員利用一種類似玻璃紙的原料,制造出只有10毫米長、3毫米寬、5微米厚的仿生翅膀。它能夠每秒扇動150下,還讓“微型蒼蠅”實現(xiàn)了綁縛在一根細線上的半自主飛行。
研究人員說,通過高速錄像發(fā)現(xiàn),蒼蠅飛行時的動作十分精妙。它們在飛行時并不是單純地拍動翅膀,而是會將拍動和卷動動作一起使用,這也是今后工作中的一大難點。因此,“微型蒼蠅”何時才能投入使用,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2)“微型蒼蠅”的用途有哪些?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概括。
(3)科學(xué)家在研制“微型蒼蠅”時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發(fā)布:2024/7/3 8:0:9組卷:47引用:5難度:0.8 -
3.課外閱讀。
吃葷的植物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①動物以植物為“食”,人們已司空見慣,不覺為奇;②而植物以捕“食”動物為生,有人恐怕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些吃葷的植物大都生長在氣溫較高的沼澤地帶,因為這種地方往往土質(zhì)貧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蟲以獲取氮氣。它們布設(shè)“陷阱”(jing)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種基本式樣:一種用捕捉器般的夾子,器官的兩半能迅速閉合,把犧牲品夾在當中;另一種像粘繩紙,用分泌的沾液把獵物粘住;第三種是生有瓶狀葉,引誘昆蟲陷進瓶中。茅膏草的葉子略呈半月形,平時葉子張開,露出鮮艷的肉色餌細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計。昆蟲一旦碰到葉子上的腺毛,葉子即由兩邊向中間合攏,將昆蟲困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約十天后,葉子重新開啟,靜靜恭候下一個獵物。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夠“吃”的東西,不超過24小時,葉子便會重新開啟,將其吐棄。
著名生物學(xué)家達爾文對食蟲植物進行過多次觀察和試驗,曾感嘆地說:“多么不可思議的智慧!”
(1)上文有兩個加點的“食”字,它們分別是下列哪種解釋,將它的字母寫在橫線內(nèi)。
A.食物
B.吃
第一個“食”字的解釋是
(2)上文的說明對象是
(3)上文第2自然段說明內(nèi)容包括:
A.吃葷的植物的基本式樣。
B.它們捕食的原因。
請按文章說明順序加以排列在括號內(nèi)寫出字母。以上內(nèi)容的順序是
(4)文中“大約”表明下列哪種情況
A.表明時間不準確。
B.表明時間差不是絕對的。
C.說得含糊點保險。
D.大概的意思。
(5)上文結(jié)尾畫線的句子有怎樣的含義,選擇最恰當?shù)囊豁棧瑢⑺淖帜笇懺跈M線內(nèi)。
A.表明對這種植物特殊捕食方式的贊嘆。
B.贊嘆自然界生物為了生存,所采取的令人想象不到的辦法。
C.贊嘆自然界生物有令人想象不到的智慧。
D.表明植物吃動物是新鮮事。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6引用:1難度:0.6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