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平傳送帶以2.0m/s的速度順時針傳動,水平部分長為2.0m。其右端與一傾角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連,斜面長為0.4m,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無初速度地放在傳送帶最左端,已知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試問:(sin37°=0.6,g取10m/s2)
(1)物塊能否到達斜面頂端?若能則說明理由,若不能則求出物塊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離;
(2)物塊從出發(fā)到4.5s末通過的路程。
【考點】水平傳送帶模型.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27 8:0:9組卷:45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傳送帶被廣泛地應(yīng)用于機場和火車站,如圖所示為一水平傳送帶裝置示意圖.繃緊的傳送帶AB始終保持恒定的速率運行,將行李無初速度地放在A處.設(shè)行李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B間的距離為l.則( ?。?/h2>
A.行李在傳動帶上始終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行李在傳送帶上始終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行李在傳送帶上可能有一段時間不受摩擦力 D.行李在傳送帶上的時間一定大于 Lv發(fā)布:2024/12/29 18:30:2組卷:48引用:4難度:0.5 -
2.如圖所示,長s=5m、傾斜角θ=37°的斜面通過一小段光滑圓弧與水平傳送帶和水平地面平滑連接,傳送帶長L=1.6m,以恒定速率v0=4m/s逆時針運行,將一可看成質(zhì)點的物塊輕輕地放在傳送帶右端A上,物塊滑到傳送帶左端B時恰好與傳送帶共速并沿斜面下滑。已知物塊和傳送帶、斜面、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相同,物塊最終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D點,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動摩擦因數(shù)μ的值。
(2)物塊滑到C點時速度的大小。
(3)物塊從A到D所經(jīng)歷的時間。發(fā)布:2024/12/29 18:30:2組卷:73引用:3難度:0.5 -
3.如圖甲所示,一足夠長的傳送帶傾斜放置,以恒定速率順時針轉(zhuǎn)動。一質(zhì)量m=2kg的煤塊以初速度v0=12m/s從A端沖上傳送帶又滑了下來,煤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g=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傳送帶的速率為2m/s B.煤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 C.煤塊從沖上傳送帶到返回A端所用的時間為(2+ )s2D.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劃痕為(14+4 )m2發(fā)布:2024/12/29 20:30:1組卷:154引用:2難度:0.3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