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
(1)小球從A處沿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圖甲所示,小球在做 加速加速(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小球受力 非平衡非平衡(填“平衡”或“非平衡”)。
(2)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1.81.8m/s。CD段的路程為 1.51.5m,比較AB與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vBC(填“>”“<”或“=”)。
路程(m) | 運動時間(s) | 平均速度(m/s) | 經(jīng)過某點時的速度(m/s) |
sAB=0.3m | tAB=0.5s | vAB=0.6m/s | vB=1.2m/s |
sBC=0.9m | tBC=0.5S | vBC= 1.8 1.8 |
vC=2.4m/s |
sCD= 1.5 1.5 |
tCD=0.5s | vCD=3m/s | vD=3.6m/s |
4.8
4.8
m/s。(4)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路程sAB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時間tAB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
>
>
v2(填“>”、“<”或“=”)。![](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6/90/3fa4e071.png)
【答案】加速;非平衡;1.8;1.5;<;1.8;1.5;4.8;>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9 8:0:8組卷:442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小紅用圖1所示裝置“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該實驗原理是 ,組裝器材時,將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合適的坡度,這是為了準確測量 (填物理量名稱);
(2)由圖1可知,圖中AC段的距離為sAC=cm,如果測得小車從A沿到C的時間tAC=2.4s,小車從A滑到B的時間,tAB=1.6s,則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BC=m/s;
(3)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小紅想到一個測小車在其中BC段的時間方法:將小車放在B點,按下秒表并同時讓小車從靜止開始下滑,當小車下滑到C點時停止計時。你認為這個方法 (可行、不可行),理由是 ;
(4)通過小紅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5)在圖2所示圖像中,能說明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像是 。發(fā)布:2024/9/22 2:0:8組卷:73引用:1難度:0.7 -
2.如圖1,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木板(長為120.0cm,底端有金屬擋板)、小車(長15.0cm)、秒表、木塊。
(1)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 。
(2)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應 (填“較小”或“較大”)。
(3)金屬片的作用是 。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小車開始運動之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5)一次實驗中,小紅測得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兩個車長的距離所用的時間為1.2s,則小車的平均速度為 m/s。
(6)若保持斜面傾角不變,利用本實驗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測出 組小車從靜止釋放到撞擊金屬擋板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7)小組的成員分別畫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 s-t圖象的大致情況。圖2中與事實相符的是 。發(fā)布:2024/10/23 12:0:1組卷:3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