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六名中國航天員首次在中國空間站實現“太空會師”。宇宙飛船或潛水艇中的氧氣可以通過電解水產生,也可以采用金屬過氧化物等氧氣再生劑產生。如:過氧化鈉(Na2O2)在常溫下能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為了驗證該反應中有氧氣產生,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檢查A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將A裝置中導氣管上的膠皮管用彈簧夾夾住,往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頸的下端管口,若能觀察到 導管中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導管中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即可證明裝置不漏氣。
(2)表明二氧化碳被過氧化鈉完全吸收的現象是 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變渾濁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變渾濁。
(3)D裝置收集到的氣體是 O2O2,若從a端進氣請將D裝置中導管補充完整。
(4)D裝置中氣體驗滿的操作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口處,若木條復燃則氧氣收集滿了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口處,若木條復燃則氧氣收集滿了。
(5)常溫下水也能與Na2O2反應,生成氧氣和氫氧化鈉。若實驗結束后B中的Na2O2有剩余,則取少量該固體放入水中產生的現象是 有氣泡產生有氣泡產生。
(6)若空間站有6名航天員,每人每分鐘消耗的氧氣0.001kg,則該空間站中每天需要電解水多少千克?(請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導管中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變渾濁;O2;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口處,若木條復燃則氧氣收集滿了;有氣泡產生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1難度:0.3
相似題
-
1.為測定某碳素鋼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現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粉末于質量為52.2g的燒杯中,然后緩慢加入一定質量的稀硫酸,當加稀硫酸質量為85g時,反應恰好完全(雜質不反應且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反應過程中的質量關系如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實驗取用的樣品質量為
(2)計算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寫出解題過程).發(fā)布:2025/1/9 8:0:2組卷:139難度:0.1 -
2.為測定某碳素鋼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現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粉末于質量為51.8克的燒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當加入92.5g稀硫酸時恰好完全反應,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如圖。
(1)該實驗取用的樣品質量為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反應結束后,小明不慎向燒杯中多加了10g稀硫酸,若在圖中補繪此過程中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圖,所得線段的終點位于線段AB延長線的發(fā)布:2025/1/9 8:0:2組卷:4引用:1難度:0.3 -
3.為測定某碳素鋼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現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粉末于質量為51.8克的燒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當加入211.8g稀硫酸時恰好完全反應,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如圖。
(1)該實驗取用的樣品質量為
(2)求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反應結束后,小明不慎向燒杯中多加了20g稀硫酸,若在圖中補繪此過程中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圖,所得線段的終點位于線段AB延長線的發(fā)布:2025/1/9 8:0:2組卷:8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