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我國東部某沿海等高線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列要求。
(1)A山峰的海拔高度
557
557
米,D與A的相對高度是 257
257
米。
(2)山體部位名稱:B 鞍部
鞍部
;C 山谷
山谷
;D 山脊
山脊
。
(3)乙-甲與丁-丙處相比,丁-丙
丁-丙
坡度更緩,理由是 丁-丙處等高線稀疏,坡緩
丁-丙處等高線稀疏,坡緩
。
兩處有可能發(fā)育成小河流的是 乙-甲
乙-甲
,理由是 乙-甲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易發(fā)育河流
乙-甲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易發(fā)育河流
。
(4)D、E、F三地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F
F
,判斷依據(jù) F處等高線重合是陡崖,易形成瀑布
F處等高線重合是陡崖,易形成瀑布
。
(5)圖中③處擬建一個療養(yǎng)院,若要將小河水引向療養(yǎng)院,圖中有兩條路線①、②,哪一條更合理?說明理由。 ①;①地處于③的上游,修建引水渠,水可以自流到③處
①;①地處于③的上游,修建引水渠,水可以自流到③處
。
(6)擬在該區(qū)建一大型水電站,用“//”標出最佳壩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