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被子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物質運輸方向,代碼Ⅰ、Ⅱ、Ⅲ、Ⅳ表示物質,字母A、B、C、D表示結構。請分析回答:
(1)物質Ⅰ是 水水,運輸物質Ⅰ的結構A是 導管導管。物質Ⅲ是 有機物有機物,運輸物質Ⅲ的結構B是 篩管篩管。在葉片的結構中,A和B位于 葉脈葉脈。
(2)物質Ⅱ和Ⅳ通過結構D進出葉片,D由一對 保衛(wèi)細胞保衛(wèi)細胞圍成。這對細胞吸水膨脹時,D 張開張開(填“閉合”或“張開”)。
(3)結構C是 葉綠體葉綠體,在C內進行的能量轉換是 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
(4)在夏季晴朗的天氣,某被子植物在中午光照最強時,光合速率卻下降,這是植物為降低 蒸騰作用蒸騰作用,D關閉,物質Ⅱ不能進入葉片內造成的。
【答案】水;導管;有機物;篩管;葉脈;保衛(wèi)細胞;張開;葉綠體;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蒸騰作用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6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生物小組同學以某種綠色植物為實驗材料,研究氣孔開關機制及含水量與光合作用的關系,相關實驗結果如下:
?
(1)植物體通過氣孔散失水分的生理過程稱
(2)據圖1、2可知氣孔的開啟和關閉主要與保衛(wèi)細胞的
(3)保衛(wèi)細胞與周圍的表皮細胞相比特有的細胞結構是發(fā)布:2024/10/20 1:0:1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生物小組同學以苜蓿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含水量和氣孔開放程度與光合作用的關系。相關實驗如下:
(1)一個氣孔是由
知識遷移:絕大多數植物的氣孔是白天開啟,
(2)①小組同學觀察苜蓿葉下表皮氣孔開閉情況。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
(3)如表是在研究“土壤水分對苜蓿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中得到的數據(為一個月實驗期間多次測量的平均值)。土壤含水量(%) 氣孔開放程度(mmol?m2?s-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10.3 0.116 7.4 12.0 0.269 16.8 15.2 0.378 17.1 18.4 0.441 22.9 發(fā)布:2024/11/8 8:0:1組卷:116引用:1難度:0.4 -
3.生物小組同學以苜蓿為實驗材料。研究氣孔開、關機制及土壤含水量與光合作用的關系。相關實驗結果如下:
土壤含水量(%) 氣孔開放程度(mmol?m2?s-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10.3 0.116 7.4 18.4 0.441 22.9
(2)據圖1、2可知氣孔的開啟和關閉主要與保衛(wèi)細胞的
(3)據表可知土壤含水量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是:發(fā)布:2024/11/8 8:0:1組卷:6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