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移居火星生活,實現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的夢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發(fā)射,歷時10個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著陸(如圖)。中國成為第3個觸摸這顆紅色星球的國家!
(1)“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擔任發(fā)射任務。幾乎所有火箭發(fā)射都選擇朝東方向是因為地球 自西向東自轉自西向東自轉,使火箭在地面未發(fā)射之前,已經具有了一個向東的速度,從而節(jié)省推進劑。
(2)本次探測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尋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水水,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環(huán)境”。
(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們會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樹木會長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質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g′比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9.8牛/千克)也小的緣故。若質量為240千克的“祝融號”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為902.4牛,則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為多少?
【答案】自西向東自轉;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9 8:0:9組卷:103難度:0.5
相似題
-
1.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了1731g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地球上g取10N/kg,物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求:
(1)月球樣品返回地面后的質量和重力;
(2)月球樣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發(fā)布:2024/12/24 5:30:3組卷:371引用:6難度:0.7 -
2.閱讀短文,回答文后問題。
失重現象
在一次太空知識講座中,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個實驗: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一個重物,分別使重物處于靜止和勻速下降,再讓其加速下降,同學們發(fā)現,重物在靜止和勻速下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就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時,卻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明顯減小,好像物體的重力突然間減小了。
老師解釋說:“這在物理學上稱為失重現象,失重就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實際所受重力的現象。如當人們乘電梯加速下降時,人對電梯地面壓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師指導下到電梯內做失重實驗,如圖甲,他將一個體重秤放在電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臺,如圖乙所示。在電梯向下運動的過程中,他記錄下體重秤在不同時間段的示數及對應的時間,描繪出了體重秤的示數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實際質量為60kg,g取10N/kg)
課后小勇和同學們查資料還了解到;當電梯更快向下加速時,體重秤的示數為零,即說明他對體重秤的壓力為零,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完全失重現象。
(1)電梯靜止時,小勇的重力是 N;
(2)根據圖丙分析,小勇在 段時間內處于失重狀態(tài);
(3)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是指物體的 (選填:A、質量為零 B、重力為零 C、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為零);
(4)我國宇航員王亞平利用小球在太空中做了兩次實驗,第一次實驗時,將小球偏離豎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實驗時,將小球偏離豎直位置后,在放手時對小球施加一個垂直于懸線的力,下列四圖表示小球在這兩次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運動情況,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發(fā)布:2024/12/24 6:0:1組卷:156引用:2難度:0.6 -
3.中國舉重選手李萍在第16屆廣州亞運會女子舉重53公斤級決賽中,獲得兩枚金牌,并同時打破兩項世界紀錄,每個中國人都為此驕傲。如圖為李萍在決賽中的場景。若杠鈴桿的質量為30千克,組成杠鈴桿的材料密度為7.5×103千克/米3。
求:(1)杠鈴桿的重力G桿。
(2)杠鈴桿的體積V桿。
(3)若運動員和杠鈴總重為1800牛,運動員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10-2米2,運動員舉起杠鈴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強p總。發(fā)布:2025/1/27 8:0:8組卷:2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