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讀一讀,說說下面的句子分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體會它們在表達上的特點。
(1)站在白色大理石鋪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純白的大理石,腳下踩的是純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純白的光輝中,仿佛給這個白色的奇跡壓住了,給這純白的光輝網(wǎng)牢了。
這段話描寫了站在鋪滿大理石的地上的神奇感受。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膩。這段話描寫了站在鋪滿大理石的地上的神奇感受。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膩。
(2)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蓯鄣?,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
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哪?!亲砣说木G呀!
這段話描寫了梅雨潭醉人的“綠”。作者用了襯托的手法,先寫了北京什剎海綠楊的綠,再寫杭州虎跑寺旁的“綠壁”,接下來又寫了西湖和秦淮河的綠,但它們都比不上梅雨潭的綠,這樣就為寫梅雨潭的“綠”造了聲勢。這段話描寫了梅雨潭醉人的“綠”。作者用了襯托的手法,先寫了北京什剎海綠楊的綠,再寫杭州虎跑寺旁的“綠壁”,接下來又寫了西湖和秦淮河的綠,但它們都比不上梅雨潭的綠,這樣就為寫梅雨潭的“綠”造了聲勢。
【考點】句子理解與賞析.
【答案】這段話描寫了站在鋪滿大理石的地上的神奇感受。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膩。;這段話描寫了梅雨潭醉人的“綠”。作者用了襯托的手法,先寫了北京什剎海綠楊的綠,再寫杭州虎跑寺旁的“綠壁”,接下來又寫了西湖和秦淮河的綠,但它們都比不上梅雨潭的綠,這樣就為寫梅雨潭的“綠”造了聲勢。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5/1/12 20:0:1組卷:4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讀句子,回答問題。
“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fā)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br />這個句子中刪掉畫“ ”的句子行不行?為什么?發(fā)布:2025/1/13 10:30:1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回答問題。
(1)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這個句子是對李大釗哪方面的描寫?“我哪能離開呢?”是什么意思?你從這樣的描寫中體會到什么?
(2)父親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這個句子是從哪方面進行描寫的?你從“不慌不忙”這個成語中體會到什么?
(3)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你從“平靜而慈祥”中體會到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發(fā)布:2025/1/13 10:0:1組卷:43引用:1難度:0.7 -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這句話你怎樣理解?)
(2)永遠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母校的報欄,感謝掛在我生命之樹上的紅雙圈。(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12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