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中國思想界仍采用“體”、“用”范疇來說明東西方文化的關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作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標準,打破了東西方文化的截然劃分。這反映出( ?。?/h1>
【考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28引用:32難度:0.6
相似題
-
1.1923年,北京大學25周年紀念的民意測驗顯示,贊成“友俄”與贊成“友美”的比例約為5:1,而贊成“友俄”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因其為社會主義國家,以不侵略為原則”。民意測驗還顯示,相信“社會主義”的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7%,居第一位。這說明當時的社會民眾( )
發(fā)布:2024/12/7 10:0:2組卷:16引用:5難度:0.6 -
2.1928年,葉圣陶先生曾說,1919-1921年各派社會主義“象佳境勝區(qū)一樣,引起許多青年幽討的興趣”,但很多人不過是流連瞻仰,“并沒有憑行動來創(chuàng)造一種新境界的野心”。他意在表達( ?。?/h2>
發(fā)布:2024/12/7 5:30:2組卷:5引用:5難度:0.6 -
3.1921年11月,毛澤東在《勞工周刊》上撰文提出:“勞動組合的目的,不僅在于團結勞動者以罷工的手段取得優(yōu)益的工資和縮短工作時間,尤其在于養(yǎng)成階級的自覺,以全階級的團結,謀全階級的根本利益?!边@說明當時的毛澤東( ?。?/h2>
發(fā)布:2024/12/18 17:30:2組卷:22引用:14難度:0.6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