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金雞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幾百年矣。微風拂之,聲如暗泉颯颯走石潄①;稍大,別如奏雅樂;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jié)奏。方舟上人②為閣其下,而名之曰松風之閣。予嘗過而止之,洋洋③乎若將留而忘歸焉。蓋雖在山林而去人不遠,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觀于松可以適吾目,聽于松可以適吾耳,無外物以汩④其心,可以喜樂,可以永日⑤,又何必濯潁水⑥而以為高⑦,登首陽⑧而以為清⑨也哉?
(節(jié)選自劉基《松風閣記》)
【注】①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③洋洋:快意的樣子。④汩(gǔ):亂。⑤永日:度過漫長的一天。⑥潁水:河名。相傳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隱居在潁水附近。并認為堯的這種話弄臟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潁水邊上去洗耳朵。⑦高:品行高尚。⑧首陽:山名。相傳伯夷、叔齊在周武王滅殷以后,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⑨清:品行純潔。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已而夕陽在山 |
已而: |
不久 不久
|
②樹林陰翳 |
翳: |
遮蓋 遮蓋
|
③名之曰松風之閣 |
名: |
命名 命名
|
④觀于松可以適吾目 |
適: |
使……舒適 使……舒適
|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又何必濯潁水而以為高,登首陽而以為清也哉?
(3)為了突出文章主旨,甲乙兩文分別用了什么手法?
(4)請概括甲乙兩文中表現(xiàn)出的思想情趣有何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