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
材料一:唐某在微博上發(fā)表了一首七律,網友關某讀后提出意見,稱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對,招致唐某不滿。唐某回帖辱罵關某,并虛構了關某行為不檢的諸多事例。該回復在網上大量轉發(fā),關某以受精神損害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唐某向關某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1)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談談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材料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提出: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qū)、邊遠貧困地區(qū)和民族地區(qū)傾斜…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材料三:國無法則人無矩,法不公則國不穩(wěn)。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可見,這是司法追求的終極目標。
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材料二體現了公平的哪一項內涵?
(3)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談談作為中學生你會如何守護公平正義?
【答案】(1)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guī)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
(2)機會公平。
(3)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待人處事;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為營造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盡我們所能。②要做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zhàn)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做到見義“智”為。
(2)機會公平。
(3)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待人處事;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為營造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盡我們所能。②要做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zhàn)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做到見義“智”為。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9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