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于教,優(yōu)于學
旗下產品
校本題庫
菁優(yōu)備課
開放平臺
菁優(yōu)測評
菁優(yōu)公式
小優(yōu)同學
菁優(yōu)App
數(shù)字備考
充值服務
試卷征集
申請校本題庫
智能組卷
錯題庫
五大核心功能
組卷功能
資源共享
在線作業(yè)
在線測評
試卷加工
游客模式
登錄
試題
試題
試卷
課件
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高中語文
小學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奧數(shù)
科學
道德與法治
初中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理
語文
英語
道德與法治
歷史
科學
信息技術
高中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理
語文
英語
政治
歷史
信息
通用
中職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推薦
章節(jié)挑題
知識點挑題
智能挑題
收藏挑題
試卷中心
匯編專輯
細目表組卷
組卷圈
當前位置: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浙南三校聯(lián)盟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
試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古代小說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經史等強勢文體以自高,并在小說中談文論藝,以示博學,提高小說的品位,因此,小說中蘊藏著豐沛的文論資源,值得挖掘和利用。錢鍾書先生早就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他在《讀拉奧孔》一文中說:“把它們演繹出來,對文藝理論很有貢獻?!笨上б恢蔽词艿綄W界重視。談文論藝所涉及的內容很廣泛,詩文曲賦、小說戲曲、書畫篆刻等無不應有盡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發(fā)表,或借小說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見,其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文藝理論和藝術兩個方面。
文藝理論價值可從三個方面去認識:其一,發(fā)表創(chuàng)作觀點。如小說的虛實問題,吳娥川主人《生花夢》第一回中說:(小說)“然不必盡實,亦不必盡虛。虛而勝實,則流于荒唐;實而勝虛,則失于粘滯?!闭J為小說創(chuàng)作應該合理把握“虛”與“實”之間的“度”。《海游記》第一回卷首詩云:“說部從來總不真,平空結撰費精神。入情入理般般像,閑是閑非事事新。”明確說“不真”就是小說的本質,只要描寫“入情入理”,就自然新穎有趣。
其二,品評作家作品。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都t樓夢》第一回借石頭和空空道人的對話,斥責“歷來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說內容“屠毒筆墨,壞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適趣閑文者特多”;宣稱《石頭記》乃“實錄其事”。徐述夔《快士傳》第一回中則分別指出當時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小說有“套語”“虛談”“太腐”“太俗”“太雜”等缺陷。這些評論都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說程式化形成的深層原因,有開創(chuàng)之功,為后世學人所取資。
其三,傳述創(chuàng)作技巧。如《儒林外史》中多次論及八股技法,馬二先生稱“(八股)文章既不可帶注疏氣,尤不可帶詞賦氣”。從時代背景而言,八股是士子進入仕途的敲門磚,必須全力以赴,無暇顧及其他?!队駤衫妗分袟钣氛f:“詩詞一道,固是文雅,文人所不可少,然最于舉業(yè)有妨,必功成名就,乃可游心寄興?!彼?,站在當時的角度,馬二先生的話是有道理的。顧炎武亦稱明代士子除八股外,“他書一切不觀”,北人能詩者“千室之邑幾無一二人”。
作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談文論藝描寫的藝術功能自是題中應有之義。將理論價值與文學功能完美結合的,《紅樓夢》堪稱典范。如第四十八回寫香菱學詩,黛玉稱自己喜歡山水詩人,主張寫詩不必有太多的束縛,立意最為要緊,若“意趣真”,平仄可以不拘,詞句不必修飾。她的文學主張與寶玉相似,寶玉創(chuàng)作《芙蓉女兒誄》,“隨意所之,信筆而去,喜則以文為戲,悲則以言志痛,辭達意盡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間哉”。這些詩論繼承明人“意趣”至上的主張,又表現(xiàn)了寶、黛的率真?zhèn)€性及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儒林外史》蘧太守和魯編修的文學觀念截然相反。蘧太守教蘧公孫作詩要“吟詠性情”。而魯編修則從小教女兒做八股,魯小姐每日涵玩,詩詞歌賦“正眼兒也不看它”。這樣,就為后來蘧公孫和魯小姐的婚姻不幸埋下了伏根。明末清初的很多小說都提出詩貴性情,雖是老生常談,但置于當時的語境中,具有挑戰(zhàn)八股和理學的進步意義。
總之,古代小說中的談文論藝描寫,是古代文藝理論生產的一種特殊方式,總體成就雖不能與專論比擬,但其中滲透著作者的創(chuàng)作經驗,比一般的學者之論更切合實際,既可豐富古代文藝批評理論,也可借此考察文論的傳播和接受狀況;而且,一般作為小說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發(fā)揮著刻畫人物性格等藝術功能。因而值得學界關注。
(摘編自萬晴川《古代小說中的談文論藝》)
材料二:
老殘對著雪月交輝的景致,想起謝靈運的詩,“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兩句。若非經歷北方苦寒景象,那里知道“北風勁且哀”的個“哀”字下的好呢?這時月光照的滿地的亮,抬起頭來,天上的星,一個也看不見,只有北邊,北斗七星,開陽搖光,像幾個淡白點子一樣,還看得清楚。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邊上面,構在上,魁在下。心里想道:“歲月如流,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了,人又要添一歲了。一年一年的這樣瞎混下去,如何是個了局呢?”又想到《詩經》上說的“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艾F(xiàn)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的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國是如此,丈夫何以家為!”想到此地,不覺滴下淚來,也就無心觀玩景致,悶悶的回到店里,也就睡了。
次日早起,閑著無事,到城里散步一回,只有大街上有幾家鋪面,其余背街上,瓦房都不甚多,是個荒涼寥落的景象。因北方大都如此,故看了也不甚詫異?;氐椒恐?,打開書筐,隨手取本書看,卻好拿著一本《八代詩選》,記得是在省城里替一個湖南人治好了病,送了當謝儀的,省城里忙,未得細看,隨手就收在書箱子里了,趁今天無事,何妨仔細看他一遍?原來是二十卷書:頭兩卷是四言,卷三至十一是五言,十二至十四是新體詩,十五至十七是雜言,十八是樂章,十九是歌謠,卷二十是雜著。再把那細目翻來看看,見新體里選了謝朓二十八首,沈約十四首;古體里選了謝朓五十四首,沈約三十六首,心里很不明白,就把那第十卷與那十二卷同取出來對著看看,實看不出新體古體的分別處來。心里又想:“這詩是王壬秋闿運選的,這人負一時盛名,而《湘軍志》一書做的委實是好,有目共賞,何以這詩選的未愜人意呢?”既而又想:“沈歸愚選的《古詩源》,將那歌謠與詩混雜一起,也是大??;王漁洋《古詩選》,亦不能有當人意;算來還是張翰風的《古詩錄》差強人意。莫管他怎樣呢,且把古人的吟詠消遣閑愁罷了?!?br />
(摘編自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二回)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錢鍾書先生很早就發(fā)現(xiàn)古代小說中蘊藏著豐沛的文論資源,主張“把它們演繹出來,對文藝理論很有貢獻”。
B.《生花夢》《海游記》都認為小說創(chuàng)作應合理把握“虛”與“實”之間的“度”,認為“不真”才是小說的本質。
C.明清不少學者及一些文學作品認為,八股取士導致讀書人大都閱讀面狹窄,讀書的功利性太強,缺乏文雅性情。
D.古代小說中談文論藝的內容很廣泛,詩文曲賦、小說戲曲、書畫篆刻等應有盡有,可豐富古代文藝批評理論。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D
D
A.古代小說作者因自己地位卑下,常常在小說中談文論藝,以表明自己的博學,并借以提高小說的品位。
B.《紅樓夢》首次揭示了才子佳人小說程式化形成的深層原因,給徐述夔《快士傳》以啟發(fā),贏得學界贊譽。
C.《儒林外史》中蘧太守說作詩要“吟詠性情”,可見明末清初很多小說都提出詩貴性情,具有進步意義。
D.古代小說中的談文論藝描寫,雖然是古代文藝理論生產的一種方式,但其總體成就還是不能與專論相比。
(3)材料一認為古代小說中的談文論藝描寫具有卓越的藝術功能,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D
D
A.《野叟曝言》寫文素臣講七律章法:“一詩有一詩之意,無意則淺,有意則深;意顯則淺,意藏則深?!?br />B.《孽?;ā分校J為王子度的《人境廬》一詩“縱然氣象萬千,然辭語太沒范圍,不免魚龍曼衍”。
C.《玉嬌梨》中寫道,山東省“讀書的雖不少,但只曉得在舉業(yè)上做工夫;至于古文詞賦,其實沒人”。
D.《青樓夢》寫挹香推重《石頭記》的“情思纏綿”和《西廂記》的“文法詞章”,十分貼合其個性。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萬晴川認為有些古代小說“借小說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見”。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考點】
非連續(xù)性文本
.
【答案】
B;D;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當前模式為游客模式,
立即登錄
查看試卷全部內容及下載
發(fā)布:2024/6/27 8:0:9
組卷:12
引用:4
難度:0.5
相似題
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近期發(fā)布的中國工程院某重大咨詢研究項目指出,國內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已影響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目前,每年有1200萬噸糧食受土壤重金屬污染。環(huán)境污染是長期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問題。
我國耕地污染問題不容忽視,特別是鎘、砷等重金屬造成的耕地污染問題尤為突出。超過限量標準的重金屬長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并隨水分下滲或在雨水沖刷下隨水土流失擴散到周邊清潔環(huán)境,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污染。還有的隨農作物種植和生長過程轉移到農產品中,導致農作物減產或者威脅到糧食衛(wèi)生品質。由此可見,耕地污染對糧食生產和健康安全的影響具有長期性、隱蔽性。
近年來,我國在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重度污染耕地上,采用種植結構調整或替代種植方式;在中度和輕度污染耕地上,施用可降低重金屬活性的藥劑。這些治理措施起到了末端治理的效果,消減了糧食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風險。但藥劑只是暫時鈍化土壤中的重金屬,要維系成效,需要持續(xù)不斷地施用藥劑,不僅治理時間長,投入資金大,還難以確保對耕地的生態(tài)功能不造成影響。因此,只有從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屬,才能有效消除糧食生產和健康安全上的隱患。
當前,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耕地土壤重金屬清除技術,是利用能夠從土壤中大量吸收重金屬并將其富集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通過收割植物的地上部分逐年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屬。這種能夠吸收、富集并對重金屬具有較強忍耐力的植物,被稱為超富集植物。這種耕地土壤重金屬清除技術,也稱植物萃取修復技術,具有成本低、不破壞土壤和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
幸運的是,經過20年的技術積累,中國在凈化砷鎘污染農田的植物萃取修復技術儲備方面已居于全球領先地位,而且取得良好的應用示范效果。在廣西河池環(huán)江縣,上萬畝重污染耕地土壤,采用超富集植物與經濟植物(桑樹等)間作的耕地凈化技術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其“地方政府主導、科研單位技術支撐、農民主動參與”的環(huán)江農田土壤修復工程,在改善農田土壤環(huán)境質量的同時,也為環(huán)江縣的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植物萃取修復技術可以徹底凈化重金屬污染耕地,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是未來的重要發(fā)展方向。目前,我國在植物萃取技術的工程實踐方面已有良好的儲備,但在推廣應用層面仍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對于末端治理的安全利用技術,以凈化耕地為目標的植物修復技術所需啟動投資相對較多。一般來講,前期投入中,應包括超富集種苗的供給、富含重金屬的收獲物后續(xù)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相關設備投資等,資金需求相對較多,需要國家的先期引導和扶持。但從運行的第二年開始,植物修復技術的后續(xù)運行維護費用即可顯著降低。在很多情況下,在開展植物萃取修復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間套作方式與當?shù)氐姆N植業(yè)有機結合,既保障農產品的衛(wèi)生品質,同時也可以保證農戶的收益。從長遠來看,植物修復技術的總成本要遠遠低于安全利用技術的總成本。
土壤生態(tài)關系糧食生產和人民群眾健康安全,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耕地污染涉及公眾利益和糧食衛(wèi)生品質,嚴重制約受污染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也勢必給民眾身體健康和家庭收入帶來較大影響。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耕地污染對糧食產量和衛(wèi)生品質的威脅。
如何保障我國耕地質量和農產品安全,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值得關注。一是將污染耕地修復納入生態(tài)建設長遠規(guī)劃,牢固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針對污染耕地開展長期修復治理工作。二是加強配套政策扶持,如通過國家專項基金,對以凈化為目標的耕地修復工作給予啟動資金和相關政策支持,減輕地方政府壓力。三是加大科普和政策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國家在解決耕地污染問題上的政策規(guī)定和實踐成果,不斷強化各級黨政干部和民眾的科技與環(huán)保意識,增強參與解決耕地污染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
(摘編自陳同斌 雷梅《從源頭上消除土壤污染對糧食安全的威脅》)
材料二:
讓中國人改變餐桌文化并不容易。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所有大事都在盛宴之后決定。即使是平常日子,餐桌上也很豐富。于是,很多時候飯菜吃不完,都被扔掉了。
中國平均每年浪費1800萬噸食物,相當于3000萬人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中國不允許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這個任務并不輕松,因為美食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烹飪是中國主要文化傳統(tǒng)之一。中國有多個菜系,如魯菜、川菜、粵菜、浙菜等。其食譜、食材、醬料和口味各有不同。中國人請客習慣點“一桌子菜”,菜是大家一起吃的,只有米飯是各人吃各人的。而且點菜的人通常都有這種想法:多點一些菜,每個菜淺嘗輒止。如果客人吃不好,這對主人來說很沒面子。餐桌上不能只剩下空盤子,倘若每盤菜都吃光了,就意味著客人們還沒吃飽。結果,很多菜被剩下,然后丟到垃圾桶。
餐桌上鋪張浪費是很多中國人好面子、擺闊氣的下意識之舉,要遏制起來并不容易。為了樹立節(jié)約糧食的好風氣,耐心的教育熏陶比干巴巴的禁令更有效。
(摘編自參考消息網(wǎng)《中國大力倡導珍惜糧食好風氣》)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每年因耕地土壤而受到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這表明我國耕地受污染狀況非常嚴重,解決該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B.對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施用藥劑,短期內比較有效,但從長遠看,需要投入的資金太多,而且可能影響耕地的生態(tài)功能。
C.雖然環(huán)江縣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有上萬畝,但該縣采用了農田土壤修復工程的最佳模式,在耕地凈化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D.中國菜系眾多,美食已成為國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導致食物浪費現(xiàn)象極為嚴重,平均每年浪費高達1800萬噸。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關鍵在于消除耕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而植物萃取修復技術可從根本上清除重金屬。
B.重金屬污染破壞土壤生態(tài),會嚴重影響糧食品質,制約耕地受污染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減少群眾收入,有害民眾健康。
C.中國的餐桌文化中有頗為落后的部分,比如多點菜,每個菜都淺嘗輒止,這造成了極大浪費,有悖于節(jié)約觀念。
D.樹立節(jié)約糧食之風,遏制浪費食物的現(xiàn)象,不僅應該有嚴格的禁令,更應該有耐心的教育引導,要善于打持久戰(zhàn)。
(3)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的最有效措施是
A.大面積種植非食用性經濟作物,形成安全生態(tài)農作物產業(yè)。
B.用石灰類藥劑中和土壤酸性以減少作物根系對重金屬汞的吸收。
C.將好土覆壓在耕地的表面,把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土深埋于地下。
D.在耕地上大量種植香根草、蜈蚣草、鱗苔草等超富集型植物。
(4)兩則材料各是從什么角度來突出糧食安全問題的?請簡要概括。
(5)材料一在思路上是怎樣逐步推出“植物萃取修復技術”的?又是怎樣論證其重要性的?
發(fā)布:2024/11/20 4:0:3
組卷:10
引用:1
難度:0.5
解析
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屠呦呦從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獲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這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古籍的驚人價值。對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種說法,其中較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內容、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國傳統(tǒng)裝幀形式的書籍。古籍的類型除了大量的漢文古籍,還有豐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來,隨著傳統(tǒng)文化熱的興起,認識和了解古籍成為一種需求。古籍的價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載體材料主要包括紙張、織物和墨。這三種材料由于產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書主要用麻紙、皮紙,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紙,通過載體材料體現(xiàn)出的文物價值顯而易見。浩瀚的古代文獻記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文明,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風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這就是古籍的文獻價值。古籍在加工制作過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工藝都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人們看到一部古籍,往往還未翻閱,就已為其精美的外觀和典雅的色調所征服。對文獻研究者來說,文獻價值是古籍的“皮”,其他價值則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據(jù)《中國古籍總目》著錄,存世古籍總量大約有20萬種。其中一些珍貴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這些珍貴古籍不僅包括全本,還包括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的殘本、散頁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寫的古籍已萬不存一,流傳至今者是我國現(xiàn)存古籍中最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為文物被珍藏在圖書館,讀者很難一睹其廬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愛民等的相關文章)
材料二
古籍的傳承性保護是一種新興的古籍保護理念。以往,古籍保護提倡原生性保護與再生性保護。原生性保護指保護古籍文物本身,可謂之“存形”;再生性保護指對古籍的影印、縮微復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謂之“移形”。不過,這兩種方式主要解決古籍“藏”與“用”的問題,而古籍的“藏”與“用”長期局限在特定的機構與學者群體中,未能引起普通大眾的廣泛注意。傳承性保護則是利用各種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將古籍推向大眾,讓古籍“活”起來,實現(xiàn)古籍從“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飛躍。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為這一飛躍提供了條件。人工智能處理古籍的過程大體包含四步:首先,將古籍掃描并處理成圖像文件。其次,通過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將圖像文件中的文字識別為計算機可處理的電子文本。再次,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所獲取的文本進行基礎性加工,包括自動斷句、標點以及詞語切分等。最后,識別并抽取文本中的專名(如人名、地名、書名)等概念與知識,為后續(xù)深入的古籍知識挖掘提供基礎性支撐。
目前,研究者引入序列標注模型,在計算機自動斷句、標點、專名識別等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謂序列標注,即輸入字符串,預測每個字符在該位置的專名屬性以及是否在該位置斷句。例如,輸入“論語云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模型應預測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書名開頭的字,這里指“論”;“E-BOOK”表示書名結尾的字,這里指“語”;“S”表示其后應斷句的字,這里對應“云”和第一個“禮”;“B-PER”表示人名開頭的字,這里指“管”;“E-PER”表示人名結尾的字,這里指“氏”;“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個字都對應一個或一組符號。研究者通過多種機器學習模型,訓練計算機自動標注文本序列的能力,進而使其完成自動斷句、標點、專名識別等任務。模型預測的綜合準確率均達到90%以上。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轉化為數(shù)字化、結構化的文本,從而降低普通人閱讀古籍的難度,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古籍的傳承性保護。
讓古籍“活”起來的嘗試還有很多?!兜浼锏闹袊返裙?jié)目不斷涌現(xiàn),各地古籍存藏單位聯(lián)合舉辦“中華傳統(tǒng)曬書大會”,延續(xù)古人“曝書護書”的習俗,不僅曬古籍珍寶,也曬修復、裝幀等相關技藝,有的還能讓人現(xiàn)場體驗。
(取材于周余姣、胡韌奮等的相關文章)
(1)根據(jù)材料二,模擬計算機對“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的序列標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遙想”應標為“OO”。
B.“公瑾”應標為“(B-PER)(E-PER)”。
C.“初嫁了”應標為“OSO”。
D.“雄姿”應標為“OO”。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古籍的材質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憑借它就能判斷出古籍的具體年代。
B.作者引用《左傳》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在說明古籍的文獻價值最為主要。
C.修補古籍的殘損處屬于再生性保護,意在保護其藝術價值。
D.人工智能可以處理古籍,并能深入地挖掘出古籍蘊含的知識。
(3)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各項不屬于讓古籍“活”起來原因的一項是
A.浩瀚的古籍記載著文明,屬于文化遺產,具有文物、文獻和藝術價值。
B.古籍的“藏”與“用”長期局限在特定的機構與學者群體中,未能引起普通大眾的廣泛注意。
C.原生性與再生性保護都有一定局限,傳承性保護可以將古籍推向大眾。
D.各地古籍存藏單位聯(lián)合舉辦活動,延續(xù)古人習俗,曬古籍更曬技藝。
發(fā)布:2024/11/20 4:0:2
組卷:30
引用:2
難度:0.5
解析
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從“顧”字的本義是“回頭看”來說,與“望”字相比,它們的視線方向一個是向前,一個是向后。同時,“回頭看”有時候也包含著一種留戀的感覺。
“望”字所表示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前,“望”眼前的事物;“顧”所表示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后,“顧”身后的場景。
曹植的《白馬篇》中有:“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逼渲小白箢櫫桴r卑”譯為回師掃鮮卑驅逐敵騎,正因為“顧”有一個回頭的含義,才能翻譯成回師。李延年的《李延年歌》:“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边@里的“顧”字寫出了見到傾國傾城的美貌女子忍不住一顧再顧,不住回頭看的情態(tài)。“顧”字單用時便可以表示一個回頭的方向,但“望”字往往需要借助與“回”連用才可以達到這種感覺,如在寇準的《春日登樓懷舊》“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一句中,我們絕不會認為詩人是在高樓上回頭望川;但在杜牧的《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句中,我們便知道詩中所表是站在長安回首遠望錦繡驪山。
“望”字多表示向遠處看,或是站在高處遙望遠方;“顧”字多表示視線落在近處。
“望”字給人向遠處看、登高望遠的感覺,如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痹~人站在高高的樓臺上,極目遠望,直望到路與地平線的交界消失在天際。王昌齡《九江口作》中的“驛門是高岸,望盡黃蘆洲”,楊巨源《寄江州白司馬》中的“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韋莊《綏州作》中的“帶雨晚駝鳴遠戍,望鄉(xiāng)孤客倚高樓”等這些詩句都給人望向遠方之感。
而在北宋韋驤《多景樓》中的“江山遠顧窮千里,風月平分入兩州”,明人李攀龍《公燕詩九首?其五》中的“登臺遠顧望,高下見原疇”,其中“顧”字只有依附于“遠”字這類形容詞或與“望”連用才能表示出向遠處看的感覺,單單一個“顧”字是無法達到這種效果的。
“望”字多給人平視遠方或是抬頭仰望的視角;“顧”字多是一種平視或略微低頭俯視的視角,而極少表示仰視的視角。
“望”字給人抬頭仰望的感覺,如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詩人抬起頭來仰望夜空中高懸的明月。又如,岳飛《滿江紅》中“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仿佛看到了岳飛心痛山河破碎,仰頭望天發(fā)出悲憤長嘯的畫面。卻少有“抬顧”“舉顧”之類用“顧”表仰望的用法。
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二首?其一》中的“佇立望故鄉(xiāng),顧影凄自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中的“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fā)何”等表示詩人看自己的影子往往使用“顧影”二字,表示一個低頭的俯視視角,同時有一絲因愁情而垂頭的郁郁之感,卻沒有“望影”一說,因為影子就在自己腳下。
清人沈德潛的《說詩晬語箋注》有載:“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睔w根到底是“意”的傳達,是一種讓人咀嚼詩詞時品味到的氛圍感,是我們中華文學美學觀念中那種傳神的感覺。通過比較“望”與“顧”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視角感和空間感,我們可以認識到,哪怕是意思極為相近的兩個字,在詩詞中也傳遞著細微不同的神韻。在鑒賞中華古典詩詞時,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是什么帶給我們獨特的感受,細細體味詩詞中的事外遠致,言外之意。
(摘編自張文璐《淺論“望”與“顧”在古典詩詞中的視角與空間感》)
材料二:
所謂煉字,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煉推敲和創(chuàng)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作煉字。古人創(chuàng)作詩歌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內容?;蛘哒f使刻畫的意象更準確生動,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韻味,使表達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在鑒賞詩歌時,一要重點關注動詞。因為動詞富有動態(tài),生動形象,能夠寫活畫面,讓意境特點更加鮮明,傳遞感情。它主要表現(xiàn)描寫對象的動態(tài)變化,強調過程及變化。
二要關注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形容詞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它主要表現(xiàn)描寫對象的性質狀態(tài),側重對象的靜態(tài)。
三要關注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
要強調說明的是,煉字也必須以煉意為前提才具有美的價值。因此,有字無句或無篇,是不足取的。只有篇中煉句,句中煉字,煉字不單是煉聲、煉形,同時也是煉意,只有切合題旨,適合情境,做到語意兩工,這樣煉出來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
(摘編自林能監(jiān)《一字一詞總關情》)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望”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前,看眼前的事物;“顧”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后,看身后的場景。
B.單用“顧”字便可以表示一個回頭的方向,“望”可以借助與“回”連用達到這種感覺。
C.《公燕詩九首?其五》中“登臺遠顧望”一句,“顧”字依附“遠”字表示出向遠處看的感覺。
D.古詩詞中的字句都具有美的價值,往往一詞一句就能準確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寇準的“高樓聊引望”一句中“望”,與杜牧的“長安回望繡成堆”一句中“望”的含義有所不同。
B.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中“望盡天涯路”的“望”,帶給人向遠處看、登高望遠的感覺。
C.“望”與“顧”的視角完全不同,“望”字給人抬頭仰望的感覺,如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
D.因為動詞具有動態(tài)性、形象性,能夠寫活畫面、傳遞感情等,所以在鑒賞詩歌時要重點關注動詞。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姚鼐《登泰山記》中“陽谷皆入汶,陰谷皆人濟”的兩個“皆”字,頓挫有力,點出了山南山北眾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
B.賈島《送鄒明府游靈武》中“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一句,“藏”字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為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寫景生動,頗有畫意。
C.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中“軟紅光里涌銀山”一句,“軟”字以觸覺寫視覺,生動地寫出了夕陽余暉可感可觸、柔和溫暖的獨特美感。
D.范成大《早發(fā)竹下》中“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疊疊山”兩句,用“輕輕薄薄”“重重疊疊”這八個疊音字來形容薄霧、迭山,具有音樂美。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特點。
(5)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下列兩首詩中的重點字詞。
劉昚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詠思勞今夕,江漢遙相望。”
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陽城驛》:“兄弟笑相顧,醉貌紅怡怡?!?/bdo>
發(fā)布:2024/11/20 8:30:2
組卷:37
引用:2
難度:0.6
解析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商務合作
服務條款
走進菁優(yōu)
幫助中心
兼職招聘
意見反饋
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10006842號
公網(wǎng)安備44030502001846號
?2010-2024 jyeoo.com 版權所有
深圳市市場監(jiān)管
主體身份認證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網(wǎng)站地圖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