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來侵略,中國人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等方面的變革,推動著中國走向近代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世紀60年代……以軍事工業(yè)為主的近代工業(yè)出現了,新式海陸軍開始籌建,新式學堂一一舉辦,留學生陸續(xù)外派,大清國有了些許新的氣象。
——摘自《筑夢中國》解說詞(1)材料一中,使“大清國有了些許新的氣象”的是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哪次探索?請舉出這次近代化探索中在地方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
材料二:19、20世紀之交的中國,當北洋水師“致遠號”的桅桿在黃海水域的波濤中沉沒,國內民族危機空前高漲。一批具有憂患意識的知識分子,開始挑起對民眾進行啟蒙的重任,探索實現救國自強的道路。
——摘自《百年世博夢》解說詞(2)材料二中,“具有憂患意識的知識分子”為“實現救國自強”進行的“探索”指的是什么?這些“知識分子”創(chuàng)辦了哪兩個影響最大的報刊?
材料三: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本,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梁啟超《變法通議》(3)材料三中,梁啟超認為變法成敗關鍵是什么?
(4)這兩次近代化探索分別發(fā)揮了哪些積極作用?請各答出一點。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1 17:0:8組卷:7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