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
(1)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判斷句,“也”表判斷,譯文: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判斷句,“也”表判斷,譯文: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
(2)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于赤壁之下”作狀語后置修飾動詞“游”,譯文:我和客人劃船,在赤壁下面游玩。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于赤壁之下”作狀語后置修飾動詞“游”,譯文:我和客人劃船,在赤壁下面游玩。
(3)月出于東山之上 介賓短語后置句,應為“月于東山之上出”,譯為:月從東山之上出來。介賓短語后置句,應為“月于東山之上出”,譯為:月從東山之上出來。
(4)相與枕藉乎舟中 狀語后置句,應為“乎舟中相與枕藉”,譯為: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著了。狀語后置句,應為“乎舟中相與枕藉”,譯為: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著了。
(5)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句,“茫然”作定語后置修飾名詞中心語“萬頃”,譯文:越過浩蕩渺遠的江面。定語后置句,“茫然”作定語后置修飾名詞中心語“萬頃”,譯文:越過浩蕩渺遠的江面。
(6)客有吹洞簫者 定語后置句,“吹洞簫”作定語后置修飾“客”,譯為:有位吹洞簫的客人。定語后置句,“吹洞簫”作定語后置修飾“客”,譯為:有位吹洞簫的客人。
(7)渺渺兮予懷 主謂倒裝句,應為“予懷渺渺兮”,句意: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主謂倒裝句,應為“予懷渺渺兮”,句意: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動句,“于”表被動。譯為: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被動句,“于”表被動。譯為: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
(9)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句,應為“為何其然也”,譯為:為什么這樣呢?賓語前置句,應為“為何其然也”,譯為:為什么這樣呢?
(10)而又何羨乎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譯文:又羨慕什么呢?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譯文:又羨慕什么呢?
(11)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句,應為“而今在安哉”,譯為:如今在哪里呢!賓語前置句,應為“而今在安哉”,譯為:如今在哪里呢!
【考點】倒裝句.
【答案】判斷句,“也”表判斷,譯文: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狀語后置句,介賓短語“于赤壁之下”作狀語后置修飾動詞“游”,譯文:我和客人劃船,在赤壁下面游玩。;介賓短語后置句,應為“月于東山之上出”,譯為:月從東山之上出來。;狀語后置句,應為“乎舟中相與枕藉”,譯為: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著了。;定語后置句,“茫然”作定語后置修飾名詞中心語“萬頃”,譯文:越過浩蕩渺遠的江面。;定語后置句,“吹洞簫”作定語后置修飾“客”,譯為:有位吹洞簫的客人。;主謂倒裝句,應為“予懷渺渺兮”,句意: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被動句,“于”表被動。譯為: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賓語前置句,應為“為何其然也”,譯為:為什么這樣呢?;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譯文:又羨慕什么呢?;賓語前置句,應為“而今在安哉”,譯為:如今在哪里呢!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27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組是( ?。?/h2>
A.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吾屬今為之虜矣!B.居則曰:“不吾知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C.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夫子之謂也。D.無傷也,是乃仁術也。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發(fā)布:2024/11/23 6:0:2組卷:30難度:0.7 -
2.以下句子中賓語前置現象最多的一項是( ?。?/h2>
A.使不辱于諸侯/君子博學而參省乎己/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何為其然也/師不必賢于弟子/句讀之不知 C.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客有吹洞簫者 D.大王見臣列觀/而今安在哉/臣請獻白璧一雙 發(fā)布:2024/11/16 14:30:1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3.下列各句中與“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不拘于時 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恥學于師 發(fā)布:2024/12/10 6:0:2組卷:257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