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動物種群甲生活在一個山谷中,后來由于地質和氣候的變化,山谷中形成了一條洶涌的大河。種群甲的個體中一半生活在食物豐富的河東岸,發(fā)展成了種群乙;一半生活在食物貧瘠的河西岸,發(fā)展成了種群丙。幾千年后,河流干涸了,分布在河兩岸的不同種類的動物又重聚山谷中,種群乙和種群丙相遇了,結果發(fā)現它們的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都有了很大的差別,形成了不同的物種。
(1)某科研小組連續(xù)兩年對分布在河東岸的種群乙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第一年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70%,第二年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和64%,已知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由此可以推斷出:在調查的兩年間,種群乙是否發(fā)生了進化?否否(填“是”或“否”),理由是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改變。
(2)分析若干年后種群乙和種群丙形成不同物種的原因:首先從進化的內因分析,由于種群乙和種群丙分布在河的兩岸,兩個種群分別出現了不同的突變和基因重組(或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或可遺傳變異)突變和基因重組(或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或可遺傳變異),且這種改變互不影響;其次從進化的外因分析,由于河兩岸的生存條件不同,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決定了兩個種群朝不同的方向進化,且兩岸間洶涌大河的阻礙引起的地理隔離地理隔離進一步限制了兩個種群間基因的交流,久而久之,兩個種群間形成了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標志著種群乙和種群丙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物種。
(3)山谷中的動物種類繁多,比較蝙蝠、松鼠、貍貓等哺乳動物的前肢會發(fā)現,它們均由肱骨、橈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組成,且排列順序一致;研究還發(fā)現,蝙蝠、松鼠、貍貓等哺乳動物的胚胎發(fā)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階段。這些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方面的證據,有力地支持了達爾文的共同由來共同由來學說,進而為解釋適應和物種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考點】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協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答案】否;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或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或可遺傳變異);自然選擇;地理隔離;生殖隔離;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共同由來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8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在一個種群的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值,叫作基因頻率。假定某果蠅種群有400只果蠅,其中純合長翅(AA)50只、雜合長翅(Aa)100只、殘翅(aa)250只。則A的基因頻率是( ?。?/h2>
發(fā)布:2024/12/9 17:30:1組卷:5引用:4難度:0.7 -
2.樺尺蛾有黑色基因(A)和白色基因(a)控制的兩種表現型,對于一個基因頻率相對穩(wěn)定的樺尺蛾種群而言,大量引入白色樺尺蛾(aa)會使種群中a基因頻率( ?。?/h2>
發(fā)布:2024/12/4 11:30:1組卷:20難度:0.8 -
3.樺尺蛾的體色有黑色、灰色兩種,由B、b基因控制??蒲腥藛T為研究環(huán)境與樺尺蛾體色的關系,對不同區(qū)域樺尺蛾體色表現型頻率和基因頻率進行分析、統計,繪制圖像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img alt="菁優(yōu)網"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111/305/1277d0f9.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發(fā)布:2024/12/4 17:0:2組卷:18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