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嫦娥二號”衛(wèi)星于2010年10月1日發(fā)射成功,約5天后進入如圖1所示的環(huán)月軌道。它的質量為2.3t,與“嫦娥一號”相同;它環(huán)月的平均高度為100km,較“嫦娥一號”200km的環(huán)月高度離月球更近,更宜于對月球的精細測繪。最終,獨自攜帶1731g月球樣品的返回器,先以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再借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打水漂”后跳起來,之后再重新進入大氣層才安全返回地球。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12/393/ff8a60c9.png)
(1)當“嫦娥二號”從近月點向遠月點運動時,它的動能將 變小變小(變大、變小或不變);
(2)對于“嫦娥”衛(wèi)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
A.相對月球,“嫦娥二號”比“嫦娥一號”的勢能更小
B.“嫦娥二號”高速降落月球時將由于摩擦而導致表面溫度急劇升高
C.“嫦娥二號”登月時打開降落傘可以輔助減速
(3)月球車在軟著陸時如有輕微反彈,則它從月表豎直反彈到落回月表過程中動能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是圖2所示的 DD。
【答案】變??;A;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為了研究擺錘的擺動,小樂用細繩把擺錘懸掛起來,將擺錘從A點靜止釋放,利用頻閃照相技術,拍攝擺錘在相同時間間隔的位置,如圖所示。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28 15:30:1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2.如圖所示,a、b為豎直向上拋出的小石塊在上升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隨高度變化的兩條圖線(不計空氣阻力),其中是動能-高度關系圖線,小石塊達到的最大高度為m,小石塊在最高點時的機械能為J。
發(fā)布:2024/12/28 15:30:1組卷:63引用:7難度:0.5 -
3.小明在做如圖甲所示的“觀察小球擺動時動能和勢能的轉化”的實驗。
(1)圖甲中,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擺動到B點,小球在A點時和B點時所具有的機械能的關系是 (忽略空氣阻力)。
(2)小科發(fā)現(xiàn)小球每擺一個來回的時間似乎都相同,于是他猜想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t可能與小球質量m、繩子長度L、小球移開的距離s等因素有關。為了驗證猜想,他在豎直的木板上畫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內裝大米以改變質量(如圖乙所示),進行實驗并得到了表中的數(shù)據(jù)。序號 瓶子總質量m(g) 移開距離s(格) 懸線長度L(格) 來回時間t(s) 1 20 3 12 2.1 2 40 3 12 2.1 3 60 3 12 2.1 4 60 2 12 2.1 5 60 1 12 2.1 6 60 3 9 1.9 7 60 3 6 1.5
(3)通過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初步的結論:。發(fā)布:2024/12/28 16:0:2組卷:107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