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蠟燭及其燃燒的實驗時,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如下項目化學習。
任務一:了解蠟燭燃燒時發(fā)生的變化
小組同學分別用冷而干燥的燒杯和內壁用澄清石灰水潤濕的燒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如圖1)。

【小組討論】
(1)實驗觀察到前一只燒杯內壁 出現(xiàn)水霧出現(xiàn)水霧,說明蠟燭有水生成。
(2)觀察到后一個燒杯內壁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燒杯內壁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3)熄滅蠟燭觀察到有白煙產生,該白煙 能能(選填“能”或“不能”)燃燒。
任務二:探究密閉集氣瓶內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因素
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集氣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氣、氮氣的混合氣體,小組同學分別將6支相同的蠟燭點燃后測定其燃燒時間。
氧氣體積分數(shù)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燃燒時間/s | 0 | 12 | 26 | 35 | 30 | 25 |
現(xiàn)象 | 立即熄滅 | 安靜燃燒 | 劇烈燃燒,燭芯長度變大,蠟燭高度變小 |
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對蠟燭在集氣瓶中燃燒時間的影響。【若正確回答下列問題加3分,總分不超過40分】
任務三:拓展探究密閉集氣瓶內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因素
小組同學對比任務三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60%~100%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氧氣體積分數(shù)越大,蠟燭燃燒越劇烈,燭芯長度變大和蠟燭高度變小越顯著。猜測燭芯長度或蠟燭高度可能會影響燃燒時間,繼續(xù)進行實驗。
實驗1:將集氣瓶中充滿空氣,測定相同蠟燭高度,不同燭芯長度的蠟燭在集氣瓶中的燃燒時間如下表所示。
燭芯長度/cm | 0.3 | 0.5 | 0.7 | 0.9 |
燃燒時間/s | 16 | 13 | 11 | 8 |
相同燭芯長度,不同蠟燭高度
相同燭芯長度,不同蠟燭高度
的蠟燭在集氣瓶中的燃燒時間如下表所示。蠟燭高度/cm | 1 | 3 | 5 | 7 |
燃燒時間/s | 17 | 10 | 9 | 8 |
相同燭芯長度,不同蠟燭高度
相同燭芯長度,不同蠟燭高度
。【反思評價】實驗1的結論是其他條件相同時,
燭芯長度越大,蠟燭在集氣瓶中的燃燒時間越短
燭芯長度越大,蠟燭在集氣瓶中的燃燒時間越短
。【考點】蠟燭燃燒實驗.
【答案】出現(xiàn)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能;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燭芯長度,不同蠟燭高度;相同燭芯長度,不同蠟燭高度;燭芯長度越大,蠟燭在集氣瓶中的燃燒時間越短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25 13:0:9組卷:5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