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黑白雙風暴    ①回顧歷史,一個現(xiàn)象顯而易見:文明越發(fā)達,衰亡越徹底。在人類大規(guī)模無節(jié)制的開發(fā)下,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文明被迫淪落他鄉(xiāng)。進入工業(yè)社會以來,由于人類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終于短時間即釀成了大規(guī)模的自然災害。
      ②19世紀,美國鼓勵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開荒,認為這是既能發(fā)展西部又能解決飯碗的聰明之舉。1860-1890年,90萬平方公里處女地被開墾。孰料過度墾牧造成大面積沙化,20世紀30年代,沙塵暴漸成氣候,1932年爆發(fā)14次,1933年達38次,1934年春季終于發(fā)展成災害性的沙塵暴,掃蕩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國小麥減產1/3.1935年,震驚世界的黑風暴降臨了,裹挾著大量新耕地表層黑土的西風“長成”了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約3公里的“黑龍”,3天中橫掃了美國2/3的地區(qū),把3億噸肥沃的地表土送進了大西洋。黑風暴所經之處,農田水井道路被毀,小溪河流干涸,16萬農民逃離西部地區(qū)。當年美國農業(yè)損失慘重,糧食減產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蘇聯(lián)并沒有接受美國的教訓。從1954年開始,為“讓荒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在哈薩克、烏拉爾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內開墾了約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蘇聯(lián)糧食年產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結構被破壞的結果是:1960年3月和4月兩次出現(xiàn)了大面積黑風暴,僅哈薩克新墾區(qū)農田就被毀了20萬平方公里,新墾區(qū)農耕系統(tǒng)幾乎癱瘓,連鄰國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塵霧迷漫。
      ④比黑風暴波及更廣、持續(xù)更長且已覆水難收的是同時發(fā)生并綿延至今的白風暴。前蘇聯(lián)在土庫曼斯坦卡拉庫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庫姆運河,每年可從亞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調水灌溉10萬平方公里的農田和草場。這種“創(chuàng)造性地再造自然”帶來了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劇下降,30年間湖岸線后退10至20公里,成海湖底鹽堿裸露,周圍地區(qū)沙化嚴重,“白風暴”(含鹽塵的風暴)接踵而至,不僅使咸海附近的環(huán)境荒漠化,白風暴還永久性地毀滅了60%的新墾區(qū),使其成為生命的禁區(qū),導致了不可逆轉的生態(tài)災難。
(1)閱讀第②段,請簡要概括美國黑風暴具有哪些特點?(每點不超過6個字)
(2)通讀全文,請簡要說明第④段中“創(chuàng)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義。
(3)第④段畫線句中“永久性”一詞不能刪去,請說明理由。

【考點】說明內容概括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1/20 8:0:2組卷:100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蘇州園林(葉圣陶)
          (1)蘇州園林據(jù)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2)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墒翘K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傊?,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唯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3)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4)①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③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乳。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⑦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⑩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5)蘇州園林栽種和修翦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翦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6)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7)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徹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菽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8)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盲,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9)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有些室內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檢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ㄩ_時節(jié),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10)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這些,這里不再多寫了。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其整體特征為:
     
    。(用原文的話回答)
    (2)請把第4段劃分為兩層(用“|”在下面的序號間劃),并說說其結構形式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第3段除使用了舉例子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外,還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5段寫到“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申是不足取的”依據(jù)本文看,你認為“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的內涵是什么?加點字“”所指代的內容是什么?
    (5)請問第7、8、9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蘇州園林“圖畫美”的?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發(fā)布:2024/11/19 8:30:1組卷:40引用:5難度:0.6
  • 2.現(xiàn)代文閱讀。
    黑白雙風暴      ①回顧歷史,一個現(xiàn)象顯而易見:文明越發(fā)達,衰亡越徹底。在人類大規(guī)模無節(jié)制的開發(fā)下,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文明被迫淪落他鄉(xiāng)。進入工業(yè)社會以來,由于人類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終于短時間即釀成了大規(guī)模的自然災害。
          ②19世紀,美國鼓勵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開荒,認為這是既能發(fā)展西部又能解決飯碗的聰明之舉。1860-1890年,90萬平方公里處女地被開墾。孰料過度墾牧造成大面積沙化,20世紀30年代,沙塵暴漸成氣候,1932年爆發(fā)14次,1933年達38次,1934年春季終于發(fā)展成災害性的沙塵暴,掃蕩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國小麥減產1/3。1935年,震驚世界的黑風暴降臨了,裹挾著大量新耕地表層黑土的西風“長成”了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約3公里的“黑龍”,3天中橫掃了美國2/3的地區(qū),把3億噸肥沃的地表土送進了大西洋。黑風暴所經之處,農田水井道路被毀,小溪河流干涸,16萬農民逃離西部地區(qū)。當年美國農業(yè)損失慘重,糧食減產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蘇聯(lián)并沒有接受美國的教訓。從1954年開始,為“讓荒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在哈薩克、烏拉爾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內開墾了約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蘇聯(lián)糧食年產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結構被破壞的結果是:1960年3月和4月兩次出現(xiàn)了大面積黑風暴,僅哈薩克新墾區(qū)農田就被毀了20萬平方公里,新墾區(qū)農耕系統(tǒng)幾乎癱瘓,連鄰國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塵霧迷漫。
          ④比黑風暴波及更廣、持續(xù)更長且已覆水難收的是同時發(fā)生并綿延至今的白風暴。前蘇聯(lián)在土庫曼斯坦卡拉庫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庫姆運河,每年可從亞洲第三大湖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調水灌溉10萬平方公里的農田和草場。這種“創(chuàng)造性地再造自然”帶來了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劇下降,30年間湖岸線后退10至20公里,咸海湖底鹽堿裸露,周圍地區(qū)沙化嚴重,“白風暴”(含鹽塵的風暴)接踵而至,不僅使咸海附近的環(huán)境荒漠化,白風暴還永久性地毀滅了60%的新墾區(qū),使其成為生命的禁區(qū),導致了不可逆轉的生態(tài)災難。
    (1)閱讀第②段,請簡要概括美國黑風暴具有哪些特點?(每點不超過6個字)
    (2)文中第②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畫線句中“永久性”一詞不能刪去,請說明理由。

    發(fā)布:2024/11/20 8:0:2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現(xiàn)代文閱讀Ⅰ
    黑白雙風暴
          ①回顧歷史,一個現(xiàn)象顯而易見:文明越發(fā)達,衰亡越徹底。在人類大規(guī)模無節(jié)制的開發(fā)下,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文明被迫淪落他鄉(xiāng)。進入工業(yè)社會以來,由于人類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終于短時間即釀成了大規(guī)模的自然災害。
          ②19世紀,美國鼓勵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開荒,認為這是既能發(fā)展西部又能解決飯碗的聰明之舉。1860-1890年,90萬平方公里處女地被開墾。孰料過度墾牧造成大面積沙化,20世紀30年代,沙塵暴漸成氣候,1932年爆發(fā)14次,1933年達38次,1934年春季終于發(fā)展成災害性的沙塵暴,掃蕩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國小麥減產1/3.1935年,震驚世界的黑風暴降臨了,裹挾著大量新耕地表層黑土的西風“長成”了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約3公里的“黑龍”,3天中橫掃了美國2/3的地區(qū),把3億噸肥沃的地表土送進了大西洋。黑風暴所經之處,農田水井道路被毀,小溪河流干涸,16萬農民逃離西部地區(qū)。當年美國農業(yè)損失慘重,糧食減產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蘇聯(lián)并沒有接受美國的教訓。從1954年開始,為“讓荒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在哈薩克、烏拉爾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內開墾了約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蘇聯(lián)糧食年產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結構被破壞的結果是:1960年3月和4月兩次出現(xiàn)了大面積黑風暴,僅哈薩克新墾區(qū)農田就被毀了20萬平方公里,新墾區(qū)農耕系統(tǒng)幾乎癱瘓,連鄰國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塵霧迷漫。
          ④比黑風暴波及更廣、持續(xù)更長且已覆水難收的是同時發(fā)生并綿延至今的白風暴。前蘇聯(lián)在土庫曼斯坦卡拉庫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庫姆運河,每年可從亞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調水灌溉10萬平方公里的農田和草場。這種“創(chuàng)造性地再造自然”帶來了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劇下降,30年間湖岸線后退10至20公里,成海湖底鹽堿裸露,周圍地區(qū)沙化嚴重,“白風暴”(含鹽塵的風暴)接踵而至,不僅使咸海附近的環(huán)境荒漠化,白風暴還永久性地毀滅了60%的新墾區(qū),使其成為生命的禁區(qū),導致了不可逆轉的生態(tài)災難。
    (1)根據(jù)第②段的內容,依次概括美國黑風暴的另外兩個特點。
     
      ②波及范圍廣 ③
     

    (2)通讀全文,簡要說明第④段中“創(chuàng)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義。
    (3)第②段主要運用的一種說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畫線句中“永久性”一詞可以刪去嗎?請說明理由。

    發(fā)布:2024/11/20 8:0:2組卷:19引用:2難度:0.3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