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中國占主流的觀點是“天人合一”?!疤烊撕弦弧彼枷?,一方面強調天地自然有其運行規(guī)律,人的行為必須遵循這一規(guī)律,另一方面又強調以人為本,人有主觀能動性,從而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定位為和諧共生的關系:既順應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又合理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于人類。這種價值觀念影響到中華傳統節(jié)日,賦予中華傳統節(jié)日豐富的內涵。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將天象、物候、人事統一到一個井然嚴密的時間秩序之中。一年中的每個月份都被賦予特殊的屬性,每個月都有特定的氣候與物候,都有對人們日常生活的規(guī)定,都有應行和禁行之事,以及不按時令行事的惡果?!绊樚鞈獣r”的行事準則始終貫穿其中。一方面,人的一切活動都要與時間的特性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人類符合時宜的活動也能對時間的順利轉化起到積極作用,從而有利于萬物生長、天人和諧。
      中華傳統節(jié)日是時間的重要節(jié)點,諸多要素都蘊藏在這一文化內涵中。首先表現在節(jié)日時序的安排上,其遵循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內在節(jié)奏。再次,表現在同一個節(jié)日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節(jié)日名稱,不同的習俗活動。因地制宜是順天應時的必然要求,而不同地方的中國人在大致相同的節(jié)日框架下,因地制宜,形成符合本地特點的節(jié)日文化,正是順天應時的表現。如此不僅豐富了傳統節(jié)日的習俗活動、化內涵,也顯示了傳統節(jié)日的包容性和延展性。中華傳統節(jié)日傳承久遠,文脈不斷,與此有著密切聯系。
      大自然是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沒有大自然的恩惠,人類便沒有生存和發(fā)展的條件,因此理應心懷感恩并在行動上有所表達。在中國傳統社會,祭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祭祀的神祇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三大系統,其中天神和地祇就是自然神。對它們的祭祀,主要在傳統節(jié)日進行。一方面,中華傳統節(jié)日體系中設有以祭祀自然神為主的節(jié)日,如祭祀天地日月之神的冬至日、夏至日、養(yǎng)分日,秋分日;另一方面,祭祀自然神成為傳統節(jié)日重要的習俗活動,比如七夕節(jié)祭牛郎星和織女星、中秋節(jié)祭月等。這些對于自然神的祭祀主要出于感恩,祭祀活動的舉行也傳承著禮敬自然之道。
“以人為本”,即將人放在中心地位,強調“人貴于物”。在傳統節(jié)日中,人始終居于主體的地位,種種習俗活動的舉行,歸根結底是服務于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這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面對大自然加于人類的種種困難,人們充分發(fā)揮人的能動性,表現出不畏困難、自強不息的人生態(tài)度。從節(jié)日起源來看,不少節(jié)日最初都是不祥的日子。過年的傳說中有害人的怪獸出沒,端午節(jié)是公認的惡月惡日,重陽節(jié)也充滿兇邪。然而,面對兇惡的年獸和各種惡鬼,人們發(fā)明了爆竹,桃符、門神等多種節(jié)物,并舉行驅儺儀式。第二,人們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自然之物,發(fā)明節(jié)俗物品和舉行活動,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人們渴望家庭團圓,就將許多節(jié)日食品做成圓形,如春節(jié)的九子、中秋節(jié)的月餅,并將合家團坐飲食稱為“吃團圓飯”等。種種習俗活動,反映了人們不僅有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更有積極促進其實現的多種努力。
(摘編自張勃《中華傳統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       材料二: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各級名錄體系中,傳統節(jié)日及其相關保護項目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傳統節(jié)日日益成為連接國家與民眾的重要媒介,也越來越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各地區(qū)各民族傳統節(jié)日的文化“名片”作用得到社會廣泛認同,進一步促進傳統節(jié)日文化的豐富、開放和共享。
      從文化變遷視角來看,舊有文化習慣在社會巨變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文化發(fā)展過程的必然。傳統節(jié)日文化也不例外。一方面是節(jié)日風俗不斷變化和更新,另一方面是社會對昔日濃濃節(jié)“味”的懷戀,部分節(jié)日文化建構中過度商業(yè)化傾向受到詬病,傳統節(jié)日文化面臨考驗。這些都提示我們,要理性看待節(jié)日文化變遷,客觀審視傳統節(jié)日現代化轉型。在傳統節(jié)日文化實踐中,要因地制宜、求真務實地做好節(jié)日文化建設,在社區(qū)、組織,機構、社會等不同層面從人民群眾身邊小事做起。
      無論是“新秧歌運動”“新年畫”,還是新時代的“文化進萬家”,都是節(jié)日文化繼承發(fā)展的重要表現。今天,搶紅包、“反向春運”,短視頻拜年等新現象流行,也說明了人們對新年味、新年俗、新節(jié)日文化的主動接受。節(jié)日文化只有在傳承基礎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煥發(fā)鮮明時代特征,才能加強與老百姓的聯系,使節(jié)日這個重要文化載體切實承擔起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使人們在節(jié)日味道中延續(xù)文化認同,凝聚精神力量。
(摘編自李松《以節(jié)日文化凝聚精神力量》)(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天人合一”是我國對于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主要認識,它對我國傳統節(jié)日產生了影響。
B.中華傳統節(jié)日能夠傳承久遠而文脈不斷,是因為它具有豐富的習俗活動和文化內涵。
C.在傳統節(jié)日祭祀自然神,主要體現了古人對大自然的感恩,也讓禮敬自然之道相傳承。
D.如今,傳統節(jié)日既是連接國家和民眾的重要媒介,又是不同文化進行交流的重要載體。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D
D

A.人的活動應遵循由天象、物候、人事構成的時間秩序,這樣能夠順天應時,否則就會受到國家的嚴懲。
B.我國幅員遼闊,傳統節(jié)日的排列時序應該因地制宜,使之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體現順天應時的要求。
C.古人通過放鞭炮、貼門神、驅儺儀式等習俗活動,把本來不祥的節(jié)日都變成了喜慶的節(jié)日,體現了人的能動性。
D.和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傳統節(jié)日文化在社會巨變過程中也會產生不適感,這是正常的,人們不必大驚小怪。
(3)下列選項都體現了我國傳統節(jié)日某一方面的文化內涵,其中不屬于材料一所闡述的文化內涵的一項是
B
B

A.春節(jié)是歲首、元日,是新的時間周期開始之時,人們脫掉舊衣換穿新衣,且打掃庭院,用“新桃”換掉“舊符”。
B.寒食節(jié)是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古代在寒食節(jié)這天要禁煙火,并且只能吃冷食,以此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忠臣節(jié)士介子推。
C.社日是祭祀社神的節(jié)日。祭社神先立社,在壇上用石砌屋,無頂,上貼“社稷之神”紅紙,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餉烏鴉。
D.上巳,俗稱三月三。在上巳節(jié),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以被除不祥,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
(4)材料一、材料二的話題都是我國傳統節(jié)日文化,但兩者的論證角度明顯不同,請簡要分析。
(5)請結合材料,談談在現代化變遷中應該如何傳承和發(fā)展我國傳統節(jié)日文化。

【答案】B;D;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3 2:0:8組卷:3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在《人民報》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
    馬克思
           ①所謂的1848年革命,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歐洲社會干硬外殼上的一些細小的裂口和縫隙。但是它們卻暴露出了外殼下面的一個無底深淵。在看來似乎堅硬的外表下面,現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動蕩起來,就能把由堅硬巖石構成的大陸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無產階級解放這個19世紀的秘密,本世紀革命的秘密。
          ②的確,這個社會革命并不是1848年發(fā)明出來的新東西。蒸汽、電力和自動走錠紡紗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但是,盡管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大氣把兩萬磅重的壓力加在每一個人身上,你們可感覺得到嗎?同樣,歐洲社會在1848年以前也沒有感覺到從四面八方包圍著它、壓抑著它的革命氣氛。
          ③這里有一件可以作為我們19世紀特征的偉大事實,一件任何政黨都不敢否認的事實。一方面產生了以往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想象的工業(yè)和科學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卻顯露出衰頹的征兆,這種衰頹遠遠超過羅馬帝國末期那一切載諸史冊的可怕情景。
          ④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財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種奇怪的、不可思議的魔力而變成貧困的源泉。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愈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fā)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F代工業(yè)和科學為一方與現代貧困和衰頹為另一方的這種對抗,我們時代的生產力與社會關系之間的這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爭辯的事實。有些黨派可能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黨派可能為了要擺脫現代沖突而希望拋開現代技術;還有一些黨派可能以為工業(yè)上如此巨大的進步要以政治上同樣巨大的倒退來補充??墒俏覀儾粫J錯那個經常在這一切矛盾中出現的狡獪的精靈。我們知道,要使社會的新生力量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來掌握它們,而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機器本身一樣,是現代的產物。在那些使資產階級、貴族和可憐的倒退預言家驚慌失措的現象當中,我們認出了我們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兒羅賓,這個會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榮的工兵??革命。英國工人是現代工業(yè)的頭一個產兒。他們在支援這種工業(yè)所引起的社會革命方面肯定是不會落在最后的,這種革命意味著他們的本階級在全世界的解放,這種革命同資本的統治和雇傭奴役制具有同樣的普遍性質。我知道英國工人階級從上一世紀中葉以來進行了多么英勇的斗爭,這些斗爭只是因為資產階級歷史家把它們掩蓋起來和隱瞞不說才不為世人所熟悉。為了報復統治階級的罪行,在中世紀的德國曾有過一種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畫上了一個紅十字,大家就知道,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決?,F在,歐洲所有的房子都畫上了神秘的紅十字。歷史本身就是審判官,而無產階級就是執(zhí)刑者。
    【注釋】①原文載于1856年4月19日《人民報》第27期?!度嗣駡蟆罚鴳椪屡傻闹軋?,1852年5月由憲章運動的領袖之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瓊斯在倫敦創(chuàng)辦。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為該報撰稿,并對該報的編輯給予幫助。1856年4月4日,馬克思作為流亡倫敦的外國革命人士代表參加《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四周年宴會并發(fā)表了這篇演說。②1848年革命:指1848至1849年在歐洲許多國家發(fā)生的工人主義運動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資產階級革命。1848年革命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鍛煉了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馬克思主義和后來歐洲工人運動及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③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均為法國革命家,1848年革命的參加者。④狡獪的精靈:和下文的“好人兒羅賓”,都出自莎士比亞喜劇《仲夏夜之夢》:“要是我沒有把你認錯,你大概便是名叫羅賓好人兒的狡獪的淘氣的精靈了?!敝竸∽髦械闹匾宋镄【`迫克,他喜歡惡作劇,是劇中矛盾沖突的制造者。⑤這個會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榮的工兵出自莎士比亞悲劇《哈姆萊特》。馬克思在這里借用“老田鼠”和“工兵”的形象來比喻革命。
    材料二: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恩格斯
           ①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不過兩分鐘,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fā)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②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zhàn)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③正像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④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fā)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由于剩余價值的發(fā)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fā)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fā)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
          ⑥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yè)、對一般歷史發(fā)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fā)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注視電學方面各種發(fā)現的進展情況,不久以前,他還密切注視馬賽爾?德普勒的發(fā)現396。
          ⑦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yè),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yè),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最早的《萊茵報》(1842年)214,巴黎的《前進報》(1844年)397,《德意志—布魯塞爾報》(1847年)221,《新萊茵報》(1848—1849年)222,《紐約每日論壇報》(1852—1861年)227,以及許多富有戰(zhàn)斗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最后,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峰,創(chuàng)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193,——老實說,協會的這位創(chuàng)始人即使沒有別的什么建樹,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⑧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F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zhàn)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⑨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
    (1)下表是根據以上材料對演講稿語言特點的梳理,請結合材料內容完成以下表格。
    語言特點 例句 表達效果
    巧用比喻 所謂的1848年革命,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歐洲社會干硬外殼上的一些細小的裂口和縫隙。但是它們卻暴露出了外殼下面的一個無底深淵。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2)材料二第⑦段中畫線句說道“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本身解放的條件?!闭埥Y合材料一相關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材料二第②段中以“對于歐美戰(zhàn)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的順序概括馬克思逝世的損失,但是,后文卻先從“歷史科學”角度寫起。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作者這一結構安排的意圖。

    發(fā)布:2024/10/31 9:0:2組卷:2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屬于藝術之范疇,其終極旨歸應為“詩”。詩性當是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藝術化地去處置現實,提升小說作為故事性文本的藝術含量,從而使其抵達更高層次的詩性彼岸。過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會遮蔽或者喪失其詩性,而墮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詩性之關系,應當成為小說家的第一要務。綜觀中國當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現狀,詩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離葆有更高藝術含量的“純文學”軌道上漸行漸遠,而墮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說是當下最為繁榮的文學體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一些作家似乎過多沉迷于敘述模式的借鑒和實驗,陶醉于魔幻現實的營造,癡心于恢宏歷史的展現,執(zhí)著于玄妙故事的構思,卻忽視或者漠視了小說詩性的構建。在他們的作品中,難于找尋到詩化的現實、詩意的語言和充滿詩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現實、粗鄙的語言和意象的缺席,卻占據了不小的空間。而且,過度商業(yè)化的氛圍造成了他們心態(tài)的浮躁和對利益的追逐,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小說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幾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這并不是對中國當代小說的全面否定。中國當代小說中不乏富有詩性、藝術水準頗高的佳作,但這類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沖刷、侵蝕。
    (摘編自仕永波《小說亟待提升詩性品質》)       材料二:海德格爾認為,文學是人們在天地之間創(chuàng)造出來的嶄新的詩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詩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詩意的,我們只有通過文學的引領才能到達詩意,感受無限,領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總是被非詩意遮蔽著,是庸常的、缺乏藝術質感的,而文學又必須是充滿詩意的,那么,文學活動的第一步就應該是對生活進行異質化處理,也就是把客觀生活改造成能夠體現人生的普遍經驗的、心靈化和情態(tài)化了的主客觀相統一的詩意的生活。上述思想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理念,與傳統的強調文學與生活同質性的“模仿”和“再現”理論,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在現代小說創(chuàng)作中,固守傳統的“模仿”“再現”原則的固然不是少數,而追求敘事的詩性價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覺追求。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小說作為一種敘事文學樣式,更多的是與歷史發(fā)生密切的關聯。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說,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經國史之補”的面貌出場的。因此,可以說早期的小說主要是對人與社會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來達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這樣的小說不是一種純粹的藝術,人們更多地關心它所敘之“事”,而不關心它是如何“敘”事,其社會歷史價值遠遠大于藝術價值。但在其漫長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小說不斷地從講故事的原始形態(tài)向詩性敘事的現代形態(tài)發(fā)展。許多現代優(yōu)秀小說,借用英國著名小說家笛福的話說,是“浸透了詩的”。在中國,第一部充分詩化的敘事文學作品是《紅樓夢》。在這部不朽之作中,諸如“頑石幻形入世”“絳珠還淚”“木石姻緣”“風月寶鑒”等審美意象奇幻而豐盈,隱喻、象征、反諷、復義等詩性手法層出不窮,超言絕象的不盡內涵對人的心智有著永恒的吸引力。曹雪芹將人間嚴酷的現實世界充分詩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達到了敘事藝術的巔峰。
    (摘編自孫春旻《論現代小說的詩性敘事》)       材料三:小說是以塑造人物為中心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個作家的審美追求,決定著作品基本的審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孫犁的小說表現出很強的詩化品格。一般來說,生活總是充滿著矛盾和斗爭,一般的小說作家往往通過立體多面的人物性格來反映豐富、復雜的社會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孫犁不喜歡表現生活中丑惡的、悲觀的一面,而喜歡寫人生美好的、歡樂的東西。在孫犁的小說世界里,大量的農村青年婦女構成了一個獨特的人物系列畫廊?!独虾氖隆防锏男∶?、《丈夫》里的媳婦、《蘆花蕩》里的兩個女孩、《荷花淀》與《囑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兒、《蒿兒梁》里的女主任、《吳召兒》里的吳召兒、《山地回憶》里的妞兒……對這些青年婦女,孫犁不是窮形盡相、面面俱到地刻畫描寫,而是重在發(fā)掘她們的靈魂美、人情美,作者把這些人物當作“美的極致化身”,而不是借她們來展示廣闊復雜的社會人生。在孫犁的筆下,她們的性格無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單純的,但她們因包蘊著作者的豐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顯得富有詩意,可以稱之為詩化的人物。
          孫犁抒情絕少像五四時期郁達夫那樣直抒胸臆,而是以間接傳達的方式,將情感充分客觀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寫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說生成了一個又一個別有韻致的意境。小說與詩畢竟是兩種不同文體,在營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別的:詩是抒情文體,在一首詩中,意境是統一的、自足的;而小說是敘事文體,人事過程的展現必須以場面的遞進為背景,小說的意境是通過場面來顯示的。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指出:“意境不僅指一種深善的情旨,同時還要配合一個活生生的場面,使那情旨化為可以感覺的?!睂O犁的許多小說往往就是由幾個場景連綴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場景中刻意創(chuàng)造的。正是內在于小說深層的詩情詩境,將缺少時間規(guī)定性的生活片段連綴貫穿起來,使得孫犁小說呈現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孫犁像寫詩一樣寫小說,也像寫詩一樣錘煉語言,他的小說語言富有詩的特質、詩的美感。巧設比喻,是孫犁小說語言詩性美的突出表現。圍繞一個描寫對象,以比喻為手段多方網羅物象,擴大語言的意象密度,增強語言的詩意,這可以說是他的“繁筆”。而“簡筆”他也同樣用得富有詩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現力的生活細節(jié),白描勾勒,寥寥數語,便傳達出豐富的意味。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聽說丈夫要隨隊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動分明是內心的震動:是依戀丈夫,還是擔心丈夫,還是因為想到獨身持家的艱辛?或者這些心緒兼而有之?對此作者不著一字,留下空白,讓讀者根據主人公的動作細節(jié)去想象。富有音韻美和節(jié)奏感,是孫犁小說語言詩化的又一個重要特征。朱光潛認為:小說的功用在于敘事說理,而詩則著意于抒情遣興,“事理可以專從文字的意義上領會,情趣必從文字的聲音上體驗”。由于詩的滲透,孫犁小說語言的音樂性大大增強,語言的內在節(jié)奏提高到一個重要的地位。
    (摘編自靳新來《孫犁小說的詩性特質》)(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性是所有文學形式共有的本質特征,是所有文學形式的普遍追求,是提高文學作品藝術品位的首要因素。
    B.小說的故事性和詩性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故事性越強則詩性越弱;反之,故事性越弱詩性就越強。
    C.小說是否具有詩性的特質,取決于作者能否將傳統詩歌營造意境的技法靈活自如地移植到小說創(chuàng)作之中來。
    D.文學的“異質化”意指對客觀現實人生所做的情態(tài)化和心靈化藝術加工,不同于傳統的“模仿”“再現”。
    (2)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詩性小說關注的是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往往淡化其社會歷史價值,不追求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
    B.海德格爾對客觀生活進行主觀異質化處理的觀點,同孫犁將主觀情感充分客觀化的做法,本質是一樣的。
    C.小說中的人物如果承載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體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那這部小說就可以視為詩性化作品。
    D.孫犁的詩性小說,往往人物對話簡潔,不重視人物語言個性化,卻很重視對人物心理作細致入微的刻畫。
    (3)下列與孫犁小說的詩性特征相吻合的一項是
     

    A.《祝?!分腥螌懙较榱稚┑耐饷玻@三次肖像描寫代表了她人生的三個階段,真實而傳神地刻畫了其精神世界。
    B.《裝在套子里的人》談到別里科夫的婚事時寫道,“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了婚”,極盡諷刺之能事。
    C.《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有關風雪的景物描寫雖著墨不多,卻渲染了氣氛,同時推動情節(jié)層層發(fā)展、逐步走向高潮。
    D.《邊城》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4)材料三在說理時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舉例說明。
    (5)如何提升中國當代小說的“詩性”特征?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發(fā)布:2024/10/31 2:30:2組卷:40引用:20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機器人新聞是使用算法自動從結構性數據中生成的新聞,這種依賴數據生成新聞的程序一旦開發(fā)出來就可以高速生產出海量的內容。所謂機器新聞寫作是一種自然語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過采集大量的各種題材及高質量的數據,建立各種分類的龐大數據庫,借助人工智能(AI)實現從數據到認識、見解和建議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機器自動生產新聞。由此可見,機器人新聞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是自動化,因此也可以稱之為自動化新聞。
          目前熱度正居高不下的機器人以其強大的精準性、時效性和數據挖掘能力在新聞領域中脫穎而出。通過“多、快、好”且本來就備受關注的新聞消息吸引并鎖住大眾,機器人新聞儼然成為了媒介搶占市場的一把利器。緊隨著西方國家將機器人應用于新聞生產的成功實踐,近幾年來,把機器人撰寫新聞稿件應用于新聞生產過程也在國內新聞生產領域得到了極高的重視和推廣,并在體育、財經、地震報道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報道也主要是那些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消息、快訊等新聞題材。
    (摘編自《機器人新聞:開啟新聞生產模式新樣態(tài)》)
    材料二:
          最先出現的騰訊夢幻寫手,第一次將AI(人工智能)寫稿機器人應用于國內新聞生產中;新華社推出的“快筆小新”則是開啟了央媒機器人寫稿的先河;今日頭條的“張小明”讓寫稿機器人的技術水平提升到了2.0的時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與第一財經、南方都市報等都爭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機器人生產新聞過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聞機器人“DT稿王”和機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促進傳媒業(yè)傳統思維的轉化、采編流程的優(yōu)化以及內容結構的深化,日漸成為新聞生產過程的最佳觸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還沒有辦法取代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數據的處理能力和處理速度上的優(yōu)勢是傳統記者所無法比擬的,物聯網時代的海量傳感器可能使媒體面臨更多的大數據挖掘報道,這將使機器人新聞的優(yōu)勢持續(xù)擴大。
          同時,機器人新聞可以用來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閱讀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輕松地對每個用戶的閱讀習慣進行分析,進而生產定制化的新聞產品。
          那些重大的與人們切身利益相關又無法通過實時直播傳輸的訊息,比如初發(fā)地震、突發(fā)性洪澇災害等專業(yè)新聞媒體可能無法實時記錄的場景,對于機器人新聞來說并不值一提,通過實時數據檢測和數據分析,算法會自動識別、篩選和數據處理,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將消息發(fā)布和傳達給受眾,并且精準、有效。
    (摘編自《新聞寫作機器人將被普遍應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寫作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它背后的潛力依然讓“靠寫字謀生”的筆者不能平靜。如今,業(yè)內都在討論AI的“奇點”,“奇點”可以理解為AI從目前的弱人工智能變成強人工智能。李開復認為,從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如同人類可以推理和解決問題的AI)需要漫長的時間,但是從強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類的智慧)可能僅僅需要一天的時間。
          雖然當下,寫作者還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無憂的寫作時代已經結束了。如果奇點真的來臨,作為寫作者的人的價值真的毫無存在的必要了嗎?
          雨果科幻文學獎獲得者,《北京折疊》作者郝景芳給出了她的思考:“在未來,工廠機器流水線留給機器人,人會以更加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與流水線競爭。人的獨特性會體現出來:思考、創(chuàng)造、溝通、情感交流;人與人的依戀、歸屬感和協作精神;好奇、熱情、志同道合的驅動力?!比撕蜋C器人最大的差別不是計算能力和文字轉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內核以及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思索。你給AI再多次的訓練,它也只不過是更改一個個值對應的函數和概率,卻理解不了這些值背后的含義,更不用說從海量信息中挑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來作為新作品的題材了。創(chuàng)造者的個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價值所在!
    (摘編自《機器人書寫時代到來,營銷行業(yè)將被徹底顛覆》)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述說,正確的一項是
     

    A.機器人新聞起源于西方國家,廣泛運用于國內新聞生產領域,儼然成為媒介搶占市場的一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機器人新聞的優(yōu)勢還將持續(xù)擴大,但目前人工智能還無法替代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鑒賞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數據處理能力的優(yōu)勢,分析用戶的閱讀習慣,從而生產完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閱讀產品。
    D.人工智能的出現意味著寫作者高枕無憂的寫作時代已經結束了,但寫作者作為人,仍然可以憑借自己的獨特性與人工智能寫作展開競爭。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寫到了國內媒體對機器人新聞的重視,但前者重在介紹機器人新聞寫作新樣態(tài),后者重在介紹新聞寫作機器人的應用情況。
    B.機器人新聞,具有“多、快、好”的特點,主要在體育、財經、地震報道幾個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在不斷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C.“奇點”的來臨雖然對寫作者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人工智能并不理解那些數值背后的含義,更缺乏寫作者的個性化思考。
    D.人工智能不僅可將人從日常繁重的寫作流水線上解脫出來,而且還可以促進人以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與流水線競爭。
    (3)如何克服機器人新聞的那些局限?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0/31 10:0:2組卷:15引用:21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