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電影《西游記》中有許多孫悟空“騰云駕霧”的特技鏡頭,這是利用了一個重要的物理原理拍攝出來的,拍攝時,先拍出孫悟空在布景云朵上的表演鏡頭,再拍出天空中的真實白云,地面上的山河湖泊,然后將兩組畫面放到“特技機”中疊合,疊合時迅速移動作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此時觀眾就感覺到孫悟空在“騰云駕霧”了。
(1)在拍攝孫悟空“騰云駕霧”的特技鏡頭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是哪個重要的物理原理?
(2)觀眾是以什么為參照物,看到孫悟空“騰云駕霧”的?
(3)根據(jù)這段文字的敘述,你會發(fā)現(xiàn)電影中很多特技鏡頭,都采用了這種方法,請列舉一例并簡要說明。
【考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答案】(1)在拍攝過程中,演孫悟空的演員相對于地面位置保持不變,山川、湖泊相對于地面位置不斷變化,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演孫悟空演員是靜止的,地上的山川、湖泊是運動的,故在拍攝孫悟空“騰云駕霧”的特技鏡頭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原理;
(2)看電視時,觀眾以作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為參照物,所以觀眾能產(chǎn)生孫悟空騰云駕霧遠去的感覺;
(3)觀看功夫片式時,常常看到功夫高強的人能跳到很高的墻上或房頂上,可能是拍攝時,人在空中不動,然后再把墻的背景往下拉,這就達到了“人向上跳”的效果
了。
(2)看電視時,觀眾以作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為參照物,所以觀眾能產(chǎn)生孫悟空騰云駕霧遠去的感覺;
(3)觀看功夫片式時,常常看到功夫高強的人能跳到很高的墻上或房頂上,可能是拍攝時,人在空中不動,然后再把墻的背景往下拉,這就達到了“人向上跳”的效果
了。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6 8:0:8組卷:48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嫦娥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后首先將被送入一個地球同步橢圓軌道,這一軌道離地面最近距離為500公里,最遠為7萬公里,探月衛(wèi)星將用26小時環(huán)繞此軌道一圈后,通過加速再進入一個更大的橢圓軌道,距離地面最近距離為500 公里,最遠為12萬公里,需要48小時才能環(huán)繞一圈。此后,探測衛(wèi)星不斷加速,開始“奔向”月球,大概經(jīng)過83小時的飛行,在快要到達月球時,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減速。在被月球引力“俘獲”后,成為環(huán)月球衛(wèi)星,最終在離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極地軌道繞月球飛行,開展拍攝三維影像等工作,11月20日開始傳回探測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圖1為火箭升空,圖2為嫦娥運行路線圖。
(1)巨型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飛船平地托起,直沖云天:火箭在加速上升的過程中,火箭的機械能
(2)衛(wèi)星與火箭成功分離前,衛(wèi)星相對運載火箭是
(3)已知月球上無大氣、無磁場、弱重力,下列哪個儀器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
A.彈簧測力計 B.氣壓計 C.指南針 D.電鈴。發(fā)布:2024/12/23 8:0:2組卷:62引用:1難度:0.3 -
2.如圖所示,攝影師抓拍了一只烏鴉站在飛翔的老鷹背上休憩時的情景,若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鴉是 的;烏鴉相對于老鷹,位置 (選填“有”或“沒有”)發(fā)生改變,若以老鷹為參照物,烏鴉是 的。
發(fā)布:2024/12/23 21:0:1組卷:538引用:10難度:0.5 -
3.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15 3:0:1組卷:435引用:1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