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作于1925年)(1)對這首詞中詞句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
A.上闋“看”字是領(lǐng)字,它領(lǐng)起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下闋起到領(lǐng)起作用的字是“憶”字。
B.“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里的“廖廓”,原意是廣遠空闊。這里用來描寫宇宙之大。
C.“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這里“崢嶸”原指山勢高峻的樣子,這里引申為不平凡的意思。
D.“揮斥方遒”,揮斥,奔放。方,正。遒,強勁。這句意思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2)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D
A.詩人用“獨立”起筆,一方面是實寫,另一方面也同下闋的“百侶”相呼應,以便觸景生情,從容地展開下闋的回憶。另外也奠定了這首詞深遠、廣闊、深沉的基調(diào)。
B.作者在長沙第一師范讀書時,曾經(jīng)和許多共同從事革命活動的同學一 起來橘子洲游覽,他們評論國家大事,寫下了批判黑暗社會,宣傳革命真理的文章。
C.“誰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觀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究竟是誰主宰著世間萬物的升沉起 伏。這句話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在這軍閥統(tǒng)治下的中國,到底應該由誰來主宰國家興衰和人民禍福的命運。
D.“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刻畫了一批奮發(fā)有為的青年知識分子激流勇進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文的“誰主沉浮”的問題。
【考點】詠史懷古.
【答案】A;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34引用:3難度:0.9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小題。
滿庭芳?赤壁磯頭
南宋戴復古 赤壁磯頭,臨皋亭下,扁舟兩度經(jīng)過。江山如畫,風月奈愁何。三國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煙波。風流處,竹樓無恙,相對有東波。
登臨,還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算天寒路遠,早早歸呵。明日片帆東下,滄州上、千里蘆花。真堪愛,買魚沽酒,到處聽吳歌。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乘船兩度經(jīng)過赤壁,雖感此處景色美好,但美景并不能化解內(nèi)心的憂愁。
B.上闋用典,“風流處”化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寄寓的情感也相同。
C.“片帆”即孤舟,暗示人物處境,“孤帆遠影碧空盡”中的“孤帆”用法相似。
D.本詞上闋寫景,景中有情;下闋先抒情,后敘事,實寫內(nèi)心情思和返鄉(xiāng)生活。
(2)本詞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皆為登臨赤壁所作,兩首詞在抒發(fā)的感情上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兩首詞的內(nèi)容簡要分析。發(fā)布:2025/1/1 3:30:1組卷:19引用:8難度:0.6 -
2.閱讀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赤壁
杜庠
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
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里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
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磯鷗鳥滿煙蕪。[注]杜庠:字公序,號西湖醉老,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
(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曹軍以泰山壓卵之勢順江而下、睥睨一切的氣焰和威勢;“本”字則暗示了其驕兵必敗、“雄圖”終將化為泡影的結(jié)局。
B.頷聯(lián)分述諸葛亮和曹操兩個歷史人物:“心中空有漢”是說,漢朝將亡,諸葛亮縱然逞其才智,也是枉費心機;“眼里已無吳”句寫曹操的狂妄輕敵。
C.“兵銷炬影東風猛”所寫內(nèi)容與蘇軾的“檣櫓灰飛煙滅”詞句同說一事;杜詩用此句寫曹軍的失敗,為作者抒發(fā)歷史滄桑之情作鋪墊。
D.“夢斷”“簫聲”“夜月”的意象寫作者聯(lián)想到蘇軾泛赤壁的遺事,蘊含著悵惘之情,呈現(xiàn)出豪放雄奇的詩風。
(2)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尾聯(lián)是如何抒情的。發(fā)布:2025/1/1 4:0:1組卷:10引用:3難度:0.6 -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把酒問月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從詩人手持杯酒仰天問月寫起,繼而具體寫其人情態(tài),大有神往和迷惑交馳之感,起筆高遠,氣勢震撼。
B.詩中借“白兔搗藥”“嫦娥奔月”的神話,反映了詩人舉杯對月、與月共飲的歡欣,增添了超凡脫俗的氣氛。
C.詩人運用想象,筆觸縱橫恣肆,描繪了海天景象,集中體現(xiàn)了對宇宙、歷史及人生諸問題的思考,寓意深廣。
D.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歸到酒,塑造了一個崇高、永恒又神秘的月,也顯露著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形象。
(2)詩人“把酒問月”化用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問月”之意但又有不同,試對這兩者異同加以品析鑒賞。發(fā)布:2025/1/1 4:0:1組卷:6引用:3難度:0.6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