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nèi)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傳統(tǒng)不容褻瀆,歷史需要銘記 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是國家之瑰寶,歷史文化名人是民族之驕傲。我認為:沒有文化底蘊的民族不能立于世界之林,不尊重歷史文化名人的人膚淺而可悲。如漫畫中的四個青少年,竟荒唐地認為:屈原只是個歌手唱過《離騷》,是個廚師發(fā)明了粽子,是個醫(yī)生喚做大夫,是運動員跳過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亂燉中變了味,歷史文化名人在惡搞中丟了精氣神。可嘆!可悲!
龔自珍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要一個民族滅亡,首要方法是讓它自己踐踏其民族歷史,解構其民族文化,滌蕩其民族自信,破壞其民族認同感。
在泛娛樂化的時代,現(xiàn)在某些影視節(jié)目毫無底線,網(wǎng)絡惡搞如日中天。如賈玲在《木蘭從軍》小品中“身穿古裝,嘴啃燒雞走上舞臺,將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惡搞成貪吃、不孝、胸無大志、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唐代詩人杜甫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腦洞大開的網(wǎng)友紛紛為“杜甫”形象進行再創(chuàng)作,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托。杜甫的這一系列形象被網(wǎng)友戲稱為“杜甫很忙”,卻無從尋找其憂國憂民的情懷。在這些人眼里,歷史只是用來穿越的,雷鋒只是用來趕時髦的,黃河大合唱只是用來出洋相的,荊軻居然是女的……
這個被娛樂的時代,沒有嚴肅,沒有正經(jīng),沒有是非,所有的所有都成了雷人的鬧劇。當浮躁的氣息蔓延開來,當惡搞的風氣如日中天,當顛覆歷史傳統(tǒng)的背后藏的全是國人扭曲的心理,何談雄獅夢醒?何談中國崛起?
宋玉《風賦》有言: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歷史文化名人的尊重,我們要從日常入手,從細節(jié)做起。
寫好方塊字,學好文言文,欣賞古詩詞,深入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先賢,過好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諸如此類舉動,都是在踐行傳統(tǒng)、傳承文化,都是在向歷史和歷史文化名人致敬。
近年來,《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民歌大會》《國家寶藏》等具有人文情懷的文化類節(jié)目集體走紅,深受觀眾喜愛,掀起了一股股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如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環(huán)境不再是荒漠,我們要從中汲取營養(yǎng),并甘之如飴。
鈴溪古鎮(zhèn)的折子戲咿呀了千載,唱醉了晚歸的靈魂;川西劇場的皮影在夜幕中跳動,喚醒了倦怠的星空;蜀中自貢的龔扇伴隨著歷史的暑氣,攪動了傾城的清新……孔丘、屈原、岳飛、魯迅眾多歷史文化名人,個個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從歷史的深處向我們走來。
時代的車輪緩緩向前,時而順達,時而阻滯,執(zhí)轡的車夫滿臉從容,無言堅持,默默守候。這是對歷史的致敬。
龔自珍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要一個民族滅亡,首要方法是讓它自己踐踏其民族歷史,解構其民族文化,滌蕩其民族自信,破壞其民族認同感。
在泛娛樂化的時代,現(xiàn)在某些影視節(jié)目毫無底線,網(wǎng)絡惡搞如日中天。如賈玲在《木蘭從軍》小品中“身穿古裝,嘴啃燒雞走上舞臺,將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惡搞成貪吃、不孝、胸無大志、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唐代詩人杜甫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腦洞大開的網(wǎng)友紛紛為“杜甫”形象進行再創(chuàng)作,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托。杜甫的這一系列形象被網(wǎng)友戲稱為“杜甫很忙”,卻無從尋找其憂國憂民的情懷。在這些人眼里,歷史只是用來穿越的,雷鋒只是用來趕時髦的,黃河大合唱只是用來出洋相的,荊軻居然是女的……
這個被娛樂的時代,沒有嚴肅,沒有正經(jīng),沒有是非,所有的所有都成了雷人的鬧劇。當浮躁的氣息蔓延開來,當惡搞的風氣如日中天,當顛覆歷史傳統(tǒng)的背后藏的全是國人扭曲的心理,何談雄獅夢醒?何談中國崛起?
宋玉《風賦》有言: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歷史文化名人的尊重,我們要從日常入手,從細節(jié)做起。
寫好方塊字,學好文言文,欣賞古詩詞,深入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先賢,過好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諸如此類舉動,都是在踐行傳統(tǒng)、傳承文化,都是在向歷史和歷史文化名人致敬。
近年來,《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民歌大會》《國家寶藏》等具有人文情懷的文化類節(jié)目集體走紅,深受觀眾喜愛,掀起了一股股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潮。如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環(huán)境不再是荒漠,我們要從中汲取營養(yǎng),并甘之如飴。
鈴溪古鎮(zhèn)的折子戲咿呀了千載,唱醉了晚歸的靈魂;川西劇場的皮影在夜幕中跳動,喚醒了倦怠的星空;蜀中自貢的龔扇伴隨著歷史的暑氣,攪動了傾城的清新……孔丘、屈原、岳飛、魯迅眾多歷史文化名人,個個栩栩如生,神采飛揚,從歷史的深處向我們走來。
時代的車輪緩緩向前,時而順達,時而阻滯,執(zhí)轡的車夫滿臉從容,無言堅持,默默守候。這是對歷史的致敬。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2 8:0:8組卷: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焙⒆用鵀貘f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發(fā)布:2025/1/1 4:30:2組卷:41引用:10難度:0.1 -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義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說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為“新舊”的“新”,可表示“剛出現(xiàn)的”“性質上改變得更好的”“使變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贏,不負青春?!缶中麻_展新顏……花開潮起,春風十里,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湖北新聞》2022新年獻詞 于你,于我,于家,于國,新的百年征程已經(jīng)開始,星光將再次照亮趕路人的去途。2022年,繼續(xù)出發(fā),你準備好了嗎?
——中訪網(wǎng)2022年新年獻詞 2022年的序幕剛剛拉開,站在新年的門前,學校擬進行以“新時代?新使命?新?lián)敗睘橹黝}的演講比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請你寫一篇演講稿,表達你對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發(fā)布:2025/1/1 4:30:2組卷:15引用:4難度:0.7 -
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說,青年人一旦確立了奮斗目標,須執(zhí)著、專一,不可半途而廢,如此,方能終成大業(yè);也有人認為,青年人確立了奮斗目標,也不必做蠶自縛,可因時更換,順勢調整,這樣才能不負此生。
對于以上意見,你有怎樣的理解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見解與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發(fā)布:2025/1/1 4:30:2組卷:9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