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一種高效的抗瘧藥,常溫下為無色針狀晶體,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其提取的主要工藝如圖:
已知:
①青蒿素熔點為156~157℃。提取過程中溫度超過60℃時,所得青蒿素的藥效明顯降低。
②常見有機溶劑的沸點:
物質 | 丙醇 | 四氯化碳 | 乙醚 | 煤油 |
沸點/℃ | 97.4 | 76.8 | 34.5 | 180~310 |
增大青蒿與乙醚的接觸面積,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增大青蒿與乙醚的接觸面積,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溶劑X應選擇表中的
乙醚
乙醚
(填名稱)。(3)“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燒杯、漏斗、玻璃棒
燒杯、漏斗、玻璃棒
。(4)“操作Ⅱ”的名稱是
蒸餾
蒸餾
,所需的玻璃儀器除酒精燈、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外,還有 蒸餾燒瓶
蒸餾燒瓶
。(5)“操作Ⅲ”主要過程是加95%乙醇溶解、蒸發(fā)濃縮、
結晶
結晶
、過濾。(6)某學生對青蒿素的性質進行探究。將青蒿素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攪拌,發(fā)現(xiàn)溶液紅色變淺??梢缘玫降膶嶒灲Y論是
青蒿素溶液有酸性
青蒿素溶液有酸性
。【考點】物質分離、提純的實驗方案設計.
【答案】增大青蒿與乙醚的接觸面積,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乙醚;燒杯、漏斗、玻璃棒;蒸餾;蒸餾燒瓶;結晶;青蒿素溶液有酸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12 11:0:13組卷:6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分離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試劑1最好選用
(2)操作1是
(3)操作2是
(4)試劑2最好選用
(5)有同學認為乙酸在溫度低于16.6℃時會凝結成晶體,因此可通過降溫的方法使乙酸結晶而分離出來,操作3是結晶、過濾,這一看法是否正確?為什么?發(fā)布:2024/12/30 14:30:1組卷:13引用:5難度:0.4 -
2.化學家從反應C2H6(g)+Cl2(g)→C2H5Cl(l)+HCl(g)中受到啟發(fā),提出在農(nóng)藥和有機合成工業(yè)中可獲得副產(chǎn)品鹽酸,這一設想已成為現(xiàn)實.試指出從上述反應體系中得到鹽酸可采用的分離方法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9:30:2組卷:24引用:3難度:0.9 -
3.苯甲酸的重結晶實驗基本操作如下:
①將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燒杯中,再加入50mL蒸餾水,在石棉網(wǎng)上邊攪拌邊加熱,使粗苯甲酸溶解,②全溶后再加入少量蒸餾水并攪拌.③然后,使用短頸玻璃漏斗趁熱將溶液過濾到另一100mL燒杯中,將濾液靜置,使其緩慢冷卻結晶.④濾出晶體.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四步操作過程中需用到玻璃棒的步驟有
(2)步驟②的目的是
(3)觀察濾液冷卻時的實驗現(xiàn)象:
(4)重結晶后苯甲酸的狀態(tài):發(fā)布:2024/12/30 8:30:1組卷:43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