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實驗小組擬用甲圖所示的裝置研究滑塊的運動.實驗器材有:滑塊、鉤碼、紙帶、毫米刻度尺、帶滑輪的木板、漏斗和細線組成的單擺(細線質量不計且不可伸長,裝滿有色液體后,漏斗和液體質量相差不大)等.實驗前,在控制液體不漏的情況下,從漏斗某次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測得之后漏斗第100次經過最低點共用時100秒;實驗中,讓滑塊在鉤碼作用下拖動紙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同時單擺垂直于紙帶運動方向做微小振幅擺動,漏斗漏出的液體在紙帶上留下的痕跡記錄了漏斗在不同時刻的位置.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404/38/8721476e.png)
①該單擺的周期是22s;
②圖乙是實驗得到的有液體痕跡并進行了數據測量的紙帶,根據紙帶可求出滑塊的加速度為0.100.10m/s2;(結果取兩位有效數字)
③用該實驗裝置測量滑塊加速度,對實驗結果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漏斗重心變化導致單擺有效擺長變化,從而改變單擺的周期,影響加速度的測量值漏斗重心變化導致單擺有效擺長變化,從而改變單擺的周期,影響加速度的測量值.
【考點】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答案】2;0.10;漏斗重心變化導致單擺有效擺長變化,從而改變單擺的周期,影響加速度的測量值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72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用秒表測時間時為盡量減少誤差,應從擺球通過 (選填“最高點”或“最低點”)時開始計時。
(2)某同學在正確操作和測量的情況下,測得周期為T1,得出重力加速度值比當地重力加速度值小,排除了其它因素后發(fā)現,是所用擺球的重心不在球心所致,則可以判斷重心應該是在球心的 (選填“上方”或“下方”)。于是他將擺線長減小ΔL,測得單擺振動周期為T2,由此可得到比較準確的重力加速度表達式是 。
(3)為了更準確測量,他測出多組擺長L和振動周期T,得出如圖所示圖象,則圖象的縱軸表示 ;由圖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m/s2.(小數點后保留兩位)發(fā)布:2024/12/29 15:0:2組卷:124引用:5難度:0.6 -
2.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在測量單擺的周期時,測得擺球經過n次全振動的總時間為Δt;在測量單擺的擺長時,先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線長為l,再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的直徑為D,某次測量游標卡尺的示數如圖甲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甲圖可知,擺球的直徑為D=mm;
(2)該單擺的周期為 ;
(3)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幾組對應的L和T的數值,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作出T2-L圖線,但同學們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徑當作半徑來計算擺長,由此得到的T2-L圖像是圖乙中的 (選填①、②、③),由圖像可得當地重力加速度g=;由此得到的g值會 。(選填“偏小”“不變”“偏大”)發(fā)布:2024/12/29 14:30:1組卷:132引用:4難度:0.6 -
3.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單擺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擺線要選擇適當細些、長些,彈性小些的細線
B.質量大、體積小的擺球可以減小空氣阻力帶來的影響
C.單擺的擺長等于擺線上端的懸點到擺球最低點的距離
D.為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擺球全振動的次數越多越好
(2)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如圖乙所示,則擺球的直徑為 cm。
(3)通過改變擺長,測出多組擺長l和周期T的數據,作出T2-l圖線如圖丙所示,則由圖中數據計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達式為 (用l1、l2、T1、T2表示);用此方法計算重力加速度時,圖線不過坐標原點對結果是否有影響?。(填“有”或“沒有”)發(fā)布:2024/12/20 9:0:2組卷:47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