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我國昆明舉行。大會以“生態(tài)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旨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分析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本次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到:“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資料二:圖一為本次大會會標,會標中包含身著民族服裝的小女孩、大熊貓、孔雀、蝴蝶、魚、梅花、浪花等元素。圖二是小明根據會標中的五種動物繪制的分類圖。

(1)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形態(tài)結構,往往還要比較動物的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圖二中F 用鰓呼吸用鰓呼吸和用肺呼吸就是根據這一依據來進行分類的;
(2)寫出A~E中A、C所代表的動物名稱:A 蝴蝶蝴蝶;C 孔雀孔雀;
(3)資料二中習總書記提出的“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體現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4)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我們應該加強保護環(huán)境。請列舉出你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的一些做法:植樹種草(保護野生動植物、綠色出行、節(jié)約水電,垃圾分類、不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植樹種草(保護野生動植物、綠色出行、節(jié)約水電,垃圾分類、不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列舉出一條即可)
【考點】對動物進行分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答案】生理功能;用鰓呼吸;蝴蝶;孔雀;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植樹種草(保護野生動植物、綠色出行、節(jié)約水電,垃圾分類、不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