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一種RNA病毒,其結構蛋白包括核衣殼蛋白(N)、刺突糖蛋白(S)、囊膜蛋白(E)和膜蛋白(M)。其中,S蛋白是該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關鍵,病毒通過S蛋白與宿主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特異性結合,從而介導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引發(f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常用的血清抗體檢測方法的原理如圖所示。待檢血樣加到試紙條一端的樣本墊,通過毛細作用向前移動,金標墊上吸附有膠體金(聚集后呈紅色)標記的特異性抗原Ⅰ,若樣本中含有病毒特異性抗體,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金標記抗原Ⅰ-抗體復合物,然后繼續(xù)向前移動,與固定在檢測線(P線)的抗原Ⅱ結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檢測線上,產生紅色條帶。游離的金標記抗原Ⅰ則繼續(xù)向前到達質量控制區(qū)(S線),與此處固定的抗特異性抗原Ⅰ的抗體(圖中簡稱抗-抗體)結合,從而使S線發(fā)生顏色變化。

在對新型冠狀病毒抗體進行檢測時,將血樣與稀釋劑混合后,直接添加到樣品墊,等待15min左右,就可以通過P線與S線的顏色來判斷結果。P線與S線都變紅色,則為陽性,說明血樣中含有SARS-CoV-2特異性抗體。
(1)進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需要將病毒的RNA逆轉錄成cDNA,再利用 PCRPCR技術進行擴增。
(2)血清抗體檢測方法的靈敏度高,是因為檢測過程中反復進行了 抗原和抗體特異性結合抗原和抗體特異性結合結合。根據文中敘述,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則這種結合有 33次。若待測血樣中無SARS-CoV-2特異性抗體,則為陰性,顯色結果應為 P線不變色、S線變紅P線不變色、S線變紅。
(3)檢測新冠病毒抗體時,采用的抗原Ⅰ和Ⅱ為同種抗原,則最好選 BB作為抗原。
A.衣殼蛋白
B.刺突糖蛋白
C.囊膜蛋白
D.膜蛋白
(4)為控制疫情蔓延,疫情防控指揮中心提出對中、高風險地區(qū)返回人員進行篩查,檢測其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對于已注射過疫苗(滅活病毒疫苗)的人員,應選擇 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填“核酸檢測”或“抗體檢測”),不選擇另一種檢測方法的原因是 注射疫苗后,機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即使未感染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仍可呈陽性注射疫苗后,機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即使未感染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仍可呈陽性。
【考點】病毒.
【答案】PCR;抗原和抗體特異性結合;3;P線不變色、S線變紅;B;核酸檢測;注射疫苗后,機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即使未感染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仍可呈陽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5引用:1難度:0.6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