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文言文,做下列題目。
劉氏善舉 劉氏者,某鄉(xiāng)寡婦也。育一兒,晝則耕作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輒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鄉(xiāng)里咸稱其善。然兒不解,心有怨言。母戒之,曰:“與人為善,乃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母喪三年,劉家大火,屋舍衣物殆盡,鄉(xiāng)鄰給衣物,且為之伐木建屋,皆念劉氏之情也。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
(1)解釋加點詞語。
①輒以斗升相濟 就就
②心有憾怨言怨言
③母喪三年 去世去世
④方悟母之善舉 才才
(2)翻譯句子。
①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
②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
③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鄉(xiāng)里咸稱其善。
(3)“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請問劉家兒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答案】就;怨言;去世;才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50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益友之交譙周??夫交之道,譬之于物,猶素之白也,染之以藍①則青;游居交友,亦人之所染也。韓起②與田蘇處,而成好仁之名;甘茂③事史舉,用顯齊、秦之功;曹參④師蓋公,致清凈之治;竇長君兄弟⑤出于賤隸,謹恭師友,皆為退讓君子。語曰:‘甲_____,不扶自直?!搜噪m小,乙_____。必得其人。千里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窮達不阻其分,毀譽不疑其實。
(選自《譙子法訓?齊交》)【注釋】①藍:蓼藍。自然界中含靛藍較多的一種植物。②韓起: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田蘇:春秋時期晉國賢人。③甘茂:戰(zhàn)國中期秦國名將。史舉:甘茂之師。④曹參:西漢開國功臣、宰相。蓋公:西漢道家大師。⑤竇長君兄弟:西漢竇皇后的兩個兄弟竇長君、竇少君。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猶素之白也
②甘茂事史舉
③皆為退讓君子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染之以藍則青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而成好仁之名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C.竇長君兄弟出于賤隸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必得其人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①游居交友,亦人之所染也。
②窮達不阻其分,毀譽不疑其實。
(4)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擇鄰處,擇友交”的處世之道,閱讀本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文啟示我們與人相交要遵守“A
②下面兩個句子是從文中甲、乙兩處抽出來的,請選擇適合的進行還原。
可以喻大
蓬生麻中發(fā)布:2024/8/8 8:0:9組卷:24難度:0.5 -
2.閱讀回答問題。
范宣律己 范宣年八歲,后園挑①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②,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③,韓豫章④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裈⑤邪?”范笑而受之。
(選自《世說新語?德行》)【注】①挑:挑挖,挖出來。②“身體”句:語出《孝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體發(fā)膚,指身軀、四肢、須發(fā)、皮膚,泛指自己身體的全部。③潔行:品行高潔。廉約:清廉儉樸。④韓豫章:韓伯,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⑤裈(kūn):褲子。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是
②載
③裂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
②人寧可使婦無裈邪?
(3)范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們發(fā)揚光大?發(fā)布:2024/8/7 8:0:9組卷:37引用:1難度:0.5 -
3.閱讀短文,回答下面問題。
公孫丑下(第三章) 陳臻問曰:“前日于齊,王饋兼金①一百而不受;于宋,饋七十鎰而受;于薛②,饋五十鎰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當在宋也,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③,辭曰‘饋贐’,予何為不受?當在薛也,予有戒心,辭曰‘聞戒,故為兵饋之’,予何為不受?若于齊,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注釋:①兼金:價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②薛:薛地。③贐:送別時贈給的財物。
(1)解釋以下加點的字。
①王饋兼金:
②前日之不受是:
③予有戒心: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
②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
(3)選文中,孟子于齊、宋、薛三地,接受或不接受禮物的依據分別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結合選文,談談你對“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的理解。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3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