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試題詳情
從下列選項中選出和例句中加點意義相同的一項。
(1)例: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歐陽修《賣油翁》)AA
A.眾菩薩獻(xiàn)畢。因請如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吳承恩《西游記》)
B.周進(jìn)因他說這樣話,倒不同他讓了,竟僭著他作了揖。(吳敬梓《儒林外史》)
(2)例: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孟子《富貴不能淫》)BB
A.眾人見晁蓋如此志誠,盡皆歡喜。(施耐庵《水滸傳》)
B.獻(xiàn)帝泣曰:“朕被二賊欺凌久矣!若得誅之,誠為大幸!”(羅貫中《三國演義》)
(3)例:佛印絕類彌勒,祖胸露乳,矯首昂視。(魏學(xué)《核舟記》)BB
A.喚李催、郭汜領(lǐng)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羅貫中《三國演義》)
B.老和尚見說,滿心歡喜,卻才揩了眼淚道:“好,好,好!此計絕妙!”(吳承恩《西游記》)
(4)例: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陶淵明《桃花源記》)BB
A.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雨村聽了,并不推辭。(曹雪芹《紅樓夢》)
B.行者見說,喚山神、土地,同來見了三藏,具言前事。(吳承恩《西游記》)
【考點】一詞多義.
【答案】A;B;B;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16 8:0:1組卷:30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A.①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司馬遷《陳涉世家》)/②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孟子>二章》) B.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②帝感其誠。(列子《愚公移山》) C.①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林嗣環(huán)《口技》)/②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陋室銘》) D.①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歐陽修《醉翁亭記》)/②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簞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蹴爾而與之 聚室而謀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A.得之則生/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C.今為妻妾之奉為之/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0引用:4難度:0.8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