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菁優(yōu)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測定手段越來越多,測定的精度也越來越高.現有一種簡單可行的測定方法,具體步驟為:
①將NaCl固體研細、干燥后,準確稱取m g NaCl固體并轉移到定容儀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儀器中加苯,不斷振蕩,繼續(xù)加苯到A儀器的刻度,計算出NaCl固體的體積為V cm3
(1)步驟①中儀器A最好使用
C
C
(填序號).
A.量筒    B.燒杯     C.容量瓶     D.試管
(2)步驟②中是用
酸式
酸式
滴定管,能否用水代替苯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NaCl會溶于水,使體積變小
NaCl會溶于水,使體積變小

(3)已知NaCl晶體中,靠得最近的Na+、Cl-間的距離為a cm(如圖),則用上述方法測得的阿伏加德羅常數NA的表達式為
NA=
58
.
5
v
2
ma
3
NA=
58
.
5
v
2
ma
3

【答案】C;酸式;不能;NaCl會溶于水,使體積變小;NA=
58
.
5
v
2
ma
3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30 18:0:1組卷:22難度:0.1
相似題
  • 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測定手段越來越多,測定的精確度也越來越高?,F有一種簡單可行的測定的方法,具體步驟為:
    ①將固體NaCl細顆粒干燥后,準確稱取mgNaCl固體并轉移到儀器A中;
    ②用滴定管向A儀器中加苯(一種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不斷振蕩,繼續(xù)加苯至A儀器的刻度,記錄滴定管中的讀數,計算出NaCl固體的準確體積為Vcm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中A儀器最好使用
     
    。(填序號)
    A.量筒
    B.燒杯
    C.容量瓶
    D.試管
    (2)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
    (3)已知NaCl晶體中,距離最近的Na+與Cl-間的平均距離為acm(如圖所示),因此用上述測定方法測得的阿伏加德羅常數NA的表達式為
     

    菁優(yōu)網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5引用:1難度:0.7
  • 2.阿伏加德羅常數(NA)是一座“橋梁”,連接了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數量關系。通過電解法可測得NA的數值。
    已知:?。?個電子所帶電量為1.60×10-19庫侖。
    ⅱ.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能形成可溶含銅配離子。
    ⅲ.Ksp[Cu(OH)2]=2.2×10-20,Ksp(CuS)=6.3×10-36。
    【實驗一】用銅片和鉑絲為電極,電解硫酸酸化的CuSO4溶液。測得通過電路的電量為x庫侖。電解完成后,取出銅片,洗凈晾干,銅片質量增加了mg。
    (1)銅片應連接電源的
     
    (填“正極”或“負極”),鉑絲尖端產生氣泡,其電極反應式為
     
    。理論上,產生氣體與析出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2)本實驗測得NA=
     
    mol-1(列出計算式)。
    【實驗二】為減少含重金屬電解液的使用,更換電解液,同時更換電極與電源的連接方式。電解完成后,取出銅片,洗凈晾干,銅片質量減小。
    實驗 電解液 實驗現象
    0.25mol?L-1NaOH溶液 銅片表面為灰藍色
    0.25mol?L-1EDTA-2Na和0.25mol?L-1NaOH混合液(pH=8) 銅片表面仍為紅色
    (3)實驗①和②中各配制電解液500mL,使用的主要儀器有天平、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和
     
    。
    (4)經檢驗,實驗①中的灰藍色成分主要是Cu(OH)2。從平衡移動角度解釋EDTA-2Na在測定NA的數值中的作用:
     
    。
    (5)電解過程中,若觀察到銅片上有小氣泡產生,利用銅片質量減小計算NA的數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6)實驗結束后處理電解液:將取出的電解液加入過量硫酸,過濾,得到白色固體EDTA和濾液a;向濾液a中先加入NaOH調pH≈8,再加入Na2S,解釋不直接加入Na2S的原因及Na2S的作用: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6引用:2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