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租庸調制是唐前期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之上、對作為自耕農的成丁課以定稅的 稅制。它規(guī)定,每成丁納“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隨著土地兼并的加劇,丁戶逃亡,租 庸調制地位日降。唐中期“安史之亂”(755-763 年),造成了經濟大破壞,國家賦稅收入大減。隨著大理財家劉宴對財政大力整頓,增加了財政收入,也促進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和商品貨幣關 系的擴大。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正月,正式頒行“兩稅法”。兩稅法規(guī)定以“量出制入”為征課原則,“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以產為征課對象,以貨幣計 稅,夏秋兩征,錢糧和絹帛同繳。
——摘編自瑤喜臣《試論租唐調制到兩稅法的變革》《舊唐書》(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代創(chuàng)行兩稅法的條件及措施。
(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唐代稅收制度的變化。
材料二 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確立均田制,與此相適應的賦稅制度是租調制,唐初的租庸調制與之前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庸的制度化,這在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整理自李羨於《論均田制的興衰及其與租庸調制的關系》材料三 自魏晉有戶調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調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賦;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絹而當庸直;調則戶稅,各隨鄉(xiāng)土所出,歲輸絹綾純綿,其無蠶桑之處,則輸布麻。惟田賦不計畝而計丁或戶,則與均田制度相輔而行,蓋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戶籍為本,籍既失實,欲不廢而不能矣。逮唐之中葉,均田制度壞,租庸調亦不能復行,改為兩稅法矣。
——摘編自萬國鼎《中國田制史》(3)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正式確立均田制”發(fā)端于中國古代史上哪一重大改革?并簡析“庸”的含義及作用。
(4)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扼要說明唐代戶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調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0/8 12:0:1組卷:1引用:5難度:0.5
相似題
  • 1.唐初賦斂之法曰租庸調,……玄宗之末,版籍浸壞,多非事實。及至德兵起,所在賦斂,迫趣(cu)取辦,無復常準?!潦茄捉ㄗh作兩稅法。這表明兩稅法的實行旨在(  )

    發(fā)布:2024/10/18 15:0:6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在中國古代賦稅史上,因確立了“量出制入”“以資計稅”“貨幣征稅”等原則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稅制改革是(  )

    發(fā)布:2024/10/18 17:0:4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宋元之際的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田賦考》中寫道:“人之貧富不齊,由來久矣。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襲世資,家累千金者,乃薄賦之,又有年齒已壯,而身居貧約,家無置錐者,乃厚賦之,豈不背繆”。馬端臨此處批評的是( ?。?/h2>

    發(fā)布:2024/10/24 18:0:2組卷:3引用:4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