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輩子都在向他的雜交水稻夢奔跑。他的眼界很“小”,只在一粒小小的稻種上傾注了所有的精力;他的貢獻很大,他讓這粒稻種解決了14億中國人吃飯的問題。如圖1為水稻的幾種不同育種方法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
?(1)A→D表示的育種方法稱為 雜交育種雜交育種,應用的原理是 基因重組基因重組。通過A→B→C途徑進行育種的優(yōu)點是 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該途徑中常采用 花藥離體培養(yǎng)花藥離體培養(yǎng)方法來獲取單倍體幼苗。
(2)如果想要培育一個能夠穩(wěn)定遺傳的隱性性狀個體,則最簡便的育種方法是 A→DA→D(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能實現(xiàn)不同物種間基因交流的育種方法是 EE(填字母)。
(4)科學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種,而海島水稻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抗旱類型,有人打算也培養(yǎng)出抗旱的海島水稻新品種,但是用海島水稻與抗旱的陸地水稻進行了多次雜交,始終得不到子代,原因是 陸地水稻與海島水稻是兩個物種,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陸地水稻與海島水稻是兩個物種,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5)若親本的基因型有如圖2的四種類型:
①兩親本相互雜交,后代表型為3:1的雜交組合是 甲和乙甲和乙(填序號)。
②選乙、丁為親本,經(jīng)A→B→C途徑可培育出 44種純合植株。
(6)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細胞染色體數(shù)量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秋水仙素秋水仙素或低溫誘導,它們的作用原理都是 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的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nèi)染色體加倍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的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nèi)染色體加倍。
【考點】生物變異的類型綜合.
【答案】雜交育種;基因重組;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花藥離體培養(yǎng);A→D;E;陸地水稻與海島水稻是兩個物種,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甲和乙;4;秋水仙素;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的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nèi)染色體加倍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2 8:0:8組卷:7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用關(guān)東107和白火麥兩個品種的小麥(體細胞染色體42條)培育糯性小麥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在小麥F1植株與玉米雜交前,應先對小麥進行去雄處理 B.小麥F1植株與玉米雜交是為了讓小麥獲得來自玉米的優(yōu)良基因 C.DH系小麥的體細胞中通常有21條染色體 D.DH系小麥中糯性小麥大約占 14發(fā)布:2024/11/23 2:0:2組卷:14引用:5難度:0.6 -
2.普通小麥6n=42,記為42E;長穗偃麥草2n=14,記為14M,其中某條染色體含有抗蟲基因。 圖為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選育抗蟲小麥新品種的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正確的是( )
A.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不存在生殖隔離,雜交產(chǎn)生的 F1為四倍體 B.①過程目前效果較好的辦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C.丙中來自長穗偃麥草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3M或4M D.③過程利用輻射誘發(fā)染色體發(fā)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發(fā)布:2024/11/28 16:30:8組卷:51引用:4難度:0.7 -
3.下列有關(guān)生物變異與育種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能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生物,不一定能發(fā)生基因重組 B.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非同源染色體的易位均可導致基因重組 C.一個體細胞中任意兩個染色體組之間的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一定相同 D.單倍體育種的結(jié)果是純合二倍體 發(fā)布:2024/12/6 18:30:2組卷:6引用:4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