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春季運動會上,小明同學報名參加了1500米的比賽項目。下面是相關記實材料和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①~⑦表示生理過程,ABCD代表系統(tǒng)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類型,a是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質),請分析回答:
早晨,小明吃了豐盛的早餐;面包、煎雞蛋、生菜、牛奶。到了學校,開幕式后比賽開始,小明聽到槍響,立刻沖了出去。比賽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沖刺了,同學和班主任老師在終點為他加油吶喊,他咬緊牙關第一個沖到了終點。由于沖刺過猛,他摔倒在地,擦傷了膝蓋。班主任老師趕忙扶起他,這時小明才感到疼痛難忍。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109/255/606ae1b6.png)
(1)小明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個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過程中,參與的消化液有 唾液、腸液、胰液唾液、腸液、胰液。物質a經(jīng)過過程[②]吸收吸收進入血液。
(2)比賽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小明呼吸的頻率和深度都會增加。進行甲圖中③時,肋間肌和膈肌處于 舒張舒張狀態(tài);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從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進入肺泡要依次穿過哪幾層細胞?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兩層細胞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兩層細胞。
(3)甲圖中若D代表腎臟,一部分a在D中從離開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徑的結構依次是: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腎小囊→腎小管(用文字和箭頭表示)→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wǎng)。如果某人尿液中檢測到血細胞,則病變部位可能是 腎小球腎小球。
(4)小明“擦傷膝蓋感到疼痛”的神經(jīng)沖動傳導過程是 5→4→3→6→75→4→3→6→7(用圖乙中的數(shù)字和箭頭表示);班主任老師站在終點盯著小明從100米沖向終點的過程中,眼球內晶狀體曲度的變化是 由小變大由小變大。
【答案】唾液、腸液、胰液;吸收;舒張;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兩層細胞;腎小囊→腎小管;腎小球;5→4→3→6→7;由小變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92引用:4難度:0.1
相似題
-
1.我國于2015年開始啟動馬鈴薯主食化戰(zhàn)略,馬鈴薯成為小麥、玉米、水稻外的又一主食。請結合圖回答相關問題。
(1)馬鈴薯可以作為主食是因為它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中的大分子,是人體主要的
(2)葡萄糖的分解需要在氧氣的參與下進行。吸氣時,肺內氣壓
(3)血液中的氧氣與紅細胞中的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2.根據(jù)所學的營養(yǎng)物質、消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尿液形成等知識回答問題:
(1)大米中主要營養(yǎng)成分淀粉儲存在水稻種子的
(2)隨著主動脈,部分血液流到腎臟,如圖:經(jīng)過[④]
(3)淀粉屬于糖類,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此外還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物質是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需要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配合,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要通過泌尿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皮膚等。人體主要器官的結構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是由糖類提供的,食物中的淀粉屬于糖類。在圖1的結構[
中淀粉最終被分解為葡萄糖。
(2)圖2為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示意圖,肺泡中的氧氣經(jīng)過
(3)人體生命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經(jīng)由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椒闻荩S著呼氣過程排出體外。呼氣時,膈肌處于
(4)人體生命活動產生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主要以尿液形式排出體外。一位患者腎臟的某個結構出現(xiàn)了病變,尿檢結果如下表?;颊叩哪I臟發(fā)生病變的結構可能是圖3中的[紅細胞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無機鹽 尿檢結果 有 3 0 1.8 1.1 正常指標 無 0 0 1.8 1.1 發(fā)布:2025/1/6 8:0:1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