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2000年,全球成衣產(chǎn)量為500億件,2018年,產(chǎn)量猛增至1400億件,數(shù)量增加近2倍。
成衣產(chǎn)量猛增是因為服裝產(chǎn)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末,各大成衣品牌乘著全球化東風,開始在越南、孟加拉等生產(chǎn)成本低廉的國家設廠。如今,制衣廠甚至轉移到了埃塞俄比亞。該國紡織工人的工資全球最低,月薪折合人民幣僅181元左右,環(huán)保相關的法規(guī)條例以及工作環(huán)境要求都較為寬松。企業(yè)家便通過海外設廠的方式,生產(chǎn)海量服飾,再以低價傾銷。該然,衣服的質量并不總是盡如人意,但有誰在乎呢?商家并不考慮衣服是否耐穿,他們的目的是刺激顧客多消費。
由于衣服售價低廉,人們的花銷沒有比20年前多出很多,所以對衣物的熱情只增不減。人們對穿著的熱愛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打擊”地球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如今的服裝產(chǎn)業(yè)已然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yè)、第三大耗水產(chǎn)業(yè)。服裝產(chǎn)業(yè)每年排放12億噸二氧化碳,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這個數(shù)據(jù)看似不多,然而從原材料加工成紡織纖維,再織成本的過程中,許多原材料的生長、生產(chǎn)和制作也會造成污染。
例如:棉花等植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水,促進其生長的殺蟲劑和化肥會污染水域,導致有害水藻大量繁殖;皮毛產(chǎn)自動物,而動物的集中飼養(yǎng)要耗費大量資源,反芻動物還會排放溫室氣體甲烷;聚酯纖維、塑料等合成材料大多是以石油為原料制成的,而聚酯纖維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種制衣原材料,69%的衣物由其制成,生產(chǎn)和織造合成纖維釋放的二氧化碳是棉花的三倍:許動婚的工料,化花花的不過,把水材變成絲線的化學過程仍會有污染。
材料二:
如今,我們的生活在快時尚或者說是“即穿即扔”時代:人們即使不會穿,仍不假思索地買買買。結果是,我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nèi)扔掉一半以上的衣物,有些衣物可能只穿了三四次!一面是大量生產(chǎn),一面是迅速淘汰,那些被淘汰的衣物大多得不到妥善處理。這種現(xiàn)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據(jù)法國La fibredu tir 網(wǎng)站一項調(diào)研表明:法國每年要售出多達62.4萬噸的衣物,其中38%會回流到回收點,最終只有10%能真正回收利用,其中不到1%會被重新制成其他衣物。那么,回收點中其余就衣物的命運如何呢?它們大多數(shù)淪為碎步、樓房絕緣材料或者汽車工業(yè)用的毛氈(都是附加值不高的材料)。而那些未被回收的衣服去哪里了呢?可能丟進了垃圾桶,可能壓了箱底。小部分“幸運兒”會在法國的舊衣店里再次售賣,但更多的是賣到了非洲、印度等地,而舊衣物的大量傾銷,有時又會導致當?shù)丶徔検袌鍪Ш狻?br />材料三:
環(huán)保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廢物再利用。其實廢物也能重獲新生,搖粒絨就是用塑料瓶制成的。如果你覺得搖粒絨不夠時髦,就看看法圓品牌“1083”去年10月推出的“無限牛仔褲”吧。該系列所用的全部材料,包括布料、拉鏈、紐扣,都源自海洋垃圾和塑料廢品。此外,產(chǎn)品還經(jīng)過抗菌處理,可減少洗滌頻率,變得更加耐穿?!盁o限牛仔褲”一經(jīng)問世,就引起業(yè)內(nèi)人士的普通關注。在它的影響下,目前人們在尋找新型制衣原料方面仍在進行積極的探索。
(1)根據(jù)材料一,說說導致成衣產(chǎn)量猛增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2)選出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A
A.服裝產(chǎn)業(y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僅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可見它對環(huán)境的污染并不嚴重。
B.“無限牛仔褲”將海洋垃圾、塑料廢品用作制衣原料,這可能會推動制衣原料的變革,也為環(huán)保做出了貢獻。
C.人們對服裝的過度消費給舊衣物回收利用造成極大負擔,將舊衣物銷售到非洲、印度等地,會影響當?shù)氐募徔検袌觥?br />D.服裝產(chǎn)業(yè)對環(huán)境的污染是客觀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稍加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某些人為因素是可控的。
(3)請你根據(jù)上述材料,提出兩條有關選購衣物的建議。
【答案】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26 20:30:2組卷:4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征服衰老 叩問永生
鄧唯珂 ①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壽命,壽命的長短由什么決定呢?科學卻給出了答案——基因。
②基因是由存在于所有生物細胞核中的DNA組成的,是一切生命活動和形態(tài)的“核心代碼”,指導各個細胞發(fā)育的形態(tài),也決定它們什么時候分裂和死亡。生命的一切特征都是基因調(diào)控的,壽命也不例外。
③在征服死亡的探索中,端粒是最先進入科學家眼中的目標。端粒是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復合體,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
④1990年,生物學家凱文?哈里發(fā)現(xiàn)端粒與人體衰老有關。第一,細胞愈老,端粒長度愈短;細胞愈年輕,端粒愈長。第二,細胞分裂會使端粒變短,分裂一次,縮短一點,就像鐵桿磨損一樣,當只剩下一個殘根時,細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丟失約30~200bp(堿基對)。與之相反,癌細胞則不會衰老,因為它能不停地表達端粒酶(一種可以延長端粒的蛋白質),從而一直保持自身染色體的完整性??茖W家曾把端粒酶轉入小鼠體內(nèi),結果極大地延長了小鼠的壽命,而且不會導致癌癥??梢哉f,對端粒的研究是人類在抗御衰老的路途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⑤除此之外,氧作為一種活躍的化學成分,參與了人體各種化學活動,是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但是也因為活產(chǎn)生的自由基會對人體造成損傷。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抗氧化是預防衰老的重要步驟。自由基或氧化劑會將細胞和組織分解,影響代謝功能,并會引起不同的健康問題。如果能夠消除過多的自由基,則能夠預防許多自由基導致的老化相關疾病。
⑥僅僅減少代謝,減少氧化損傷只能有限地延長生命。人的一生中,基因隨機突變、紫外線、化學物質等都會對細胞造成損傷。2018年的一項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衰老的細胞在小鼠體內(nèi)的比例確實與衰老相關癥狀相關,如虛弱、低耐力和較慢的行走速度等。研究人員認為,老化細胞像“細胞僵尸”一樣賴在人體內(nèi)。還會分泌一種名為細胞激素(cytokinc)的小蛋白質,損害周圍的細胞。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從一些抗癌藥中借用的藥物組合可以消滅這些衰老細胞,甚至促使年輕細胞發(fā)育并替換它們。
(選自《百科知識》2020.11A,有刪改)(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人類征服衰老的主要途徑。
(2)文章第⑥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本文的說明語言有什么特點?結合文章簡要分析。發(fā)布:2025/1/12 8:0:1組卷:2引用:2難度:0.4 -
2.閱讀下文,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當心生活中的核輻射
蘭政文 提起核輻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彈、氫彈的爆炸,或者核電站泄漏……而這些不是離我們遠著嗎?有什么可擔心的?如果你真這樣想,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核輻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說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與它打交道。舉個簡單例子,你咳嗽了,醫(yī)生會給你開一張胸部透視單,看看是支氣管還是肺部發(fā)炎了--你不是就將胸膛袒露在了X射線前了嗎?如果是做CT檢查,你“吃”進的X射線會更多。這些可都屬于核輻射哦。
不過你會說,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體健康總不會與核輻射“親密接觸”了吧,那也未必。你如果買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裝修,而種種裝修材料(如瓷磚、復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質,經(jīng)過釋放而漂浮于室內(nèi)空氣中,并隨呼吸潛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隱患。特別是通風不良時,可造成居室內(nèi)放射性污染加重。
即使你不買房子,可總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樣存在著遭受核污染的風險。就說礦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經(jīng)途中就受到過天然或人為的放射性污染。
再說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質。研究分析表明,許多煤炭煙氣中含有鈾、釷、鐳、釙等,可隨空氣及烘烤食物潛入人體。盡管含量不多,但長期集腋成裘式的積累,仍可對健康構成威脅。
至于形形色色飾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藝品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赡阒绬幔窟@些被視為寶貝的東西大多可以產(chǎn)生核輻射,有些產(chǎn)生的核輻射還很強,如用重晶石、螢石以及含磷物質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另外,有關專家還檢測到放射性偏高的鵝卵石。若擺放于居室內(nèi),美則美矣,卻將你的健康置于了險境之中。舉個例子,前不久,某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機構為一市民作室內(nèi)檢測,發(fā)現(xiàn)室內(nèi)放射性超過安全標準近1倍,可墻面、地板等裝飾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標。查來查去,“真兇”最終浮出水面,原來是一塊作裝飾用的羊頭骨藝術品。房屋主人大吃一驚:想不到藝術品背后隱藏著如此險惡的禍患。究其奧妙,可能是動物吃進了某些含鈾、鐳的東西,致使這些放射性物質沉積于骨骼所致。
金銀首飾為人們所青睞,常將其作為身份尊貴的標志。殊不知,除純金(24K)首飾以外,其他的首飾在制作過程中都摻入了少量鋼、鉻、鎳等材質,特別是那些光彩奪目或廉價合成首飾制品,材質成分更加復雜。美國專家檢驗了幾千件首飾,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質,如果長期佩戴,很有可能誘發(fā)皮膚病甚至皮膚癌。
你喜歡旅游嗎?特別是每年的“五一”與“十一”兩個黃金周,乘飛機觀賞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高空,人們接受的宇宙射線劑量也會增加。
由此可見,核輻射就在我們身邊。而長期遭受輻射,會使人體產(chǎn)生諸多不適,嚴重的可造成人體器官和系統(tǒng)的損傷。諸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腫瘤、眼底病變、生殖系統(tǒng)疾病、早衰等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纏上你。
當然也不必談輻射而色變,只要我們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就能將其危害削減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響健康。因為人體對輻射量有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只要不超過這個范圍就是安全的。
建議你從生活細處做起,堵塞核輻射的種種污染途徑。例如,房屋裝修追求環(huán)保;謹慎對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遠離污染嚴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飲用;金銀首飾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飾制品最好先經(jīng)過放射性物質測定;不要頻繁去高原和極地旅游,盡量減少宇宙射線的輻射等等。
(選自《百科知識》2009年第六期,有增刪)(1)結合選文說說核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危害?其實輻射也不可怕,原因是什么?
(2)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A.首段連用兩個反問句,是為了激發(fā)讀者興趣,引出說明對象。
B.說明文的語言也可以生動形象,例如第3段中“總不會與核輻射‘親密接觸’了吧”等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
C.第6段中“可能是動物吃進了某些含鈾、鐳的東西”中“可能”表推測,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D.第9段開頭“由此可見,核輻射就在我們身邊”一句,承上總結核輻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啟下引出人們不要因此太懼怕,太膽怯。
(3)文章運用第二人稱介紹、說明,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4)文中多處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請選擇并概括一處,分析其作用。
例子:
作用:
(5)結合選文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請你說說應對核輻射,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不少于三條)發(fā)布:2025/1/27 8:0:8組卷:9引用:1難度:0.5 -
3.閱讀課外選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不可忽視的土壤污染
①土壤、水、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關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顯現(xiàn)出來。所以,人們常常忽視對土壤污染的整治。
②近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固體廢物的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飄浮的塵土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
③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對此目前尚缺乏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資料。僅以土壤重金屬污染為例,我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chǎn)的糧食就約有1 000萬噸,被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1200萬噸,合計經(jīng)濟損失至少200億元。第二,土壤污染導致食物品質不斷下降。我國大多數(shù)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和接近臨界值。第三, 。土壤污染會使污染物在植物體中積累,并通過食物鏈富集到人體和動物體中,危害人畜健康,引發(fā)多種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進入到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
④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強對工業(yè)“三廢”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凈化土壤。還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換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⑤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環(huán)保專家和生物學家都提出了讓植物來凈化土壤的新方案。他們培養(yǎng)出各種轉基因植物,讓它們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質,然后集中起來焚燒處理,這樣,經(jīng)過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屬還可以提煉出來,變廢為寶,不但凈化了土壤,還獲得了貴重的重金屬。與傳統(tǒng)的化學、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資和維護成本低、操作簡便、不造成二次污染和經(jīng)濟效益明顯等優(yōu)點。
(1)本文的說明內(nèi)容除土壤污染不被重視、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還有
(2)第③段中加點的詞“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3)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凈化土壤的過程。(每空6字)
培養(yǎng)轉基因植物→
(4)簡答題。
①請在下邊給第③段窄白處補寫一句話。
②第④段中列舉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種辦法的順序為什么不能顛倒?發(fā)布:2025/1/25 8:0:2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