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唐書?孝友》記載了一則案例:初唐武后統(tǒng)治之時,同州下部(今陜西渭南)人徐元慶為報殺父之仇手刃原縣尉趙師韞,并于案發(fā)后主動歸罪。此案判決引起了近百年的爭議。
武則天以女性身份掌權,引起朝野諸多非議,她本想遵循先例,貫徹儒家“父之仇弗與之共戴天“的信條赦免復仇者,以博得仁義之名。但八品的左拾遺陳子昂卻作《復仇議狀》一文,他認為,法律是“圣人作始,必圖其終,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主張不應以禮屈法,提出先誅后旌的處理方法;即“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閭墓”。武后考慮之后采納,并奉為經典供后世參照。
百年之后,柳宗元重提此案。柳宗元時任禮部員外郎,積極支持“永貞革新”。他作《駁復仇議》批判陳之建議,認為“既誅且旌”乃“瀆刑壞禮”,應遵循圣人之制,“窮理以定賞罰,本情以正褒貶”。他認為禮法本不存在沖突,目的都是為了防亂。因此,表彰與處死同施于一人,將導致濫用刑法或破壞禮制,不利于警示后人謹慎行事。他建議對復仇案件要區(qū)分論罪用刑:若復仇合乎“禮”,即父為官吏誤殺,復仇當被獎勵;如其父確實當誅,復仇便是“仇天子之法”“悖驁而凌上”。
與柳同一時代的韓愈也加入了論戰(zhàn),為此寫了《復仇狀》一文。他認為,臣下無權決斷復仇案,應當從古制,直接上呈尚書省,由集體討論出具意見,最后由皇帝定讞。
——改編自沈瑋瑋、曾潞明《唐人徐元慶復仇案的百年論爭:陳韓柳之別》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對“徐元慶案”引發(fā)的陳、韓、柳的爭議進行評析。(要求:史實準確,符合邏輯,表述清晰)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27 8:0:9組卷:4難度:0.5
相似題
  • 1.唐太宗時期,民間歌謠中流傳著“武代李興”的說法,李世民借故對當時的武衛(wèi)將軍進行了撤換。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對此解釋最為合理的是( ?。?/h2>

    發(fā)布:2024/10/16 10:0:5組卷:4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