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高中語文必修上第六單元是一組以“學習之道”為主題的思辨性文章?!秳駥W》是兩千多年前荀子對學習問題的樸素認識;《師說》是一千多年前韓愈對“恥學于師”的批評;黑塞從切身體會出發(fā),思考讀書和修養(yǎng)的關系;王佐良對圖書館的禮贊,體現(xiàn)出作者對知識的崇敬……《禮記?學記》中說,“玉不琢,不成器”。學習的過程,是打磨自己,讓自己成才、成器的過程。人生而有限,學習幫助我們一步一步突破既有的局限,讓眼界更開闊,讓思想更開闊,讓生命更自由。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我們今天在學習中又遇到了新的難題,對“學習”的理解也存在一些偏差。對此,作為新時代的求學者你有什么看法?請結合本單元所學課文,以“‘勸學’新說”為題,談一談與“學習”有關的感受。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符合文體特征;不套作,不抄襲,不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點】命題作文.
【答案】“勸學”新說
戰(zhàn)國時期,我國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了“學不可以已”的思想,而如今也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由此可見,無論在什么時期,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停下來的。
學習的方法有許多,但我更推崇讀書,就比如你看了一部翻拍于小說的電影,情節(jié)生動,符合原著。但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主角形象好像跟自己讀書時感覺的不太一樣。這是因為,電影給我們施加了一個固有的形象,這樣就扼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想象力,讓我們的大腦得到開發(fā)。再比如,看電視時,走神了,其中的情節(jié)就脫節(jié)了。但是讀書時,就算是走神了,我們也能翻到上一頁重新品味。這就是讀書比別的學習方法更有效的地方。
把學習過的知識用上才是硬道理。學習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能用得上。用不上的知識,即使再高大上也沒有意義。就跟請聾人聽交響樂是一個性質(zhì)的。但要是用得上的知識,再樸實無華也能變得發(fā)光發(fā)彩。就像求生專家貝爾格里爾斯所說的:“求生時,別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寶藏?!比藗冊谏鐣仙?,不就跟在危機四伏的叢林里求生一樣嗎?
在當今社會,我們的一生都在考試中度過。學生時代,我們肯定要考試,這種考試是有排位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到了社會上工作,我們也一樣在考試,這是這種考試沒有成績單,我們很難知道在某些方面是否比別落后了,現(xiàn)在的社會也是弱肉強食的社會,你的能力不足就會被能力比你高的人取代。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去充實自己。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遵循強者生存的規(guī)則。
學習是苦的,若有人說學習是快樂的,那他大概是在騙人,畢竟世界上沒有這么多的“樂之者”。學習新知是苦的,但學有所得時,那種苦盡甘來的滋味,能比蜜糖甜百倍。有人說:“萬事開頭難,只要開好了頭學習就游刃有余了。”但我并不這么認為,我認為,萬事開頭難,但過程更難!所以,不管前方的路有都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不平,都比站在原地跟接近幸福。
腳踏實地學習也是同樣重要的,“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句話對應了楊絳先生的“你的問題在于,讀的書不多,而想的太多”。所以說腳踏實地學習是很重要的,起碼比當“空想家”強。
所以請不停地學習吧,讓學習成為你生活的部分吧!
戰(zhàn)國時期,我國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了“學不可以已”的思想,而如今也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由此可見,無論在什么時期,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停下來的。
學習的方法有許多,但我更推崇讀書,就比如你看了一部翻拍于小說的電影,情節(jié)生動,符合原著。但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主角形象好像跟自己讀書時感覺的不太一樣。這是因為,電影給我們施加了一個固有的形象,這樣就扼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想象力,讓我們的大腦得到開發(fā)。再比如,看電視時,走神了,其中的情節(jié)就脫節(jié)了。但是讀書時,就算是走神了,我們也能翻到上一頁重新品味。這就是讀書比別的學習方法更有效的地方。
把學習過的知識用上才是硬道理。學習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能用得上。用不上的知識,即使再高大上也沒有意義。就跟請聾人聽交響樂是一個性質(zhì)的。但要是用得上的知識,再樸實無華也能變得發(fā)光發(fā)彩。就像求生專家貝爾格里爾斯所說的:“求生時,別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寶藏?!比藗冊谏鐣仙?,不就跟在危機四伏的叢林里求生一樣嗎?
在當今社會,我們的一生都在考試中度過。學生時代,我們肯定要考試,這種考試是有排位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到了社會上工作,我們也一樣在考試,這是這種考試沒有成績單,我們很難知道在某些方面是否比別落后了,現(xiàn)在的社會也是弱肉強食的社會,你的能力不足就會被能力比你高的人取代。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去充實自己。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遵循強者生存的規(guī)則。
學習是苦的,若有人說學習是快樂的,那他大概是在騙人,畢竟世界上沒有這么多的“樂之者”。學習新知是苦的,但學有所得時,那種苦盡甘來的滋味,能比蜜糖甜百倍。有人說:“萬事開頭難,只要開好了頭學習就游刃有余了。”但我并不這么認為,我認為,萬事開頭難,但過程更難!所以,不管前方的路有都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不平,都比站在原地跟接近幸福。
腳踏實地學習也是同樣重要的,“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句話對應了楊絳先生的“你的問題在于,讀的書不多,而想的太多”。所以說腳踏實地學習是很重要的,起碼比當“空想家”強。
所以請不停地學習吧,讓學習成為你生活的部分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瓜熟蒂落、羽翼豐滿,這是草木鳥獸成熟的模樣;但對我們而言,真正的成熟卻不僅僅指身體的長成……
請以“這,才是成熟的模樣”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立意準確,思想健康;②內(nèi)容充實,有適當細節(jié)描寫;③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書寫清晰,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xiàn)真實人名。發(fā)布:2025/1/1 3:30:1組卷:14引用:2難度:0.1 -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作家三毛說: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并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對三毛的這句話,你有怎樣的理解、思考和感悟?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以“自渡”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發(fā)布:2025/1/1 3:30:1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文章。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節(jié)日。比如西方的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愚人節(jié)等,中國的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在節(jié)日里,你曾結識了永難忘懷的人,你曾經(jīng)歷了一些記憶猶新的事……
請把作文題目“我的
要求:①扣住所選節(jié)日的特點。②寫人要凸顯個性,寫事要有點波瀾,能突出中心。③要有生動的描寫和抒情。④不少于800字。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發(fā)布:2025/1/1 4:0:1組卷:9引用:4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