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學研究小組調查了某森林群落中6種鳥在森林群落不同層次中的相對密度,結果如下表。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林鴿以櫟樹等高大喬木的果核和種子為食;長尾山雀不停地在樹枝間、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鞘翅目和鱗翅目等昆蟲:沼澤山雀體型明顯比大山雀小,主要覓食各種昆蟲及其幼蟲、卵和蛹,僅吃少量植物種子;大山雀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主要覓食昆蟲;烏鶇是雜食性鳥類,既覓食昆蟲和蚯蚓,也吃植物種子和漿果;鷦鷯取食毒蛾、螟蛾、天牛和椿象等昆蟲。請分析回答:
種名 | 樹冠層 | 下木層 | 灌木層 | 草本層 | 地表層 |
林鴿 | 333 | 3 | 3 | - | - |
長尾山雀 | 122 | 183 | 136 | 18 | 9 |
沼澤山雀 | 15 | 111 | 155 | 81 | 7 |
大山雀 | 25 | 74 | 197 | 103 | 2 |
烏鶇 | 2 | 7 | 25 | 89 | 47 |
鷦鷯 | - | - | 20 | 140 | 20 |
生態(tài)位
生態(tài)位
。從生活空間上比較,沼澤山雀和大山雀
沼澤山雀和大山雀
這兩種鳥的該功能關系最相近。(2)沒有兩種鳥的生活層次和食物是完全重疊的,這有利于群落中的鳥類
捕食空間有分離
捕食空間有分離
和 食物來源有分離
食物來源有分離
。(3)在相互競爭的生物之間并不總是發(fā)生競爭排斥現(xiàn)象,它們共存的原因是
ABCD
ABCD
A.空間的分離B.形態(tài)的特化C.行為的特化D.食物的特化(4)如果要調查森林群落中土壤動物的豐富度,第一步,應使用
取樣器
取樣器
(工具)取樣。第二步,對土壤動物的分離。體型較小的動物使用圖裝置分離,利用土壤動物趨濕、避光(趨暗)
避光(趨暗)
、避高溫的習性。該裝置需要完善的地方是 漏斗上方添加一個熱光源(燈泡)
漏斗上方添加一個熱光源(燈泡)
,收集瓶中裝著 70%酒精
70%酒精
。第三步,鑒定。(5)請分析群落中的哪些因素會影響土壤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至少2點)
土壤的水分、空氣(含氧量)、pH、溫度等
土壤的水分、空氣(含氧量)、pH、溫度等
。【答案】生態(tài)位;沼澤山雀和大山雀;捕食空間有分離;食物來源有分離;ABCD;取樣器;避光(趨暗);漏斗上方添加一個熱光源(燈泡);70%酒精;土壤的水分、空氣(含氧量)、pH、溫度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某種植物病毒V是通過稻飛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間傳播的,稻田中青蛙數(shù)量的增加可減少該病毒在水稻間的傳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3:0:2組卷:14引用:5難度:0.5 -
2.加拿大一枝黃花(雙子葉植物)現(xiàn)身南充嘉陵。其根狀莖發(fā)達繁殖速度快,容易在入侵地形成單優(yōu)勢種群落(指只有一個優(yōu)勢種的植物群落)、威脅當?shù)厣锒鄻有?,固有“生態(tài)殺手”的“美名”。下列關于加拿大一枝黃花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21:30:1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生態(tài)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與棲息地、食物、天敵等多種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生態(tài)位相似的生物,會發(fā)生下列哪種關系( ?。?/h2>
發(fā)布:2024/12/31 2:30:2組卷:1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