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職(技工學校)學校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15 17:0:37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小題,共計20分)

  • 1.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2.依次填入下文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浩渺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______ 的,離去卻是 ______的;一個生靈與另一個生靈的相遇總是______,分別卻是______。說到底,相逢是不易的,珍惜身邊的一切生靈吧。

    組卷:8難度:0.7
  • 3.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4.依次填入橫線中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是(  )
          _______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況各異,但其共性都是有關責任人的腐敗使然,_______人們又叫“豆腐渣”工程為“腐敗”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_要嚴格質量管理,_______要在反腐敗上多下力氣。

    組卷:14難度:0.5
  • 5.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

    組卷:13引用:3難度:0.5
  • 6.下列各句中修辭方法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h2>

    組卷:7引用:4難度:0.6
  • 7.下列選項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8.下面句中橫線上所填寫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br />①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       ,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       ,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       ,從馬克思學得入世的       ,從魯迅學得批判       ,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       
    ②笛卡兒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讀書使人       ;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就是讀書使人       。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9.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10.在古代,人們將樂器分為“絲”、“竹”,分別指彈弦樂器和吹奏樂器,其中哪個是指吹奏樂器?(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5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小題30分,共30分)

  • 11.判斷題。
    (1)《我的母親》的作者是現代著名作家老舍。
     

    (2)《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濃厚的短篇小說,也是亦舒的成名作。
     

    (3)會議紀要是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所用的公文。
     

    (4)沈從文的短篇小說《邊城》講述的是一個哀婉而凄美的愛情故事。
     

    (5)《世間最美的墳墓》是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一篇游記散文。
     

    (6)宋詞的發(fā)展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辛棄疾”是“北宋詞”的重要詞人。
     

    組卷:7引用:2難度:0.5

三、填空。(每小題10分,共10分)

  • 12.(1)《好雪片片》的“好雪”象征
     
    。
    (2)《荷花淀》為作者
     
    贏得了“詩體小說”的美譽。
    (3)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
     
    。
    (4)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5)啟事可分為三大類:征招類啟事,聲明類啟事,
     

    組卷:2引用:1難度:0.5

四、閱讀《勸學》回答問題。(每小題10分,共1小題,共10分)

  • 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淳于髡,齊人也。博聞強記,學無所主。其諫說,慕晏嬰之為人也,然而承意觀色為務。客有見髡于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獨坐而再見之,終無言也。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客以謂髡。髡曰:“固也。吾前見王,王志在驅逐;后復見王,王志在音聲:吾是以默然?!笨途咭詧笸?,王大駭,曰:“嗟乎,淳于先生誠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來,人有獻善馬者,寡人未及視,會先生至。后先生之來,人有獻謳者,未及試,亦會先生來。寡人雖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后淳于髡見,壹語連三日三夜無倦?;萃跤郧湎辔淮?,髡因謝去。于是送以安車駕駟,束帛加璧,黃金百鎰。終身不仕。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于齊。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于巫祝,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
    (選自《史記》,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客以謂髡/
    B.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客以謂髡/
    C.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客以謂髡/
    D.惠王怪之以讓/客曰/子之稱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見寡人/寡人未有得也/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客以謂髡/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書》指《詩經》《尚書》,是六藝中的兩部儒家經典,另外還有《易》《禮》《樂》《春秋》,后《樂》失傳。
    B.《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實行“仁政”“王道”,封建時代被尊為“亞圣”,與孔子并稱“孔孟”。
    C.安車,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車。古車立乘,此為坐乘,故稱安車。供年老的高級官員及貴婦人乘用。高官告老還鄉(xiāng)或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賜乘安車。安車多用一馬,禮尊者則用四馬。
    D.荀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fā)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善論”,強調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有作品《荀子》傳世。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的學說在當時沒有被國君采納實行,不是孟子的學說不好,是因為當時的諸侯爭霸,不重視武力,就會被吞并,也就是說,沒有條件實行。
    B.淳于髡才華橫溢,徹底折服了梁惠王,但他并不想以此求得個一官半職,這一點,就是今天看來,也是難能可貴的。
    C.淳于髡一言不發(fā),是因為梁惠王心在駿馬和歌伎身上卻沒有在自己身上,對自己不夠尊重,很有意見。
    D.荀子憎惡諸侯王們不遵循王政大道卻被裝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所以推究各家之長,著書立說。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前淳于先生之來,人有獻善馬者,寡人未及視,會先生至。
    ②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

    組卷:6難度:0.6

五、閱讀理解(每小題15分,共5空,共15分)(一)

  • 14.閱讀理解。
    中國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幾位同事一同參與到“523任務”中。那一年,屠呦呦39歲,職稱是助理研究員。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是家中五個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親摘引《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為她取名呦呦,意為鹿鳴之聲。誰能想到,詩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與屠呦呦結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醫(yī)學院藥學系生藥學專業(yè),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醫(yī)研究院的中藥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專業(yè)屬于西醫(yī),中藥所送她到中醫(yī)學習班,用兩年半的時間系統地學習中醫(yī)藥。具有中西醫(yī)背景,而且勤奮,屠呦呦很快嶄露頭角。她被任命為中藥研究所“523任務”研究組組長,帶領4名小組成員尋找抗瘧藥物的線索。
          屠呦呦首先系統地整理歷代醫(yī)籍。她還四處走訪老中醫(yī),就連單位的群眾來信也仔細地翻閱了一遍。由此,她專門整理出了一本《抗瘧單驗方集》,包含640多種草藥,其中就有后來提煉出青蒿素的青蒿。不過,在第一輪的藥物篩選和實驗中,青蒿提取物對瘧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沒有成為屠呦呦重點關注的對象。
          那時,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這種在中國極為常見的植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84%。這是一個很讓人興奮的數據,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卻事與愿違。屠呦呦發(fā)現,胡椒只能抑制瘧原蟲的裂變繁殖,滅殺效果卻非常不理想。放棄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轉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卻在中醫(yī)藥典籍治瘧藥方中屢屢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先秦醫(yī)方書《五十二病方》已經對植物青蒿有所記載;公元340年,東晉的葛洪在其撰寫的中醫(yī)方劑《肘后備急方》一書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瘧功能;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說它能“治瘧疾寒熱”。
          但是,當屠呦呦利用現代醫(yī)學方法檢驗青蒿提取物的抗瘧能力時,結果卻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為68%,但效果極不穩(wěn)定,有一次實驗,它的抑制率只有12%。
          為什么在實驗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瘧疾?為什么同樣的提取物卻得出千差萬別的結果?屠呦呦一時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醫(yī)學典籍,一本一本仔細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中的幾句話觸發(fā)了屠呦呦的靈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絞汁使用的辦法,和中藥常用的煎熬法不同。這是不是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溫下被破壞?福至心靈的一個閃念,推開了緊鎖青蒿素奧秘的大門。
          此后的情節(jié)被眾多的講述者概括為,屠呦呦用沸點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實,提取青蒿素實驗的真實過程是繁復冗雜的。
          在2009年出版的專著《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中,屠呦呦提到了當時的一系列實驗。這本專業(yè)性極強的書籍中記載的實驗過程,穿插著大量的化學分子式、專業(yè)術語和數據,在記者這樣的外行人看來如同“天書”。只有幾句高度概括的綱領性描述能夠大致明白,讀起來亦頗為艱澀:
    “青蒿成株葉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揮發(fā)油無效。乙醇冷浸,控制溫度低于60℃,鼠瘧效價提高,溫度過高則無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瘧效價顯著增高且穩(wěn)定?!?br />      她還特別提示:分離得到的青蒿素單體,雖經加水煮沸半小時,其抗瘧藥效穩(wěn)定不變,“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時,當生藥中某些物質共存時,溫度升高才會破壞青蒿素的抗瘧作用”。
          在實驗數據的一份效果對比圖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揮發(fā)油毫無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則可達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則是100%!那是一種黑色、膏狀的青蒿抗瘧物質粗提物,離最終的青蒿素晶體尚有一段距離,但確定無疑的是,打開最后寶藏的鑰匙找到了。
    (節(jié)選自《北京日報》)(1)寫出下列加線字的讀音。
     

    ②青
     

    ③醫(yī)
     

     

    (2)屠呦呦在研制抗瘧藥物的過程中做了哪些事?請簡要概括。
    (3)文章多處引用,這些引用分別起到什么作用?請從不同角度簡要分析。
    (4)屠呦呦獲獎,有多方面的原因,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理解。

    組卷:1難度:0.5

六、語言文字運用(每小題10分,共10空,共10分)

  • 15.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讀《回憶我的母親》體會到“母親”對為富不□者的強烈反感;讀《藤野先生》感受到魯迅對“正人君子”之流的深惡痛疾;讀《白楊禮贊》領悟到抗日軍民用寫出新中國歷史的民族精神。在《蘇州園林》中尋訪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妙手偶得的杰作,在《夢回繁華》中探尋當年汴京“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的繁華。
    (1)填入文中□處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A.人
    B.認
    C.仁
    D.忍
    (2)加點字“血”在文中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A.xuè
    B.xiě
    (3)文中畫線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深惡痛疾
    B.因地制宜
    C.妙手偶得
    D.摩肩接踵

    組卷:2難度:0.5
  • 16.(1)《南洲六月荔枝丹》一文的作者是
     
    。
    (2)列舉出常用論證方法:
     
     
    、
     
     
    。
    (3)《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按內容來分可分為
     
    、
     
     
    。按表現手法可以分為
     
    、
     
    、
     
    。
    (4)《雷雨》的作者是
     
    ,中國當代作家,作品主要有:
     
    ,
     
    等。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七、寫作(共1題,共50分)

  •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提示和要求作文。
          我們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將面對各種各樣的情況,經歷紛繁復雜的事物,有人、有事、有家國、有山川……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成長的印記。
          請以“當我面對______的時候”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8.題目:《讓我握著你的手》
          提示:握手,是常用的人與人溝通的方式。握手可以表達友好、理解、和解、接納和關懷等非常豐富的情感意義。請根據你的體會完成作文。
    要求:
    (1)字跡工整,頁面整潔。
    (2)不限文體。(詩歌要在30行以上)
    (3)字數不少于600字。

    組卷: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